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船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船
中国造船

吴有生

季刊

1000-4882

zgzc@csname.org.cn

021-63131146

200020

上海市高雄路185号

中国造船/Journal Shipbuilding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报,创刊于1948年9月。本刊刊载有一定创见的、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关船舶及海洋工程方面的文章。内容主要为:紧跟国际船舶前沿研究课题;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在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的应用;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内的最新试验、研究成果。《中国造船》有助于您掌握国内外船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动向,有助于您了解和实用国内外先进的船舶科学技术,是造船界广大科技人员的朋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悬臂输流管道内流自激振动稳定性分析

    马永奇沈义俊杜燕连李萌...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悬臂输流管道是深海采矿装备中最新颖、最具挑战性的装置之一.当管道内流体速度超过临界速度时,可能会引起管道颤振.论文研究不同管道进口流场对悬臂输流管道稳定性的影响,基于管道进口流场模型参数建立了垂直悬臂吸水管道振动控制方程,采用Galerkin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研究了轴向流速比、流速角比和切向流速比的共同作用对悬臂管道振动临界流速和频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进口流场参数对垂直悬臂吸水管道稳定性的影响非常显著.当切向流速比接近零时,临界流速随轴向流速比的增大而降低,而管道的临界频率随着轴向流速比的增大而增大;与轴向流速比,切向流速比对悬臂管道稳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

    悬臂输流管道进口流场模型Galerkin方法临界流速

    基于尾部修正蒙特卡洛方法的系泊疲劳可靠性评估

    于思源武文华
    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海洋平台系泊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中特殊尾部特征带来的求解精度问题,开展了基于安全裕度变量极端轻尾特征的系泊系统疲劳可靠性蒙特卡洛方法研究,评估系泊缆的疲劳失效概率与安全服役寿命.该方法通过引入Weibull尾部系数对安全裕度的尾部特征进行定量评估,实现了对经典增强蒙特卡洛方法的修正,适用于具有极端轻尾特征的安全裕度情况.对某半潜式平台的系泊系统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比较了该方法与经典EMC方法和Hermite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预测准确、稳定,具有更高的可靠度且数值模拟次数少,时间成本低,这项研究可为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估提供有益指导.

    EMC方法疲劳可靠性尾部特征Weibull尾部系数

    船用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冲击损伤特性研究

    丁莉浩夏玮叶帆李应刚...
    2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合材料船体结构的构件主要通过典型节点连接.论文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船用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压缩冲击损伤特性数值仿真模型,利用落锤冲击试验机开展了动态压缩冲击损伤特性试验验证,研究了冲击速度与边角材宽度对连接结构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将会发生下列损伤模式:(1)动力屈曲失稳、连接结构分层耦合损伤,(2)动力屈曲失稳、连接结构脱黏、基体失效耦合损伤,(3)动力屈曲失稳、连接结构脱黏、基体失效及结构断裂耦合损伤等.边角材宽度对连接结构分层损伤范围有较大的影响,宽度越大,分层损伤的范围越小.

    复合材料T型连接结构冲击载荷损伤演化动力屈曲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大侧斜螺旋桨图谱数字化表达研究

    李亮陈奕宏肖裕程王超...
    4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侧斜螺旋桨INSEANE1619的图谱水动力数据,利用三次样条插值算法对图谱数据进行大规模扩充,基于多项式线性方法和随机森林法开展图谱螺旋桨推力系数和转矩系数的回归分析,通过k折叠交叉验证和随机网格搜索方法优化模型超参数,获得适合大侧斜螺旋桨图谱的高精度随机森林代理模型,它在扩充后的图谱数据集上表现更佳,螺旋桨推力系数、转矩系数和效率的平均预测误差仅为0.8%,0.8%和0.4%,可为更高精度的数字化螺旋桨图谱构建提供方法和参考,螺旋桨图谱的高精度数字化表达对实现图谱设计法的自动化和创新发展有重要影响.

