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椎间盘的退变机制,建立一种模仿人体姿势性应力诱发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建立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及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模型,将大鼠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不做处理,常规饲养;纤维环穿刺组使用16号针穿刺大鼠椎间盘纤维环建立模型;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将大鼠放置于大小适中的方形透明塑料管内,将管体倾斜60°放置,每日持续8 h,使大鼠在倾斜面上活动或休息,改变大鼠椎体应力,建立模型.分别在第6周和第12周观察大鼠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建立了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及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模型.HE染色结果显示:纤维环针刺组与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减少,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越发明显.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纤维环针刺组纤维环结构被破坏,纤维环与髓核边界不清;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纤维环结构紊乱,向两侧明显突出,髓核与纤维环边界不清.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第6周时,纤维环针刺组和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纤维环Ⅱ型胶原阳性细胞数量下降(P<0.05,P<0.01);第12周时,纤维环针刺组和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仍表现出纤维环Ⅱ型胶原阳性细胞数量,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下降更为明显,但第6周与第12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1).椎间盘退变评分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第6周时,纤维环针刺组和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椎间盘发生退变(P<0.05,P<0.001);第12周时,纤维环针刺组和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组椎间盘退变更加明显(P<0.01,P<0.001).结论:本实验通过无损伤姿势性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成功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该模型能够模仿人类直立行走的姿势,退变过程更接近人体结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