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真菌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温海

双月刊

1673-3827

zgzjxzz@126.com

021-81885496

200003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中国真菌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y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真菌学》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肝衰竭并发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

    朱紫衣贺腊杨晓悦李毓龙...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肝衰竭患者由于机体吞噬功能受损、补体水平降低、免疫调节障碍、进行侵入性手术、使用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以及与肝脏疾病相关的胃肠道出血等,导致隐球菌感染率明显上升.并发隐球菌感染的肝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极高.本研究报道了 1例慢性肝衰竭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的患者,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肝衰竭患者生存率.

    播散性隐球菌病慢性肝衰竭诊断治疗

    由Fonsecaea monophora所致以假水疱为主要表现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

    郭艳阳张喆海璐明廖文俊...
    54-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告以假水疤为主要表现的着色芽生菌病1例.患者女性,77岁,左前臂红色斑块、结痂4年,其上见细小假水疱样皮损.组织病理见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及硬壳细胞.组织沙堡弱培养基28 ℃培养见棕黑色菌落,中央呈灰黑色,菌落生长慢.小培养见枝孢和喙枝孢型混合产孢.分子测序比对为F.monophora.给予口服伊曲康唑200 mg,1次/日,盐酸特比萘芬片250 mg,1次/日,4个月后改为口服伊曲康唑200 mg,1次/日,3个月,配合温热疗法,皮损基本痊愈,随访无复发.

    Fonsecaeamonophora着色芽生菌病硬壳细胞

    误诊为手足综合征的手足癣1例

    蔡洁文鲁莎蔡文莹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51岁.1个月前因乳腺癌进行第2次化疗后出现双足皮损,之后左手及臀部出现皮损,伴痒,按照手足综合征对症治疗无效.皮肤科检查示双足背侧、双足跖及侧缘、右侧臀部、左手背侧、左手掌侧、左手虎口处可见鳞屑性红斑,边缘环状脱屑,境界清楚.手足及臀部皮损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为红色毛癣菌.诊断:手癣、足癣、股癣.给与口服及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

    手足综合征足癣手癣

    犬小孢子菌引起的不典型体癣2例

    阿那姑丽·吐尔洪陈健屈涛邝辉...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病例1,男,36岁,颈胸部出现多个淡红色丘疹,伴瘙痒5 d,左前臂可见多处抓痕.病例2,男,6岁,2周前右下眼睑处出现1粒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浮肿性丘疹,逐渐增大,伴触痛和瘙痒.2例患者根据真菌荧光镜检菌丝阳性诊断为体癣,真菌培养鉴定及菌株质谱分析(mass spectrometry,MS)结果显示致病菌均为犬小孢子菌.给予特比萘芬或联苯苄唑外用2周后痊愈,未留瘢痕.

    犬小孢子菌不典型体癣

    白念珠菌线粒体呼吸途径研究进展

    叶梓王瑞娜刘佳存吕权真...
    63-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念珠菌是侵袭性念珠菌病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在对白念珠菌感染治疗过程中,许多临床分离菌对有限的抗真菌药物逐渐耐药,亟需发现和确定新的抗真菌靶点进而研发新药.线粒体是白念珠菌重要的细胞器,与众多生命活动有关,特别是线粒体呼吸途径关系到白念珠菌的能量供应.白念珠菌线粒体中存在3条呼吸途径,分别是经典呼吸链、交替氧化酶途径和平行电子传递链,其中交替氧化酶途径是其特有的,有望成为抗真菌药物新靶点.本文就白念珠菌3条呼吸途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抗真菌药白念珠菌线粒体交替氧化酶途径

    甲银屑病合并甲真菌病病原检出情况的分析比较

    邵雅昆李若瑜余进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银屑病与甲真菌病的关系存在争议.银屑病通过破坏甲屏障功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真菌感染通过同形反应等机制,加重银屑病甲损害.该文旨在对甲银屑病-甲真菌病共病现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对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在甲银屑病-甲真菌病中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理解甲银屑病与真菌的关系提供依据.

    甲银屑病甲真菌病皮肤癣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

    警报素家族在抗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安彬祎吴莹莹王晓宇吴玉冰...
    72-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免疫应答过程中,除了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免疫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hoge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外,被感染或损伤的细胞可以释放一类称为警报素(alarmins)家族的分子,如IL-1α、IL-33、S100、ATP、防御素(defensins)等,该家族分子可被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相应的受体识别,继而影响后续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警报素家族分子是损伤的通用标志,也是免疫系统的早期预警信号,其参与白细胞趋化、多种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等过程,从而在决定免疫应答类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来诸多研究发现警报素也参与了机体抗真菌免疫应答的过程,并且在抵御部分常见真菌感染中至关重要.该文主要就细胞核来源(IL-1α、IL-33、HMGB-1)、细胞浆来源(S100,ATP)及细胞器来源(α和β防御素、LL-37)的警报素在抗白念珠菌、烟曲霉、新生隐球菌这三种机会致病真菌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警报素免疫应答白念珠菌新生隐球菌烟曲霉

    中药成分小檗碱及其衍生物的抗真菌作用进展

    蔡晴刘小萍李彩霞杨连娟...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成分小檗碱来自天然植物,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多种作用.在抗真菌作用方面,小檗碱及其衍生物有增加抗真菌药的活性以及协同氟康唑等抗耐药真菌的作用.目前研究已发现多种相关抗真菌机制.中药成分小檗碱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小檗碱中药抗真菌剂抗真菌耐药黄连

    植物源真菌病原体多主棒孢菌引起人类感染的病例分析

    王文博王琴胡静刘媛...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该真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为寄生菌,多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茎秆、枝条、叶片上或表层土壤中,主要引起黄瓜、豇豆、香蕉等植物叶斑病和落叶病,在人体中的感染比较少见,2010年至今共报道15例人类感染病例,其中皮肤和软组织感染9例、眼部感染5例、颅内感染1例.该文对C.cassiicola引起的人类感染病例进行综述分析,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救治提供参考.

    棒孢属真菌多主棒孢菌感染抗真菌治疗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唐诗琴郝瑞英徐艳艳李小静...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是色氨酸(tryptophan,TRP)沿着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降解的限速酶.IDO调控KYN途径已经被认为是重要的耐受刺激和免疫应答调节机制.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IDO活性的表达与真菌感染性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该文主要综述在宿主抵御真菌时,诱导IDO活化调控宿主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真菌感染吲哚胺2,3双加氧酶宿主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