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李同生

月刊

1005-0205

zgzygskzz@163.com

027-87409653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酸小檗碱对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影响

    刘跃振张邦能汪丽娟孟祥云...
    1-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诱导的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样滑膜(FLS)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滑膜组织活检中分离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进行培养.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传至第3代后,用脂多糖提前预处理细胞24 h,再用含有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的培养基干预细胞24 h.随后,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盐酸小檗碱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形态学变化,CCK-8检测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钙黄绿素/碘化丙啶(Calcein/PI)染色实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实验和Annexin-V/PI流式细胞仪检测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ELISA检测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6、TNF-α、IL-17、IL-23表达水平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盐酸小檗碱对成纤维样滑膜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盐酸小檗碱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相关凋亡、迁移及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盐酸小檗碱处理组(观察组)对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力及炎性因子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诱导脂多糖刺激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凋亡.盐酸小檗碱可以上调Bax、Cleaved-casepase-3、E-cadherin 的相对表达(P<0.01),且下调 Bcl-2、IL-17、IL-23、c-Jun NH2 末端激酶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N-cadherin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盐酸小檗碱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并诱导其凋亡,该机制可能与抑制p-JNK、p-ERK1/2通路有关.

    盐酸小檗碱强直性脊柱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侵袭迁移

    加味六味地黄汤对巨首相关蛋白-1基因的影响

    刘明明陈翀许海燕杨伏猛...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高糖应激下巨首相关蛋白-1(DKK1)基因胞嘧啶羟甲基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等量生理盐水)和加味六味地黄汤干预组(24.255 g/kg)灌胃干预,制备含药血清.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48 h,通过qRT-PCR和ELISA测定高糖应激下DKK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高糖应激下DKK1基因启动子活性;5-hmC和5-mC分析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高糖应激下DKK1基因启动子区的CpG甲基化和羟甲基化水平及Abct和Pgk1基因启动子区的羟甲基化水平;通过TETs活性及qRT-PCR测定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TETs活性及TET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0%含药血清相比,20%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可以显著抑制高糖状态下DKK1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显著减少培养上清中DKK1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制了高糖诱导的DKK1启动子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hmC和5-mC分析结果显示20%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降低了 DKK1启动子区羟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提高了该区域甲基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TETs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 TET2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选择性抑制DKK1基因胞嘧啶羟甲基化,减轻高糖应激诱发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KK1表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味六味地黄汤巨首相关蛋白-1胞嘧啶羟甲基化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膝舒方防治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葛炎田松云刘鑫鑫崔建博...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膝舒方对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OA)兔的防治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射的方式制备膝骨关节炎兔模型,薄荷油灌胃联合气候箱营造湿冷环境的方式诱导阳虚寒凝证型.实验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模型组、阳性组(塞来昔布100 mg/kg)、膝舒方高剂量组(生药16 g/kg)、膝舒方低剂量组(生药8 g/kg)、空白组.分别于给药前、给药3周后、给药6周后评价奎森(Lequesne)膝关节功能演算指数(Lequesne指数),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给药6周后,制备膝关节软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光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病理并进行改良Mankin's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IL-6及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RT-qPCR法检测关节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MP-3、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结果:给药3周后或6周后,膝舒方高、低剂量组实验兔患肢肿胀和压痛反应显著减轻;膝关节活动范围及跛行现象均有所改善;Lequesne指数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评分与同时段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6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膝舒方高、低剂量组关节软骨的改良Mankin'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β和IL-6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4和IL-10水平均有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软骨MMP-1和MMP-3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软骨TIMP-1 mRNA相对表达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膝舒方通过一定程度上纠正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及MMPs/TIMPs的失衡状态,以减轻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兔关节腔的炎症反应,纠正关节基质代谢紊乱,改善膝关节功能及软骨损伤.

    膝舒方膝骨关节炎阳虚寒凝证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积雪草苷对脂多糖诱导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赵强肖波陈天逸赵明...
    24-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积雪草苷(A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先用2 mg/L脂多糖处理MC3T3-E1成骨细胞,再用5,10,20,40,80 μmoL/L积雪草苷处理脂多糖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检测细胞活性,筛选最佳药物浓度;将MC3T3-E1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积雪草苷低、中、高浓度组(AS-L、AS-M、AS-H组)、积雪草苷高浓度+CXCR4抑制剂AMD3100组(AS-H+AMD3100组);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细胞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法检测钙结节形成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分化相关标志物Ⅰ型胶原(COL-Ⅰ)、骨桥蛋白(OPN)、骨钙素(OCN)及SDF-1、CXCR4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10,20,40 μmoL/L积雪草苷为AS-L、AS-M、AS-H组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脂多糖组MC3T3-E1成骨细胞细胞核固缩深染,呈明显细胞凋亡形态,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形成、COL-Ⅰ、OPN、OCN、SDF-1、CXCR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脂多糖组比较,AS-L、AS-M、AS-H组MC3T3-E1成骨细胞细胞核固缩深染逐渐减轻,凋亡形态细胞逐渐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形成、COL-Ⅰ、OPN、OCN、SDF-1、CXCR4蛋白表达依次显著上升(P<0.05);与AS-H组比较,AS-H+AMD3100组MC3T3-E1成骨细胞细胞核固缩深染加重,凋亡形态细胞明显增多,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结节形成、COL-Ⅰ、OPN、OCN、SDF-1、CXCR4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积雪草苷可通过激活SDF-1/CXCR4信号通路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积雪草苷脂多糖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不同肾虚证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骨代谢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王尚全冯泳铿陈明李玲慧...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肾虚证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指标进行分析,探索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学差异,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中医证型分析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年龄为45~80岁,符合肝肾阴虚及肾阳虚两个证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记录其骨密度、一般临床特征及骨代谢标志物,比较不同证型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肾阳虚证组53例,肝肾阴虚证组40例.经年龄与体重指数一比一配对统计学分析,发现肾阳虚证组患者β-CTX水平明显高于肝肾阴虚证组(P<0.05),肝肾阴虚证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明显高于肾阳虚证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肾阳虚患者的骨吸收程度可能更高,而肝肾阴虚患者更具有甲状旁腺病理学改变的倾向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肾阳虚中医证型

