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陈孝文

月刊

1009-587X

sx7965258@126.com

0351-7965258,15340689560

030006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常见肿瘤对肾功能的影响与治疗选择

    汪年松刘畅
    471-473页

    李平教授辨治膜性肾病经验采撷

    张蕊范青燕李平
    474-476页

    杨洪涛教授基于审因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经验

    许玉培吴若曦李静孙禹新...
    477-479页

    健脾消肿颗粒治疗PHN大鼠的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的初探

    刘旺意向玲邓跃毅
    480-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消肿颗粒治疗PHN大鼠的疗效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后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后,进行造模,正常对照组腹腔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 g,造模组腹腔一次性注射等量羊抗Fx1A抗血清.造模成功后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消肿颗粒组.灌胃8 周,分别于0 周、2 周、4 周、8 周后留取24h尿,测定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8 周后处死大鼠取材,留取血清及组织样本.行光镜HE、PASM染色,免疫荧光等检测,观察各组大鼠肾脏一般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情况.RT-PCR,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Podocin、Nephrin的蛋白表达量以及mRNA的表达量.结果:(1)给药2 周、4 周、6 周、8 周后,健脾消肿颗粒组24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在白蛋白水平,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模型组、健脾消肿颗粒组WT1 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消肿颗粒组WT1 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odocin的表达异常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消肿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RT-PC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健脾消肿颗粒组neph-rin、podocin、podoplanin各指标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odocin表达异常,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指标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显著升高趋势.结论:(1)健脾消肿颗粒疗效确切,可以降低PHN大鼠模型24h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2)健脾消肿颗粒可以改善PHN大鼠病理损伤,保护足细胞并促进其修复;(3)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in等蛋白出现过表达可能仍提示足细胞损伤,蛋白表达上调或下调可能与足细胞损伤严重程度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PHN模型中是否存在基因突变,nephrin、podocin等足细胞蛋白的表达与氧化应激水平关系仍待进一步的验证.

    PHN模型足细胞健脾消肿颗粒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途径探究小分子Sigma-1受体对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刘颖曹冰孙明慧
    485-489,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线粒体动力学途径变化下探究小分子Sigma-1 受体对顺铂(CDDP)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PRE-084 组、CDDP组、CDDP+PRE-084 组,共 4 组,每组 10 只小鼠,CDDP组和CDDP+PRE-084 组经腹腔注射CDDP(15 mg/kg)诱导AKI模型,随后PRE-084 组和CDDP+PRE-084 组经腹腔注射PRE-084(0.6 mg/kg),每日1 次,连续7d;结束后,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清尿素氮(BUN)与血清肌酐(Scr)水平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生物发光技术检测肾脏组织三磷酸腺苷(ATP)产生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测定肾脏组织中Sigma-1 受体与Mfn2 定位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肾脏组织内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Fis1 与线粒体融合蛋白Opa1、Mfn1 的表达.结果:与CDDP组比较,CDDP+PRE-084 组小鼠血清BUN和Scr水平、尿液KIM-1 水平均降低(P<0.05),肾脏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TUNEL阳性细胞率减少(P<0.05),线粒体肿胀、碎裂及空泡变性程度减小,形态恢复,肾脏组织ATP含量升高(P<0.05),Sigma-1 受体与Mfn2 荧光染色增强,Drp1、Fis1 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且Opa1、Mfn1 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结论:线粒体分裂与融合途径介导了CDDP所致小鼠AKI的发生,Sigma-1 受体通过调控线粒体动力学途径对CDDP诱导的AKI小鼠起到保护作用.

