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 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羊肉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自由饮用2.5%(w/v)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 d、去离子水7 d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以建立慢性UC模型,以开始给予DSS溶液为第1天,第6天开始给予羊肉各剂量组0.25、0.50、1.00 g/mL浓度的羊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取脾脏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RT-qPCR检测结肠黏膜紧密连接相关蛋 白(ZO-1、E-cadherin)、M1 型巨噬细胞因子(TNF-a、IL-6)、M2 型巨噬细胞因子(IL-10、TGF-β)的 mRNA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大便稀溏、便血;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或P<0.05),DAI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程度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肉各剂量组的结肠ZO-1、E-cadherin mRNA呈降低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表达升高(P<0.01或P<0.05),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M2型巨噬细胞表达降低(P<0.01),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 mRNA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饮食"发物"羊肉会破坏小鼠UC结肠黏膜屏障,加重肠道炎症表现,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向M1细胞分化、抑制向M2细胞分化,从而加重M1/M2型巨噬细胞失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