    点穴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刘科张乐欧梁熊逸啸...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点穴运动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点穴运动疗法治疗,经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痛阈值、软组织张力值、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等综合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最终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完成观察.组内比较,经4周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压痛阈值、软组织张力值、颈椎活动度、NDI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压痛阈值、软组织张力值、颈椎活动度、NDI、疗效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运动疗法能够减轻颈型颈椎病的疼痛,同时改善软组织张力及弹力,增大颈部活动度,有利于颈型颈椎病的恢复.

    颈型颈椎病筋骨平衡理筋手法点穴运动疗法

    巨刺电针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孙鹏飞杨轩王建业赵翅...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巨刺电针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巨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各35例.分别予以巨刺电针及假电针从术后第3天开始干预,连续治疗5 d,1次/d,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2周.治疗穴位为对侧的伏兔、足三里、阴陵泉和阳陵泉.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力痛阈值(PPT)、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AKS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额外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本试验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巨刺电针组脱落2例,假电针组脱落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的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T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电针组同期比较,巨刺电针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T值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AKSS、SDS和S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KSS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和S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电针组治疗后比较,巨刺电针组AKSS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和SA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刺电针组使用镇痛药物的次数少于假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巨刺电针能降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强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巨刺电针全膝关节置换术膝骨关节炎术后疼痛镇痛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李精敏宁思敏姜劲松
    46-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的300例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移位程度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病程、损伤部位、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半月板绝对脱出值和相对脱出率、关节软骨损伤程度、关节积液及骨髓水肿等因素,然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观察组绝对脱出值((4.37±0.87)mm)高于对照组((3.69±0.77)m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对脱出率(31.45%±8.46%)高于对照组(22.81%±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5.43°±1.82°)大于对照组(4.86°±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分析发现年龄、体重指数、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病程、损伤部位、关节积液、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程度、股骨内侧髁骨髓水肿、内侧胫骨平台骨髓水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绝对脱出值(OR=2.205,P=0.019)、相对脱出率(OR=0.914,P=0.024)、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OR=1.911,P=0.019)是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体重指数、内侧胫骨平台软骨损伤等不是影响因素.结论:半月板绝对脱出值和相对脱出率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是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伴移位的危险因素,胫骨平台后倾角测量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敏感性,伴移位患者半月板脱出和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更严重.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移位磁共振成像危险因素

    股骨头坏死疼痛与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交联肽及骨髓水肿的相关性

    任之强阎晓霞赵志强李龙飞...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轻度与中重度疼痛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患者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交联肽(β-CTx)水平与骨髓水肿分级的差异,探讨疼痛与β-CTx水平及骨髓水肿的相关性.方法:自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根据入院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高低分为两组.A组为轻度疼痛患者(VAS评分≤3分),47例;B组为中重度疼痛患者(VAS评分≥4分),52例.所有患者经保守治疗6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β-CTx水平及骨髓水肿分级.结果:治疗前A组VAS评分为1.74±0.98,β-CTx水平为0.72±0.17;B组VAS评分为5.27±1.08,β-CTx水平为0.59±0.23.两组之间β-CT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VAS评分与β-CTx水平呈低度正相关(r=0.269,P=0.007).治疗6个月后A组与B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1.47±0.90和3.87±1.52;β-CTx水平分别为0.38±0.18和0.42±0.23,治疗前后β-CT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水肿分级:治疗前A组1级18例,2级23例,3级6例;B组,1级7例,2级21例,3级24例.治疗后骨髓水肿分级:A组0级2例,1级33例,2级10例,3级2例;B组0级1例,1级16例,2级23例,3级12例.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与骨髓水肿分级有相关性,非参数检验表明各疼痛程度下骨髓水肿分级的平均秩次呈递增趋势.结论: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轻重与血清β-CTx水平及骨髓水肿分级呈正相关,中重度疼痛较轻度疼痛患者,其血清β-CTx水平及骨髓水肿分级均明显更高,提示坏死区域破骨细胞异常活跃所致的骨吸收及骨髓水肿所致的骨内高压可能是引起患者疼痛的重要因素.

    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交联肽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1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琦孙恒常鑫王佳...
    57-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因子-13(Apelin-13)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前瞻性实验设计,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就诊且与骨质疏松组一般资料相匹配的60例绝经后骨密度降低患者(骨密度降低组)、60例绝经后骨密度正常的健康志愿者(骨密度正常组).比较各组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Pearson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分别与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结果:骨质疏松组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骨密度以及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均显著低于骨密度降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骨密度降低组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骨密度以及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均显著低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水平显著高于骨密度降低组和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降低组血清β-CTX和P1NP水平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pelin-13 和FGF21水平分别与股骨颈、股骨粗隆、腰椎骨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β-CTX、P1NP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lin-13和FGF21二者联合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3,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86.67%,优于Apelin-13和FGF21各自单独预测(Z联合检测-Apelin-13=2.945,Z联合检测-FGF21=2.617;P=0.003,0.009).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Apelin-13和FGF21水平显著降低,二者联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脂肪细胞因子-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绝经后骨质疏松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