    小鼠急性肾损伤顺铂Sigma-1受体线粒体动力学

    高糖抑制HK-2细胞NRF2信号轴相关蛋白表达并诱导线粒体损伤

    温海滨谭宁覃宇奇陈意...
    490-494,后插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糖培养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传代培养HK-2 细胞,并将细胞分为 4 组:对照组(5.5 mmol/L 葡萄糖)、甘露醇组(5.5 mmol/L 葡萄糖+24.5 mmol/L 甘露醇)、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和高糖+Ferrostatin-1 组(5.5 mmol/L葡萄糖+1 mmol/L Ferrostatin-1).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ROS和GSH试剂盒测定细胞内ROS和GSH水平;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NRF2、SLC7A11、GPX4 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细胞线粒体荧光染色,观察并检测各组细胞的线粒体荧光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可以抑制HK-2 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升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降低GSH水平(P<0.05),下调NRF2、SLC7A11(System X(c))、GPX4 蛋白表达(P<0.01),降低线粒体荧光光密度(P<0.01).Ferrostatin-1 干预后,高糖介导的细胞增殖抑制、凋亡促进、升高 ROS、降低 GSH 等效应均被削弱(P<0.05),同时NRF2、GPX4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线粒体荧光光密度增加(P<0.01).结论:高糖可显著抑制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 的增殖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RF2 信号轴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发生氧化应激,诱导线粒体损伤有关;而铁凋亡抑制剂Ferrostatin-1 能削弱高糖对细胞产生的上述氧化损伤作用,提示铁凋亡参与了高糖诱导HK-2 细胞的损伤.

    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铁凋亡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System

    基因治疗用于肾脏病

    于小勇徐新丽
    494页

    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研究

    曹琛伟杨柳俞曼殊姚敏...
    495-5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单中心调查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的影响因素和中医证型.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69 例,根据2019 年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肌肉质量、肌肉力量、躯体功能和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分析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基于119 例透析肌少症及可能肌少症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统计中医证素,归纳中医证型及其与肌少证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1)169 例患者中,肌少症 34 例(20.1%),可能肌少症85 例(50.3%),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305,95%CI:1.159~1.471,P<0.001)、男性(OR=5.473,95%CI:1.02~29.367,P=0.047)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较高的BMI(OR=0.385,95%CI:0.255~0.581,P<0.001)是肌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2)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 11 个公因子,结合聚类分析、中医证素辨证显示肌少症和可能肌少症患者的中医证型依次为肝肾亏虚兼湿瘀证 50 例(42.01%),脾肾气虚证 49 例(41.18%),气阴两虚证20 例(16.81%).(3)3 组中医证型患者的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肾气虚证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低于气阴两虚证及肝肾亏虚兼湿瘀证(P<0.05),步速低于气阴两虚证(P<0.05).在握力方面,3 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透析相关肌少症患病率为 20.1%,高龄、男性是肌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较高的BMI是肌少症的保护性因素.(2)透析肌少症中医证型可分为肝肾亏虚兼湿瘀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肌肉质量、躯体功能指标更低下.

    肌少症血液透析影响因素中医证型临床研究

    原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IL-6与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

    张娇王旭刘思雨李佳怡...
    50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细胞因子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rim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PMN)患者尿蛋白、中医证型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 年06 月—2022 年3 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肾活检诊断为PMN的患者81 例作为疾病组,另纳入健康人群22 例为对照组.测量治疗前所有患者血清IL-6、IL-17 的水平,并对疾病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长期随访.运用SPSS 26.0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疾病组血清IL-6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且其IL-6 水平与尿蛋白存在相关性.两组在血清IL-17 水平上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在中医证型上,IL-6 升高组以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为多见,IL-6 正常组多为气虚证.预后方面,相比于IL-6 正常组,IL-6 升高组的临床缓解率低,达到中位缓解的时间长.结论:PMN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血清IL-6 水平与尿蛋白水平、中医证型及预后显著相关.

    膜性肾病蛋白尿IL-6中医证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

    刘广敏林日阳陆晓艳曾雪燕...
    506-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患者222 例为研究对象,以血浆Hs-CRP作为微炎症状态标记物,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微炎症与中医体质的关系.结果:222 例MHD患者中 90 例(40.5%)处于微炎症状态;中医体质辨识 171 例(77.0%)为偏颇体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平和质为对照,痰湿质、湿热质更易发生微炎症状态,OR(95%CI)值分别为 0.291(0.104~0.817)、0.336(0.117~0.961).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中医体质以偏颇体质为主,痰湿质和湿热质是微炎症的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微炎症中医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