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应急管理部部署开展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应急管理部网站
    122页

    阿卡波糖粉尘爆炸特性及危险性分析研究

    李为汪圣华钱健龙牟杰...
    12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医药工业领域生产工艺可能存在的粉尘爆炸危险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1.2 L Hartmann试验装置、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G-G炉)、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测试装置对阿卡波糖粉尘进行粉尘爆炸特性和热稳定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粒径52.6μm的阿卡波糖粉尘最小点火能为30~100 mJ,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约为380 ℃,爆炸下限质量浓度45~50 g/m3,最大爆炸压力约为0.737 2 MPa,最大爆炸指数约为13.352 0 MPa·m/s,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大于400 ℃,约200 ℃开始发生热分解,放出热量约704.46 J/g;阿卡波糖是1种温度相对敏感、爆炸强度较弱、热分解较容易的粉尘.研究结果可为医药工业领域有效采取粉尘爆炸事故防控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阿卡波糖爆炸危险性爆炸特性热稳定性

    中国安科院召开党委会议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 深入贯彻近期部党委会精神

    中国安科院网站
    129页

    加氢站氢气泄漏扩散特性的小尺寸实验与模拟研究

    牛奕刘静雨房韬
    130-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泄漏量、环境风速对加氢站内氢气泄漏扩散的影响,使用氦气代替氢气,开展小尺寸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泄漏量、环境风速对氢气泄漏扩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风向有障碍物存在时会导致其附近风速降低,泄漏气体的扩散距离反而增大;在垂直于风向的水平方向上,气体扩散距离受到泄漏量和风速的影响较小,在高度和风向方向上,气体扩散距离大致与泄漏量和风速比值的均方根成正比;可燃区域体积大致与泄漏量成正比,与风速成反比;通过相似原理得到全尺寸加氢站氢气扩散距离和可燃区域体积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全尺寸模拟结果相符合.研究结果可为加氢站事故预防提供一定参考.

    加氢站氢气泄漏风洞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GIS的煤制油可燃气泄漏事故分析与应急处置

    张晓蕾赵开功李长明高进东...
    138-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煤制油生产过程中对化学品泄漏实施有效预警监测,并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和事故救援,基于煤制油泄漏研究背景,阐明煤制油可燃气体泄漏事故发生的可能原因和演化机理,将煤制油可燃气泄漏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探索可燃气泄漏扩散模型在煤制油可燃气事故救援应急处置中的应用模式.以煤制油可燃气泄漏为例进行模拟分析,初步验证GIS集成下的煤制油可燃气泄漏事故救援应急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在GIS下由煤制油可燃气泄漏扩散模型分析得出的事故波及影响区域范围、应急物资调运时间最短和应急队伍响应路径最优的模拟方案,可为安全生产应急资源调配的基础数据和应急指挥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亦可为城市安全综合救援和区域协同救援提供1种可行的借鉴方法.

    煤制油可燃气泄漏模拟时态GIS最优方案应急指挥辅助参考

    人群疏散模拟仿真软件系统自主研发与应用——以 Pedynamics为例

    马剑王翔史聪灵陈娟...
    146-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加精准地分析与评估公共场所突发事件下人员疏散的需求,自主研发了新一代人群疏散模拟仿真软件Pedynamics.以某地铁场景为例,比较分析Pedynamics与商业软件Pathfinder和AnyLgoic用于模拟地铁车站不同客流量下的疏散过程,并进行讨论,提出改进入群疏散效率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Pedynamics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进行模块化开发,易于升级维护;后端采用的人群疏散计算模型结合了人群疏散动力学特别是人员有限理性路径选择行为方面的研究成果,能够真实体现行人的疏散行为特征;软件前端的场景预处理界面能够帮助用户简单、快速地基于图纸构建疏散场景,可视化及数据统计模块支持多视角查看模拟结果和疏散数据,提高工程应用的效率.研究结果可为人群疏散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人群疏散路径选择微观运动地铁车站

    中国安科院党委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

    中国安科院网站
    154页

    考虑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的行人疏散模拟

    宋英华李俊逸郭晨
    15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应急疏散过程中恐慌情绪和信息传递对行人疏散效率的影响,提出基于热传递原理的情绪感染模型和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相结合的疏散模拟方法.该方法通过量化的恐慌值影响行入决策偏好,并引入信息扩散模型,修正成功接收到出口信息的人群的疏散路径,模拟研究恐慌情绪作用下行人受到信息引导后疏散行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恐慌情绪感染主要出现在人群聚集时期,伴随恐慌的蔓延,整体疏散效率降低,且对小规模行人疏散影响效果更显著;随着危险源向出口靠近,恐慌情绪使行人做出非理性决策的可能性更大,导致出口处人群出现分散再聚集现象;有效的信息传递可以降低恐慌情绪影响、提高疏散出口利用率,且信息传递影响效果随疏散人数的减少和危险源向出口的靠近而有所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应急疏散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信息传递恐慌情绪应急疏散元胞自动机场域模型

    四翼内凹刻槽钻杆高效排渣钻进技术研究

    王永龙杜康余在江郭佳宽...
    162-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松软煤层钻进钻孔排渣通道堵塞这一制约钻孔施工效果的关键难题,基于优化钻杆截面形状以增大排渣空间、预防钻孔堵塞这一理念,提出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几何设计构想,通过孔内排渣阻力力学方程计算验证、钻杆排渣效果数值模拟,分析钻杆结构参数对排渣性能的影响,研制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并在某矿进行工业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圆状刻槽钻杆,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更大的排渣空间,通过孔内沿程阻力计算对比,四翼内凹刻槽钻杆孔内沿程阻力较圆状刻槽钻杆低13%;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弧形内凹切槽对钻杆的圆心角α=35°、切入深度|EF|=4 mm时,渣体运移距离最大,平均运移速度最大,排渣性能最优;工业性试验表明,使用四翼内凹刻槽钻杆施工钻孔,班进尺长度和终孔深度得到显著提升.研究结果可为煤矿瓦斯抽采钻孔钻具设计提供参考.

    松软煤层瓦斯抽采煤层钻进钻孔排渣内凹刻槽钻杆

    煤系灰岩物化结构对瓦斯吸附特性的影响机制

    郭晓阳刘一佳邓存宝徐家骅...
    170-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阐明分子结构和微观孔隙对煤系灰岩瓦斯吸附的影响机制,综合采用元素分析、化学检测、孔径分析、CT测试、瓦斯吸附实验和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表征灰岩物化特性,构建并优化分子结构,研究瓦斯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煤系灰岩含有较多C元素、有机官能团和有序芳香层,有机物石墨化程度高、晶体大、缺陷少,是其吸附瓦斯的化学基础;降低环境温度、增加吸附压力或减少含水率均能削弱灰岩吸附瓦斯的CH4/CO2竞争态势;灰岩含大量连通性好、结构复杂的吸附孔,孔隙系统更紧凑且各向异性更弱,是其吸附瓦斯的物理基础.研究结果可为煤岩体系瓦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煤系灰岩瓦斯吸附特性微观孔隙量子化学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