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陈孝文

月刊

1009-587X

sx7965258@126.com

0351-7965258,15340689560

030006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肾络微型募原理论探讨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刘玉宁
    377-380页

    基于张大宁教授肾虚血瘀论谈脾肾同调论治阳虚血瘀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经验

    孙盼盼唐艺王亚荣位来...
    381-382页

    孙伟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之"扶正五要"

    李恒赵静毛铭玲郭潇潇...
    383-385页

    加味消癥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

    魏升钟光辉曹晓丹
    386-391,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消癥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对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Smad3 信号通路的作用影响.方法:观察加味消癥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肾脏病理及肾组织中FN1、Col-Ⅰ、Col-Ⅲ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加味消癥方对TGF-β1 诱导肾小管细胞损伤中TGF-β1、Smad3、LC3、Beclin1 及P6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加味消癥方高剂量组的Scr水平及加味消癥各组和缬沙坦组的24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提示加味消癥方高剂量组的FN1、Col-ⅠmRNA相对表达量、加味消癥方中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Col-Ⅲ mRNA相对表达量、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TGF-β1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高、中、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Smad3 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提示加味消癥方高、中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FN蛋白表达量、加味消癥方高剂量组的Col-Ⅰ蛋白表达量、加味消癥方高、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Col-Ⅲ蛋白表达量以及高、中剂量组的Beclin1 蛋白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Masson染色观察加味消癥方高剂量组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1).此外,该组的 48h/72h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结论:加味消癥方可有效提升细胞存活率,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保护肾功能,可能是通过TGF-β1/Smad3 通路调控自噬水平,下调FN1、Col-Ⅰ、Col-Ⅲ水平实现的.

    加味消癥方肾纤维化自噬转化生长因子-β1

    数值修约书写要求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编辑部
    391页

    核辐射致小鼠急性肾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的探讨

    李燕辰李建宁李峰生涂晓文...
    392-394,后插2-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核辐射致小鼠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利用代谢组学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选取C57 小鼠 18 只分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行15Gy照射辐照6 h、24 h取材.结果:(1)模型组体重下降、肾脏指数增高、血尿素氮及尿微量白蛋白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病理显示辐照后肾组织皮髓质分界不清,伴不同程度的肾小管扩张;(3)代谢组学筛出差异代谢物,并与铁死亡、谷胱甘肽代谢等通路相关.结论:15Gy辐照6 h、24 h可诱导急性肾损伤,并发现与铁死亡相关的代谢物变化.

    核辐射急性肾损伤代谢组学铁死亡

    AMPK/mTOR信号通路在急性肾损伤诱导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简禄勇袁琦曹海虹张星炜...
    395-402,407,后插4-后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自噬相关的AMPK/mTOR信号通路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48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 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组),IRI+雷帕霉素组(rapamycin,RA组),IRI+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进行右侧侧腹切口,结扎并切除右肾.左肾经受60 min的缺血,然后再灌注12、24、48 和72 h.测定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肺湿/干比、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对肺、肾进行病理学检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mTOR、p62、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ULK1 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大鼠相比,IRI组大鼠在AKI后表现出显著的肺损伤,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肺湿/干比、炎症指标和氧化应激水平增加(P<0.05).AMPK、LC3-Ⅱ/LC3-Ⅰ比值、Beclin-1、ULK1 的表达增加(P<0.05),而p62 和mTOR减少(P<0.01).此外,RA处理通过激活AMPK/mTOR通路促进自噬显著减轻肺损伤,而3-MA处理通过抑制AMPK/mTOR通路而抑制自噬使肺损伤加重.结论:肾脏IRI后可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并通过该通路诱导自噬,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显著减轻AKI和AKI诱导的ALI.