    大侧斜螺旋桨水动力图谱随机森林数字化表达

    圆柱-柔性板结构涡激振动的动力分叉数值研究

    张彬张焕好陈志华
    5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商用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中的流固耦合模块,以固定的圆柱-柔性板结构的二维绕流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低雷诺数下的涡激振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柔性板在发生动力分叉时的流场特征以及柔性板的振幅与振频特征.结果表明,柔性板的动力分叉行为与来流雷诺数有关,在计算雷诺数范围内,柔性板存在静止和小幅值振动两种典型的分叉行为.静止情况下,板的偏转角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小幅值振动情况下,随着雷诺数增大,板的振动行为从等幅振动发展成拍频振动;继续增大雷诺数,柔性板的动力分叉行为消失.这进一步证实了柔性板涡激振动时的动力分叉行为同时取决于来流雷诺数及板的固有频率.

    流固耦合圆柱-柔性板涡激振动数值模拟动力分叉

    大型邮轮安全返港的波浪增阻评估研究

    马网扣诸国华高攀
    6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5万总吨级大型邮轮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迎浪工况下航速6 kn时的波浪增阻模型试验和基于三维势流理论的数值计算,并根据试验和计算的结果预报实船波浪增阻和总阻力.结果显示: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得到的波浪增阻因子响应函数及波浪增阻的变化趋势一致,在考虑风阻力后由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预报的实船总阻力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3.6%.采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大型邮轮安全返港波浪增阻预报是可行的.

    安全返港大型邮轮波浪增阻模型试验数值计算

    基于改进延迟分离涡方法的潮流能水轮机偏航水动力分析

    刘红藏朱仁庆纪仁玮黄斐...
    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偏航工况对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及尾流场特性的影响,将改进的延迟分离涡模拟与滑移网格相结合,建立了偏航条件下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型.用潮流能水轮机的水槽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计算精度,并对水轮机在-50°~50°偏航角时的水动力及尾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水轮机的平均功率系数和推力系数随偏航角的增大而快速减小,且瞬时功率系数和推力系数的波动幅值逐渐增大;(2)随着偏航角的增大,尾流场速度分布的不对称性更加显著,同时尾流场速度衰减逐渐加快;(3)水轮机在正偏航角和负偏航角下的结果并非完全对称,正偏航角时的功率系数比负偏航角时大,这可能是由于水轮机的旋转效应更有利于在正向偏航时获取能量.

    潮流能水轮机改进延迟分离涡方法偏航角水动力特性尾流场

    浅水环境下漂浮式风电系泊系统方案研究

    刘海棠匡晓峰缪泉明刘晓雷...
    8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泊系统是浅水浮式风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运用OrcaFlex软件建立了浮式风机平台系泊系统数值模型,针对浅水环境下的半潜式5MW-OC4浮式风机,设计了 4种系泊方案,包括悬链线系泊系统和3种混合式系泊方案.在不同风浪条件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方案的运动响应相差不大,而重块-浮子-重块系泊方案的最大系泊缆力最小.针对该方案在作业海况和生存海况下进行分析和评估,验证了该方案最大系泊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方案可为海上浅水系泊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半潜浮式风电浅水混合系泊设计

    基于连续变载方法的海洋工程模型试验研究

    陈宇李新超郭孝先田新亮...
    9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浮托安装的效率与成功率,提出一种连续变载模型试验方法,将压载水舱模块化,配合自研的压载调节系统,灵活调节压载分布,能快速连续地调整船舶重量和重心位置分布.同时利用HydroD软件和连续变载模型试验方法,进行波浪作用下的驳船运动响应研究.对比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固有周期最大误差仅为3.3%.自研的压载调节系统可在2%误差内快速实现压载调节,调节效率较高.相较于传统压载调节方法,连续变载模型试验方法可真实模拟动态压载调节过程,实现全过程连续监测,为开展相关有变载需求的船舶模型试验提供参考.

    模型试验连续变载水舱划分控制策略压载系统

    全电船舶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策略协同优化方法

    王与凡杨祥国李昕周朝彬...
    10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工况条件下全电船舶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策略的设计,提出一种以自适应二阶滤波策略为核心的能量管理策略,考虑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与运行策略耦合关系的协同优化方法.建立了以发电机组功率波动平抑、储能系统容量投资成本以及锂电池寿命折损为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采用动态邻域学习粒子群算法求解最优容量配置及运行策略.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双层优化方法,提出的方法在保证优化性能的基础上大大减少了计算耗时;相比于规则控制策略,滤波控制策略能更有效地平抑发电机组的功率与转速波动,缩短受到扰动时的调节时间.论文研究对船用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和能量管理策略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全电船舶自适应二阶滤波混合储能系统协同优化能量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