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复合灾害链拓扑结构对灾害演化网络风险的影响

    任师华赵冬月赵小龙范明豪...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直链、发散链、集中链和循环链等灾害链拓扑结构复合复杂度对灾害演化网络风险的影响规律及断链防范风险的作用机制,首先将灾害演化网络按灾害链复合复杂程度分为 α,β,γ和 δ的4类网络,然后采用灾害演化风险评估模型,模拟研究确定灾害节点数量下灾害演化网络风险水平与其复杂度的关系,以及4类网络风险特点,最后揭示断链防范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灾害节点数量不变时,灾害演化网络风险水平与其复杂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α类网络风险水平最低,β类网络具有高风险抑制效应,γ类网络风险具有爆发性,δ类网络风险兼具爆发性和持续性;断链防范风险的机制为,通过解耦降类,降低灾害演化网络风险水平.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断链防范风险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灾害链拓扑结构灾害演化网络风险防控

    2024年全国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应急管理部网站
    11页

    基于概率论的高边坡爆破振动安全预测及控制研究

    李启月李丽黄海仙肖宇航...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程度地削弱高边坡爆破振动对自身及周边构(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必须准确及时地预测及控制高边坡爆破振动.选取高程差修正后的经验公式作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求解预测模型参数K,α,β.考虑到爆破振动的随机性,假设实测质点峰值振速服从正态分布,将其分布函数标准正态化,最后引入概率论中置信度的概念,建立爆破振动安全水平、最大单段安全药量与安全范围预测及控制模型,并在工程实例中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概率论得到的爆破振动预测及控制模型的预测结果可靠性更高.研究结果可为该模型在类似工程爆破振动安全控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高边坡爆破质点峰值振动速度预测模型概率论安全范围预测及控制模型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中央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推动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应急管理部网站
    18页

    加载速率影响下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力学性质离散元研究

    高霞王柏琨赵宇贤吴强...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瓦斯水合物固化煤体后,加载速率对加固煤体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提出1种柔性边界及不规则颗粒条件下含瓦斯水合物煤体的建模方法,并验证模型合理性,开展加载速率在0.005~0.25 mm/s范围内双轴数值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趋势且加载速率0.05 mm/s是其强度转折的临界加载速率;试样剪切带形态主要为"X"型并呈鼓胀破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试样鼓胀程度减小,破坏形态由局部破坏向整体破坏转变.研究结果可为深入认识含瓦斯水合物煤体力学性质提供参考.

    含瓦斯水合物煤加载速率离散元柔性边界不规则颗粒

    基于链路预测的煤矿事故隐患文本分析研究

    周翔马利宁马新根郝强...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从海量文本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煤矿事故隐患信息并进行预测,基于某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预处理文本进行研究,利用链路预测方法来探寻煤矿事故隐患文本的关联规则,提出1种RA与RWR相结合的局部随机游走指标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指标在较高的移除比例范围内拥有优于局部相似性方法的精度,且其计算效率明显优于全局随机游走指标;通过分析关键词共现关系,验证了改进的链路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并成功预测出部分未来存在但当前未产生的节点关系.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1种新的方法和工具,有利于提升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数据挖掘链路预测关联规则

    密闭空间氢-氧催化复合反应温度效应及消氢效果研究

    叶涛涛冯薇儿李轩李斌...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常温下初始氢气体积分数、氧气流速和催化剂质量对氢-氧催化复合反应温度以及消氢效果的影响,利用铂/碳(Pt/C)催化剂,在自行设计的圆柱形容器中开展氢-氧复合催化消氢实验,基于热电偶和氢气浓度传感器采集的温度及氢气体积分数探究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峰分布模式受反应参数的影响较大;当氢气体积分数小于当量比时,氢气转化率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均达到100%;反应温度的变化主要由氢气体积分数主导,当氢气体积分数小于当量比时,温度峰值随氢气体积分数增加而增加;氧气流速对温度传递方向影响有限,但其过高会增加系统的散热能力,从而影响催化剂的热积聚.研究结果可为密闭环境中的氢气消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氢安全氢气消除温度特性消氢效率氢-氧催化复合

    社会应急力量网上演习成功举办

    应急管理部网站
    42页

    基于场景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管道泄漏危害区域确定研究

    张强张涛涛王金江沈凡...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二氧化碳管道在复杂地形及建筑条件下的扩散特性,确定CO2管道泄漏扩散后导致的潜在危害区域,采用有限元方法,以k-ω SST模型为基础,构建典型场景下的管道三维模型,分析建筑物类型、地形条件、泄漏孔径对CO2泄漏扩散变化的影响,根据数值分析结果构建平坦地形下泄漏影响范围的多元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CO2泄漏距离受到建筑物、风速及泄漏孔径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平坦地形泄漏及地形起伏较大且外部环境复杂的二氧化碳管道泄漏危害区域提供理论支撑.

    超临界CO2场景构建泄漏扩散危害区域

    观点融合视角下改进SIR的舆情信息传播模型与仿真研究

    方丹辉郭亚东吴萍张婉婷...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因推荐算法影响导致社交信息平台上用户接收信息面单一、容易产生回声室效应及群体极化的问题,通过结合观点融合模型和回声室效应理论,提出1种融合HK(hegselmann-krause,HK)模型和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 model,SIR)模型的舆情信息传播模型,并在无标度网络上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当用户接收信息面过窄,相似的信息会聚集在一起,信息会同质化,产生回声室现象,导致舆情持续的时间变长;回声室存在时间越短,用户脱离舆情的速度就越快,舆情持续时间会缩短.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媒体等主体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引导提供参考.

    舆情信息传播回声室观点融合模型传染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