    AMPK/mTOR信号通路肾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急性肺损伤自噬细胞凋亡

    血清TXNIP、NRP1水平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樊子勉张俊张文龙陈春燕...
    403-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神经纤毛蛋白-1(NRP1)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 年4 月—2021 年4 月在本院住院的 160 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 7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56 例和非AKI组104 例,再对AKI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KI Ⅰ期、AKI Ⅱ期、AKI Ⅲ期.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TXNIP、NRP1 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可能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XNIP、NRP1 水平检测对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SOFA评分、Scr水平、APACHEⅡ评分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eGFR水平显著低于非AKI组(P<0.05).AKI组TXNIP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且随AKI分期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NRP1 水平显著低于非AKI组,且随AKI分期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AKI患者血清TXNIP水平与SOFA评分、Scr、APACHE 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342、0.361、0.335,P<0.05),与eGFR呈负相关(r=-0.495,P<0.05);血清NRP1 水平与SOFA评分、Scr、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0、-0.327、-0.306,P<0.05),与eGFR呈正相关(r=0.56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TXNIP、Scr、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NRP1 是脓毒症患者并发 AKI的保护因素(P<0.05).ROC 曲线显示,TXNIP、NRP1 预测 AKI 的 AUC 为0.737、0.720,二者联合预测AKI的AUC为0.929,显著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联合VSTXNIP=4.642、P=0.004;Z联合VSNRP1=4.929、P=0.025),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79%、85.29%.结论: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血清中TXNIP高表达,NRP1 低表达,与AKI严重程度有关,且二者联合对脓毒症并发AK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脓毒症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神经纤毛蛋白-1急性肾损伤预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障碍患病情况及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

    王艳华高玉梅刘国平于磊...
    408-41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探讨其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21 年7 月—9 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焦虑、抑郁状态的初筛,再由精神科医生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诊断并分为焦虑障碍组、无焦虑障碍组和抑郁障碍组、无抑郁障碍组.随访至2022 年12 月31 日,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组间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评估焦虑、抑郁障碍与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MHD患者219 例,其中焦虑状态的患病率为25.6%,焦虑障碍患病率8.2%;抑郁状态的患病率为 38.8%,抑郁障碍患病率 25.6%.随访期内 22 例(10.0%)MHD患者死亡,焦虑障碍(HR=7.407,95%CI 2.794~19.640,P<0.001)、Hb<90 g/L(HR=3.555,95%CI 1.275~9.915,P=0.015)、频繁透析中低血压(HR=3.211,95%CI 1.162~8.877,P=0.025)是与全因死亡独立相关.结论:MHD患者有较高的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其中焦虑障碍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肾科医生引起高度关注.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维持性血液透析死亡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IL-27、VASH-1水平与疾病进展的关系及其诊断价值

    唐方平刘义强李娜付平...
    412-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27(IL-27)、血管抑制蛋白-1(VASH-1)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疾病进展的关系,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21 年 6 月—2022 年 10 月在我院诊治的 280 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285 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肾脏疾病标准将患者分为 1 期(66 例)、2 期(74 例)、3 期(52 例)、4 期(50 例)、5 期(38 例)慢性肾脏病组.比较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IL-27、VASH-1 水平,并分析血清IL-27、VASH-1 水平及二者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慢性肾脏病分期的相关性;对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27、VASH-1 水平对慢性肾脏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 期、2 期、3 期、4 期、5 期慢性肾脏病组患者血清IL-27、VASH-1、Scr水平均依次显著升高(P<0.05),e-GFR依次明显降低(P<0.05).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IL-27、VASH-1 与Scr水平均呈正相关(r=0.672,0.684,P<0.05),与e-GFR均呈负相关(r=-0.691,-0.679,P<0.05),与慢性肾脏病分期均呈正相关(r=0.668,0.659,P<0.05);IL-27 与 VASH-1 水平呈正相关(r=0.696,P<0.05).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 C)、IL-27、VASH-1 是影响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IL-27、VASH-1 联合诊断慢性肾脏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943,均优于其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IL-27=1.940,P=0.024;Z二者联合-VASH-1=2.633,P=0.010).血清IL-27、VASH-1 联合诊断慢性肾脏病1 期的AUC为0.914,二者联合均优于其各自单独诊断(Z二者联合-IL-27=1.717,P=0.043;Z二者联合-VASH-1=2.557,P=0.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IL-27、VASH-1 水平均升高,与慢性肾脏病进展有关,对慢性肾脏病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慢性肾脏病IL-27VASH-1疾病进展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