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月刊

1671-038X

zgzxyxhzz2011@sina.com

027-85726835

430022

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本刊物重点着眼于国内外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新成果、新技术等,突出中西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之大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专家共识(2023)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季光唐旭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于2009、2017年发布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近年来,中医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辨证治疗、证候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有必要对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进行更新。本共识内容涵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诊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方法、预防转归等,且总结了本病的现代医家经验、循证医学进展及疗效评价标准。本共识突出临床实用性,体现了最新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科研水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辨证论治共识

    自身免疫性胃炎证候类型与临床特征关联性的回顾性研究

    梁春耕师金娟肖定洪李静波...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胃炎证候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共纳入69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分析证候类型与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贫血史、甲状腺疾病史、糖尿病史、类风湿性疾病史、肿瘤史、Hp感染史)、内镜特征(胃窦萎缩、胃窦轮廓征、胃体黏膜岛、胃体白浊黏液、胃底白色隆起、增生性息肉、胆汁反流)、活检病理特征(胃体嗜铬样细胞增生、神经内分泌微巢、胃体小凹上皮增生、胃体黏膜肠上皮化生、胃体假幽门腺化生、胃体胰腺腺泡、胃体黏膜表层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深层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中性粒细胞浸润、胃体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胃体黏膜胃底腺内淋巴细胞浸润、胃体黏膜成囊泡状腺管、胃窦黏化生膜小凹上皮增生、胃窦萎缩、胃窦纤维间质增生)的关联性。结果:脾胃虚弱证胃窦萎缩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胃体嗜酸粒细胞浸润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脾胃湿热证Hp感染史、胃镜下增生性息肉、胃体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肝胃不和证胃镜下胃体白浊黏液、胃底腺内淋巴细胞浸润比例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阴虚血瘀证糖尿病史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不同证候类型各有其临床特征:脾胃虚弱证多存在胃窦萎缩,胃体嗜酸粒细胞浸润较少;脾胃湿热证多存在Hp感染史、增生性息肉、胃体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胃不和证较少出现胃体白浊黏液、胃底腺内淋巴细胞浸润;阴虚血瘀证多存在糖尿病史。

    自身免疫性胃炎中医证候胃镜病理特征

    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刘萍黄芳林贵德卢惠伦...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osanase 3-like protein 1,CHI3L1)水平的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消化内科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阳性87例(Hp阳性组)、Hp阴性49例(Hp阴性组),并将Hp阳性组分为Hp感染Ⅰ型(59例)、Hp感染Ⅱ型(28例)。比较Hp阳性组、Hp阴性组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饮食习惯、血清 CHI3L1、转化生长因子-βi(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等资料,并比较Hp阳性组不同病变部位、Hp感染类型、病情分期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分析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血清CHI3L1水平对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Hp阳性组血清CHI3L1、TGF-β1、PGⅠ、PGⅡ水平均高于Hp阴性组(P<0。01);Hp感染Ⅰ型患者血清CHI3L1水平高于Hp感染Ⅱ型患者(P<0。01);复合溃疡患者血清CHI3L1水平高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P<0。01);活动期患者血清CHI3L1水平高于愈合期和瘢痕期(P<0。01),愈合期高于瘢痕期(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CHI3L1、TGF-β1、PGⅠ、PGⅡ水平均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合并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诊断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96。22 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82%、86。11%,曲线下面积为0。902。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CHI3L1水平升高,CHI3L1是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Hp感染类型、溃疡部位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消化性溃疡Hp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壳多糖酶3样蛋白1胃蛋白酶原

    胃癌患者胃黏膜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黄坤赵晓琳程建平吴丽丽...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15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对照组包括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组以及健康对照组2个亚组,每组各15例。收集胃黏膜标本,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3组受试者的胃黏膜菌群的组成并分析其结构。结果:3组受试者的胃黏膜菌群Alpha多样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eta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发现胃癌组棒状杆菌属、漫游球菌属、链球菌属等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组普雷沃菌属、德沃斯菌属丰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棒状杆菌属、漫游球菌属、链球菌属等菌属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胃癌微生态16SrRNA高通量测序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3年度优秀编委/审稿专家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
    22页

