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撤面巷道合理位置确定研究

    张明刘同达于正兴魏全德...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确定遗留煤柱边界下方撤面巷道合理布置位置,以内蒙古某矿为研究对象,基于遗留煤柱覆岩空间结构,探究应力在底板的传递规律,通过构建"上煤层遗留煤柱传递应力-下煤层巷道掘进应力"应力叠加计算模型,分析外错距离与撤面巷道围岩安全稳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遗留煤柱的"支撑"作用下,煤柱煤体及其上覆岩层近似成"T"型空间结构;10 m外错距离满足现场安全生产和巷道围岩控制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开采条件下的巷道稳定评估和合理位置确定提供参考.

    采矿工程遗留煤柱应力传递围岩稳定安全错距

    基于时空图卷积网络的瓦斯体积分数预警效果研究

    高翼飞张晓航畅明葛帅帅...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瓦斯体积分数预警效果,提出1 种融合时空特征的瓦斯体积分数预警模型(STGCN),以图神经网络作为基本框架对同一工作面多传感器进行统一的训练和推断,并通过图卷积的方式捕捉瓦斯体积分数数据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瓦斯体积分数分级预警方法,将预测扩展为分级预警.研究结果表明:STGCN在瓦斯体积分数预测和预警任务上取得更好的准确率和效率.研究结果可为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瓦斯体积分数预警图卷积网络时空数据可学习矩阵分级预警方法煤矿安全

    矿山视频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安全生产监控平台研究

    蔡晨晖梁晓刚师剑雄白艳...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现代化大型矿山生产的全时段、全过程、全域覆盖的安全监测与监管,提出集成地理信息技术、5G技术、三维矿区及装备模型、遥感与视频监测、人工智能等多项信息技术的整体技术方案,并协同设计智慧矿山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平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视频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遴选视频目标自动检测算法,集成对YOLOv5 算法进行 Mosaic-9 数据增强、K-means聚类先验锚框与损失函数优化等改进技术,可实现现实场景中安全帽佩戴、反光衣穿戴以及烟雾火灾等视频自动化识别监测功能与虚拟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融合,可为实现矿山安全全天候智能化、可视化监管提供分析平台.

    目标检测矿山安全监管YOLOv5三维可视化监控系统

    封闭管道内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姚祺江丙友苏明清王培龙...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前段瓦斯体积分数、不同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和不同二次引爆距离3 种因素对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产生影响的规律问题.采用自主搭建的瓦斯爆炸引燃瓦斯二次爆炸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后段瓦斯体积分数固定时,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接近10%时,二次爆炸压力相较于其他工况最大高出 78.90%;当固定前段瓦斯体积分数时,随着后段瓦斯体积分数的增大,二次爆炸压力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0,0.1,0.2 m 3 种二次引爆距离下瓦斯二次爆炸压力分析发现,二次引爆距离在[0,0.2]m内的增大对瓦斯二次爆炸起到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制定相应的抑爆措施提供参考.

    封闭管道瓦斯二次爆炸爆炸压力火焰传播特性

    矿井U型工作面火灾烟流危险性控制的模拟分析

    曹璐璐谢贤平刘杰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局部反风和自动喷淋系统在矿井工作面灾后有效降低烟流危险性的效果,采用FDS软件模拟某煤矿"U"型通风工作面进风侧发生火灾时,风门局部反风、正常通风和自动喷淋系统联动及局部反风和自动喷淋共同作用 3 种工况下矿井工作面危险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仅加入自动喷淋系统时火源点附近温度降幅在 20℃左右,能见度、CO2 气体体积分数均无显著变化;反风导致风流紊乱,进风侧温度急剧升高,反风的同时加入自动喷淋系统可使得工作面入风侧最高环境温度降幅达100℃,稳态环境温度降低40℃;风门局部反风、火源功率为1MW时,灾后在180~300 s内采取反风措施最有利于作业人员的疏散;风门局部反风、火源功率为2MW时,灾后在240 s前采取反风措施最有利于作业人员的疏散.综上,采用风门局部反风和自动喷淋系统联动措施确能更好地控制工作面的烟流危险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门局部反风措施的最佳时间区间.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矿井工作面火灾烟流危险性控制提供参考.

    矿井工作面火灾局部反风风门自动喷淋数值模拟

    国务院国资委、应急管理部联合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

    应急管理部网站
    85页

    火源深度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及火灾探测方式的影响分析

    刘毅冯子良彭飞雷鹏...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深井立式车库、深地矿井等深井立式空间内火灾烟气运动规律,进而对此类火灾进行预警,以某深井地下车库为原型,构建深井立式空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火源深度和热释放速率对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影响,并掌握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火源深度足够大时,由于向上的浮力和速度减小,烟气可能无法到达井口,火源位置越深,其上方热烟气温度越高;并且火源深度对烟气流动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即临界深度,当火源高于临界深度时,火源可以从深井出口外卷吸空气,当火源低于临界深度时,火源仅能从深井内部卷吸空气.研究结果可为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参考.

    深井立式空间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火源深度数值模拟

    中国安科院召开党委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部党委会精神

    中国安科院网站
    92页

    基于特征增强及多层次融合的火灾火焰检测

    赵杰汪洪法吴凯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火灾火焰识别检测方法性能,将传统图像处理与神经网络结合,提出1 种基于特征增强及多层次融合的轻量级火灾火焰检测模型.模型利用多种色彩空间转换算法增强火焰特征信息,并设计双阶段多层次特征提取融合结构,配合空间注意力机制对火焰信息由粗到精进行提取;同时,针对火灾火焰特点,引入由浅到深逐步融合的自适应多尺度融合结构,提升对不同阶段火灾目标的检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有效提升火灾火焰的检测效果,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可准确高效地实现火灾火焰检测.研究结果可为现有火灾检测设备提供更准确的识别结果,从而更好地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火灾火焰检测神经网络特征增强多层次融合自适应多尺度

    考虑分岔角度和火源位置的地铁分岔隧道火灾临界风速研究

    李宇辉费瑞振钱世嘉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地铁分岔隧道的分岔角度和火源位置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规律,使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不同火源位置、火源功率以及分岔角度等火灾场景下的地铁分岔隧道烟气温度分布、临界风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分岔联络隧道的临界风速受表征顶棚最高温升系数α和表征分岔隧道分流量的速度损失系数ζ的耦合影响;临界风速时,隧道火源下游烟气温度符合双指数模型衰减;在本文研究的火源功率范围内,分岔隧道内无量纲临界风速与无量纲火源功率的 1/3 次方成正比;相同火源功率下,分岔角度对临界风速影响较小,而火源位置对临界风速影响较大,火源位于分岔后的临界风速大小约为分岔前的1/(1-ζ)倍.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分岔联络通道的通风排烟系统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

    地铁分岔联络隧道火源位置分岔角度临界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