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两种不同取血部位制备桂枝汤含药血清,探讨其抗炎作用差异.方法 取雄性SD大鼠按 10 倍临床剂量给药(桂枝汤汤剂生药 1 g/mL),取门静脉血、外周血含药血清,采用快速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rapid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RRLC-QQQ-MS/MS),建立桂枝汤汤剂、含药血清中8 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含量进行测定.取对数生长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3,bEnd.3)模型,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刺激,建立细胞炎症模型,使用bEnd.3 细胞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模型组外,设置桂枝汤汤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5%、2.5%、1.25%桂枝汤汤剂),门静脉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 20%、10%、5%门静脉含药血清)和外周血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含20%、10%、5%外周血含药血清),ELISA法测定细胞外液中的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E2 含量.结果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汤剂中芍药苷、芍药内酯、甘草苷、甘草酸比例相对较高,血清中肉桂酸、6-姜酚含量相对较高,较汤剂中新出现甘草次酸等代谢物.门静脉血清中以上 8 种化合物含量均高于外周血血清.5%桂枝汤汤剂中甘草酸含量为798.13 ng/mL,20%门静脉含药血清中甘草酸含量为316.22 ng/mL,20%外周血中甘草酸含量为481.17 ng/mL,药物中成分的含量在同一数量级.与模型组比较,将高、中、低剂量桂枝汤汤剂添加到bEnd.3 细胞培养体系中,高、中、低剂量桂枝汤组细胞外液中PGE2 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门静脉或外周血含药血清组细胞外液中PGE2 的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且门静脉血清的药效作用显著强于相同浓度的外周血血清(P<0.05).结论 桂枝汤汤剂经胃肠道给药后,门静脉含药血清相较外周血含药血清显示出更高的成分含量与抗炎作用.这一发现提示采用门静脉含药血清而非传统的外周血含药血清在中药方剂研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