    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

    卢心毓毛堂友袁亚利李军祥...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饮食"发物"羊肉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 C)小鼠的影响,为UC患者的饮食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2只SPF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羊肉低剂量组、羊肉中剂量组、羊肉高剂量组。空白组小鼠全程自由进食饮水,模型组和羊肉低、中、高各剂量组均自由饮用2。5%(w/v)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5 d、去离子水7 d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以建立慢性UC模型,以开始给予DSS溶液为第1天,第6天开始给予羊肉各剂量组0。25、0。50、1。00 g/mL浓度的羊肉混悬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灌胃,期间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量体重、检测便潜血、记录粪便性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病理损伤程度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取脾脏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M2型巨噬细胞的水平:RT-qPCR检测结肠黏膜紧密连接相关蛋 白(ZO-1、E-cadherin)、M1 型巨噬细胞因子(TNF-a、IL-6)、M2 型巨噬细胞因子(IL-10、TGF-β)的 mRNA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UC小鼠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体重下降、大便稀溏、便血;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P<0。01或P<0。05),DAI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结肠病理损伤程度呈升高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羊肉各剂量组的结肠ZO-1、E-cadherin mRNA呈降低趋势,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羊肉各剂量组小鼠脾脏M1型巨噬细胞表达升高(P<0。01或P<0。05),相关细胞因子TNF-α、IL-6 mRNA水平升高,其中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M2型巨噬细胞表达降低(P<0。01),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 mRNA水平降低(P<0。01或P<0。05)。结论:饮食"发物"羊肉会破坏小鼠UC结肠黏膜屏障,加重肠道炎症表现,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巨噬细胞向M1细胞分化、抑制向M2细胞分化,从而加重M1/M2型巨噬细胞失衡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羊肉巨噬细胞免疫调控肠道炎症

    葛根红藤解毒汤对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8、IL-1β及对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的影响

    郑敏赵琰李彤赵沛东...
    30-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红藤解毒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c dome-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 表达水平与对肠道菌群、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90例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葛根红藤解毒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的变化情况及肠道菌群数量。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为73。33%(33/4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DAO、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NLRP3炎症小体、IL-1β、IL-18、DAO、D-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有腹部胀满、恶心、消化不良,对照组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发生率为8。89%,两组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效果欠佳,与葛根红藤解毒汤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抑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肠道炎症,还能保护肠黏膜屏障、调节患者肠道菌群,提高临床疗效。

    葛根红藤解毒汤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肠黏膜屏障肠道菌群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李勇任立业徐鹤刘静...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9、FGF-21及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接受治疗的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各中医症状积分比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且研究组减少幅度比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 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C Ⅲ)、Ⅳ 型胶原(Ⅳ collagen,Ⅳ-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明显增加,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GF-9水平明显降低,FGF-21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结论:香砂六君子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肝功能指标恢复,同时还能显著改善FGF-9、FGF-21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香砂六君子汤恩替卡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免疫功能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与胃镜下表现和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张瑞芬贾婷婷张海荣黄新生...
    42-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及 CAG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为CAG及CAG癌前病变的诊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牛兴东教授专家门诊收治的27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探讨发病情况及证型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结果:271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型、肝胃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肝胃郁热型、胃阴不足型。在证型与病理变化的相关性分析中,肝胃气滞型以食管反流偏多,脾胃湿热型伴发糜烂者居多,胃络瘀阻型则多伴发异型增生,余证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改变未见相关性。结论:CAG中医证型主要为脾胃虚弱型、肝胃气滞型等,其中肝胃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与胃镜下表现及病理表现存在相关性,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参考。临床中可通过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进行准确辨证,注重"调气活血解毒",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截断病势、延缓恶化有积极意义。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中医证型

    胃复春配伍三七粉对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疗效及对SOD、MDA、VEGF、PGE2表达的影响

    袁翠林卢晶晶邹媛媛陈佳飞...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胃复春配伍三七粉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符合慢性糜烂性胃炎诊断标准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雷贝拉唑肠溶片,54例)和观察组(胃复春胶囊+三七粉,54例),均治疗4周。主要指标为4周后胃镜下黏膜糜烂程度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次要指标为中医症状积分和总有效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VEGF)、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超氧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表达水平,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astrointestinal quality of life index,GIQLI)积分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镜下黏膜糜烂程度改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OD、VEGF、PGE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停药1个月后随访,观察组GIQLI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胃复春配伍三七粉能提高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的内镜下及中医临床有效率,降低中医症状积分;促进胃黏膜再生,增加微血管循环,提高抗氧化能力,提升患者的胃肠道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生活工作能力。

    胃复春胶囊三七粉慢性糜烂性胃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2超氧物歧化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