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孟庆云

月刊

1006-3250

zyjc@chinajournal.net.cn

010-64074751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道医学心脑关系体用论及其临床价值——"心主神明"与"脑为元神之府"新解

    颜文强陈振宗蔡义勇
    472-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本义是指脑为无意识先天元神的储藏之所,"心主神明"是指心储藏直接承担精神意识活动的后天识神,元神与识神本质都是球状精微物质能量流,但精微程度迥异.脑"元神"与心"识神"是体用关系、一隐一显,二者体用合一、互通无碍,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才能正常进行.道医学"心脑关系体用论"的临床价值主要表现在畅通心脑之间互通的道路、恢复心脑的体用生理本性两个方面.通过对张锡纯治疗"疯狂病"医案、刘一明"二黄丸"、孙思邈"磁朱丸"等方剂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此观点指导精神类疾病的临床诊疗简明实用,值得借鉴.

    道医学心脑关系体用,先天元神后天识神

    基于NF-κB通路探讨宣肺解痉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机制研究

    王峻游达王玉罗春梅李玉杰...
    476-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宣肺解痉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基于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通路探讨宣肺解痉方改善气道重塑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河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 68 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 μg)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宣肺解痉方中药汤剂,连续治疗30d后,比较 2 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迷你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 asthma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iniAQLQ)评分及肺功能、气道重塑血清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ACT与MiniAQLQ评分、肺功能指标、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nuclear factor-kappa-b inhibitor,IκB)α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临床症状评分、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 与NF-κB p65 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宣肺解痉方可以明显降低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血清中TGF-β1、MMP-9 表达,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降低气道炎症水平有关.

    宣肺解痉方支气管哮喘NF-κB通路气道重塑TGF-β1MMP-9

    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雯静尹建坤李萌李辉...
    479-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芪术肺纤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 40例2019 年 10 月1 日至 2021 年12 月 31 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及住院的IPF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乙酰半胱氨酸胶囊加百令胶囊,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芪术肺纤汤,治疗 3 个月后观察 2 组患者肺功能、6 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distance,6MWD)、静息状态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圣乔治呼吸问卷(the Sain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评分、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水平、高分辨CT(high-resolution ct,HRCT)半定量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predict value,DLCO%)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SGRQ总分、症状评分、疾病影响评分、血清KL-6和HRCT半定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分级和HRCT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性(r=0.849,P<0.01).结论 芪术肺纤汤能够延缓IPF患者的肺纤维化进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芪术肺纤汤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功能SGRQKL-6HRCT

    保肺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评价

    陈秋仪郭玉洁崔红生靳锐锋...
    484-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保肺康治疗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COPD-P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COPD-PI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治疗组予以中药保肺康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安慰剂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疗程共 3 个月.观察并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呼吸困难指数评分、急性加重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PaO2、CAT评分、mMRC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与CAT评分、mMR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FEV1%pred、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中药保肺康不仅可以显著改善 COPD-PIF 患者的主要症状(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咯痰、乏力),且能降低 CAT 评分、mMRC评分,改善患者氧合与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保肺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临床疗效

    胃复春对胃黏膜肠化生患者胃黏膜菌群的影响

    沈睿肖灵华召来陆斌...
    48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胃黏膜菌群探讨胃复春治疗胃癌前病变的功效机制.方法 临床招募37 例胃黏膜肠化生(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GIM)患者作为治疗组,胃复春治疗4 周,31 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胃黏膜菌群.结果 37 例GIM患者经胃复春治疗后,23 例患者肠化生未检出,5 例患者GIM等级下降,肠化生等级改善有效率 75.7%.与治疗前相比,GIM患者治疗后胃黏膜菌群丰富度指数(Ace,Chao,Observed OTUs)显著升高(P<0.01),但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无显著变化(P>0.05).线性判别分析发现,16 个胃黏膜菌属(Acinetobacter、Fusobacterium、Leptotrichia等)富集在胃复春治疗组,胃复春治疗增强4 个KEGG菌群预测功能(膜转运、ABC转运蛋白、脂类代谢、脂肪酸代谢).结论 胃复春治疗促进GIM患者胃菌群丰富度和脂质代谢功能,可能体现了胃复春活血化瘀功效机制.

