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陈孝文

月刊

1009-587X

sx7965258@126.com

0351-7965258,15340689560

030006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关联及其肾脏致病机制

    阳晓涂世盐吴海珊
    189-191页

    刘玉宁教授从痰瘀论治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曹梓静朱秋阳耿运玲刘玉宁...
    192-194页

    基于JAK/STAT3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炎症和肾纤维化

    廖琳徐启明陶鹏宇胡静...
    195-199,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BSHXF)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纤维化和炎症的治疗效果,揭示其抗炎及延缓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32 只8 周龄雌性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单侧输尿管梗阻组(UUO组)、补肾活血方低剂量组(BSHXF-L组)和补肾活血方高剂量组(BSHXF-H组).造模后第2 天开始,连续灌胃干预21 d,BSHXF-L组和BSHXF-H组给予相应剂量补肾活血方汤剂,Sham组和UUO组给予与BSHXF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记录24h尿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尿肌酐和肾功能指数;采用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TGF-β和TNF-α;Western blotting 检测各组TGF-β1、α-SMA、JAK、STAT3、p-STAT3、TNF-α、Caspase-3 和Bax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UUO模型组相比,BSHXF-L组和BSHXF-H组能明显明显改善UUO大鼠的肾功能,降低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抑制JAK、STAT3 和p-STAT3 表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以及胶原的增生,显著降低大鼠的肾脏指数和TNF-α等炎症指标.结论:补肾活血方可通过抑制JAK/STAT3 通路激活,改善UUO大鼠肾功能,减轻其肾脏炎症水平、肾脏指数,延缓肾纤维化进程.

    补肾活血方肾纤维化JAK/STAT3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模型

    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及高糖培养下足细胞凋亡及p53通路的作用研究

    郭弋凡张宁刘羽飞庞彦余...
    200-205,后插2-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肾通络方对KK-Ay小鼠及高糖培养下足细胞凋亡及p53 通路的影响.方法:将KK-Ay小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10 只)与保肾通络方组(10 只),另设10 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条件不同将体外小鼠肾小球足细胞(MPC5)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组.测定小鼠24h尿蛋白定量(24 h-UTP)水平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学检查,CCK-8 法检测足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足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caspase3 及p53、p-p53 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各组足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24 h-UTP显著升高(P<0.0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凋亡细胞比例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5),肾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 表达降低,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p53 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保肾通络方干预使KK-Ay小鼠24 h-UTP显著降低(P<0.01),肾脏病理改善,肾小球凋亡细胞比例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0.05),Bcl-2、Bax及p-p53 表达恢复(P<0.05).体外研究显示,高糖组足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1),足细胞凋亡比例及 cleaved-caspase3 蛋白表达增加(P<0.05);Bcl-2 表达减少,Bax 和 p-p53 表达增加(P<0.05);而保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够恢复足细胞活力(P<0.01),抑制细胞凋亡发生并降低高糖诱导的足细胞p-p53 的表达(P<0.05).结论:保肾通络方能够减轻KK-Ay小鼠及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恢复促凋亡与抗凋亡失衡,抑制p53 通路的激活,这可能是其发挥足细胞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

    保肾通络方糖尿病肾脏疾病足细胞凋亡p53

    数值修约书写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205页

    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姜璐何萍王维平
    206-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MHD患者2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通过测量握力、步速及生物电阻抗法评估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分析肌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随访 12 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包括跌倒、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等.结果:270 例MHD患者中有肌少症患者107 例,发生率为39.63%.根据有无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n =107)和非肌少症组(n =163).肌少症组患者年龄大于非肌少症,肌少症组舒张压、步速、握力和ASMI均低于非肌少症组,两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少症组的C反应蛋白(CRP)、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高于非肌少症组,而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总铁结合力水平低于非肌少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P升高、增龄和总铁结合力降低是 MHD 患者肌少症的危险因素.随访 12 个月期间肌少症组跌倒发生率和再住院率(16.82%和54.21%)均高于非肌少症组(8.59%和31.90%)(P<0.05).结论:MHD肌少症发生率高,炎症、增龄和总铁结合力是肌少症的影响因素.