    胃复春胃黏膜菌群肠化生等级

    生慧益智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王朋金轶梅嵘杨学青...
    495-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神志病"视角,探究生慧益智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AD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患者给予生慧益智汤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疗程6 个月.治疗前后采用AD认知评定量表(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和神经精神症状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 组患者ADAS-cog、N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PI在抑郁、焦虑、情感淡漠领域,2 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妄想、易激惹、睡眠/夜间行为异常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AD患者BPSD以抑郁、淡漠、易激惹、焦虑、睡眠/夜间行为异常、妄想为主,生慧益智汤联合多奈哌齐能整体改善认知功能、减轻上述BPSD症状.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阿尔茨海默病生慧益智汤精神行为症状交通心肾神志病

    阳痿针灸治疗思路的历史变迁

    张煜杨峰
    500-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系统梳理历代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发现早期更侧重于从"形"的角度,针对病位;其后更侧重于从"用"的角度,着眼于补肾壮阳;民国时期在西医东渐和日本针灸影响下,又转向重视"形",立足于神经生理学知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向传统中医理论回归的趋势下,采取"形用结合"的方法,对现代针灸临床教育影响深远.研究表明,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历史变迁的背后是基于中医理论对该病认识的几番转变.由此提示,在针灸学术的历代传承过程中,知识性内容存在演化变迁的特点,对于当下习以为常的表述与认知,更需要放宽视域,系统考察,深入辨析.

    阳痿针灸治疗思路历史变迁

    基于针药结合理论的"纳米药针"研发的实践与思考

    徐雯洁孟幻肖彧王鹏...
    507-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药结合"理论要点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同时使用药物和针灸两种治疗措施,达到疗疾治病的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治疗效果,诸多研究者以"针药结合"理论为指导,结合新型材料和工艺,不断研发药械组合的新型针灸工具.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应用于新型针具研发的热门材料之一.本文在系统进行"针药结合"理论溯源基础上,综合文献详细论述了纳米技术和材料与针灸相结合研发新型纳米针具的进展,并从纳米技术的选择和负载药物的选择两方面对"纳米药针"的研发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针药结合纳米药针中医外治药械组合

    基于"治中焦如衡"思想探析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申珮华鲁海汪洋王玉娟...
    510-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常见的癌前病变,发病机制不清,病程缠绵.西药采取对症治疗,而中医药养胃调胃治胃为一体.中医学认为,中焦为升降之枢纽,衡为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调为要.CAG病机和中焦失衡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纳运、升降、燥湿等方面的失衡.基于以上病机,本文探讨针药结合如何通过调衡指导治疗CAG,以求为临床治疗CAG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针药结合治中焦如衡培土补中疏肝和胃祛湿益胃

    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张艺馨张欣雨刘璐王雪飞...
    515-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贺氏三通针刺法联合静脉溶栓与普通针刺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独立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招募 60 名患者,随机分为贺氏三通组和常规针刺组,2 组患者都使用针刺联合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疗法.分别评估2 组患者溶栓前后及治疗 14d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BI)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同时密切观察溶栓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有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治疗14d时,贺氏三通组BI总分的变化值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溶栓后及治疗14d时,贺氏三通组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贺氏三通组出现出血转化等并发症3 例(占 10.00%),常规针刺组出现出血转化等并发症5 例(占 16.67%),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证型以气虚证、痰证和血瘀证为主.结论 针刺联合静脉溶栓治疗AIS有肯定的疗效,且在提高AIS患者独立完成日常活动能力方面,贺氏三通针刺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针刺静脉溶栓贺氏三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