    肌少症血液透析危险因素预后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短期内并发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夏世国赵文娟汪年松王秦...
    21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中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和预警指标.方法:选取 2021 年01 月—2021 年06 月行MHD治疗的患者共计324 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血液检测,心脏超声,生物电阻抗检测指标等.患者纳入观察之后30 天内是否发生心脏事件,分析组间差异和危险因素.结果:53 例患者发生心脏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脏事件组使用双腔导管更多,透析前收缩压更高,TBW,ECW/TBW,CRP,IL6,TNF-α,IL-8,IL-10,TC,TG,LDL-C,LVEDD,LVESD,高敏肌钙蛋白,NT-proBNP等指标也高于对照组,而Kt/V,白蛋白,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DD,NT-proBNP,ECW/TBW和IL-8 是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因素.ROC曲线表明上述指标具有预测价值.结论:MHD患者发生心脏事件比例较高,LVEDD、NT-proBNP、ECW/TBW 和IL-8 是其危险因素,可作为预警指标用于风险分层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心脏事件心功能脑钠肽生物电阻抗

    慢性肾脏病与耳鸣

    于小勇徐新丽
    214页

    基线腹膜转运特性对CAPD患者腹膜蛋白丢失、生存率及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陈香慧张晶晶陈钊马芳霞...
    215-218,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基线腹膜转运特性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腹膜蛋白丢失、腹膜炎发生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 年01 月—2021 年01 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手术并规律CAPD治疗≥1 年的91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首次的腹膜平衡试验(PET)结果,将患者分为 4 组:高转运组(H)、高平均转运组(HA)、低平均转运组(LA)及低转运组(L),比较各组腹膜蛋白清除率(PrC)及腹膜炎发生率,分析终末期肾脏病(ESRD)不同原发病与其基线腹膜转运特性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HT组(H和HA)和LT组(LA和L)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PrC水平在H、HA、LA及L四组间存在显著差异,H组的PrC水平显著高于HA、LA及L组,而其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其余三组(P<0.05).不同ESRD原发病的患者,其基线腹膜转运特性也存在差异,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基线腹膜转运特性多为HA及H,而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基线腹膜转运特性多为LA及HA.腹膜炎发生率及生存率在HT组和L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RD原发病不同可影响其基线腹膜转运特性的分布,不同基线腹膜转运特性PD患者间PrC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腹膜高转运特性的患者多伴有高的PrC水平和低的血白蛋白水平,而腹膜转运特性对CAPD患者的腹膜炎发生率及生存率无显著影响.

    腹膜平衡试验腹膜转运特性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腹膜蛋白清除率

    以血尿为分类因素的IgA肾病CKD1~4期患者中医证型差异

    杨雨竹刘伟伟王惠玲管鑫...
    219-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临床表现为单纯蛋白尿、蛋白尿伴血尿的IgAN患者二者间中医证型差异,阐明血尿证候基础,为IgAN临床辨证分型及指导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 230 例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根据有无血尿症状分为单纯蛋白尿组(A组107 例)和蛋白尿伴血尿组(B组 123 例).观察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分型、中医证型的差异,再分别与血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病程、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指标:B组Scr、24 h UTP高于A组(P<0.05),eGFR低于A组(P<0.05);两组UA、BUN、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理资料:B组系膜增殖评分(M)、毛细血管内增生性病变(E)高于A组(P<0.05);两组肾小球节段性硬化或黏连(S)、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证型:本虚证A组以脾肾气虚证多见(36.45%),B组以气阴两虚证多见(42.28%);标实证A组以血瘀证多见(50.94%),B组以湿热证多见(57.39%).(5)血尿的相关因素分析:将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病理资料、中医证型分别与血尿进行logistic回归,肾衰竭、中大量尿蛋白(24 h UTP≥1.0 g)、M1、E1、气阴两虚证、湿热证P<0.05,且OR值>1,与血尿相关.结论:(1)CKD1~4 期IgAN患者血尿的证候基础可能为气阴两虚兼湿热,蛋白尿的证候基础可能多为脾肾气虚和血瘀;分布规律尤其在CKD1~2 期患者更明显.(2)与单纯蛋白尿的IgAN患者相比,血尿可能是蛋白尿伴血尿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在治疗时应充分认识到血尿在病程中的重要性,不能忽略血尿的治疗.

    IgA肾病血尿蛋白尿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