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贺氏三通法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观察

    曾沁刘晓静刘音洪秋阳...
    1063-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贺氏三通法与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皮损情况、疱疹疼痛的改善情况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法 将6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分为观察组(予三通法)与对照组(予西药)各30例.三通法组分4个疗程治疗,每日1次,每3次为1个疗程,共12次,每次治疗予放血、火针、毫针,两两合治或单治,选穴为疱疹皮损区阿是穴,疱疹不同部位所支配的神经节段对应的夹脊穴.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片,共治疗14d.评价治疗前后的疱疹皮损情况(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每单次疗程治疗后(即在第4日、第7日、第10日、第13日记录)最痛时的NRS疼痛评分情况,治疗前后疱疹疼痛面积情况及1个月随访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自第1疗程,每个疗程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1个月后,观察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三通法可有效改善疱疹皮损情况,降低急性期疱疹疼痛程度,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贺氏三通法放血火针毫针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周玉张萍
    1067-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医联合组与单纯西药组各49例.单纯西药组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中西医联合组加用大黄牡丹汤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疾病活动改善评分、临床症状和肠黏膜病变评分、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水平.结果 2周疗程结束后,中西医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的75.51%(P<0.05);两组改良Mayo评分显著降低,且中西医联合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主要症状与肠黏膜病变评分显著降低,且中西医联合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ICAM-1与VCAM-1水平显著下降,且中西医联合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UC(大肠湿热证)患者的效果明显,能促进病情的控制,并下调血清ICAM-1与VCAM-1水平.

    溃疡性结肠炎大黄牡丹汤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大肠湿热证

    踝三针联合低温冲击镇痛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痛临床观察

    吕炤莹吴柏辉郑臣校曾远...
    1070-1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踝三针联合低温冲击镇痛疗法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8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予制动、抬高患肢、静滴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踝三针"毫针刺法联合低温冲击镇痛治疗.两组入院后第1日开始接受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侧踝-跟-踝周径差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皮纹征出现时间,记录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第4、7日肿胀缓解程度和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与前一次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纹征出现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运用踝三针联合低温冲击镇痛疗法对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痛有着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足踝肿胀程度,减轻疼痛,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跟骨骨折踝三针低温冲击镇痛疗法软组织肿痛

    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张壮周朝清于丽丽
    1073-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KOA)(湿热痹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1周和2周后,两组WOMAC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和静息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MMP-13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湿热痹阻证之KOA的临床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疼痛,下调血清IL-1 β、TNF-α、MMP-13水平.

    膝骨关节炎白虎加桂枝汤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基质金属蛋白酶-13湿热痹阻证

    菖蒲郁金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孙慧静陈凌黎斌
    1076-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菖蒲郁金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ACI)(痰热腑实证)患者的疗效以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ACI患者共62例,随机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根据相关诊治指南予常规内科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菖蒲郁金汤加味治疗.两组连续观察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害评分、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脑氧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明显减少,同时治疗组减少更显著(P<0.05);两组Barthel指数(BI)评分显著提高,同时治疗组提高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两组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血氧含量差、脑氧摄取率显著降低,同时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菖蒲郁金汤加味治疗ACI(痰热腑实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脑氧代谢.

    脑梗死痰热腑实证菖蒲郁金汤脑氧代谢

    促凝方治疗毒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观察

    朱弘海夏婷婷莫翠玲钟国坚...
    1079-1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促凝方在毒蛇咬伤所致凝血功能异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16例毒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另予促凝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1、3、6日肿胀程度、凝血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常规组中有1例脱落,联合组中有4例脱落;治疗第3、6日两组肿胀程度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治疗第3、6日肿胀程度等级分布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治疗第1日的凝血酶原时间以及治疗第3、6日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治疗第6日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治疗第3日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治疗第6日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毒蛇咬伤所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促凝方治疗能够促进肿胀缓解,改善凝血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毒蛇咬伤凝血功能中药促凝方

    四逆散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临床观察

    徐纪文刘晓艳吴硕
    1083-1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四逆散合失笑散加减联合西医对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AGML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四逆散合失笑散加减口服,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生长因子、炎性因子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脘疼痛、恶心反胃、嗳气及胸胁胀满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逆散合失笑散加减联合西药能够有效改善AGML患者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该方案能够降低AGML患者炎性因子表达,促进炎症病灶愈合,抑制炎症反应,继而促进胃黏膜屏障休息及胃功能恢复有关.

    急性胃黏膜病变四逆散失笑散临床疗效

    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治疫经验探析

    王居义汪居安吴文清
    1086-1089,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读近代治疫名家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中的疫病医案,探究其治疫经验、思想和特色.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共论疫病20种,载治疫方77首,15首为余氏创方,以"新订"二字命名.余氏治疫能融合寒温、多法并举,喜用浮萍、善用鲜药,疫病外治、针药并施,疗效确切,多有治验.余氏治疫,择药多顾贫寒,如实记录医案,医德医风高尚.余氏治疫经验,对中医疫病临床诊疗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疫病余奉仙《医方经验汇编》学术思想

    吴谦《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惊风治法初探

    姚灿陈军涛单海军
    1090-1092,1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惊风为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之一,"心藏神,心病故主惊也;肝属木,肝病故主风也".吴谦认为惊风多由于心肝有热,久用寒凉或是土虚木旺,其在《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卷五十一中有具体论述:认为小儿急惊风多见心肝火旺、热极生风,治宜清肝热、镇肝风,但避免过用寒凉之药损伤脾胃.脾肾阳虚可致慢惊风、慢脾风;慢惊风治在温脾肾、培元气;慢脾风速在补脾土、回阳气.

    急惊风慢惊风慢脾风儿童《医宗金鉴》治法

    吴勉华教授从"瘀热"辨治放射性咽喉炎经验

    郭倩蓉余豹祝金标李文婷...
    1093-1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勉华教授认为放射线属"火毒"之邪,其致病具有灼伤、迟发、损络、伤阴、耗气、缠绵的特性.放射性咽喉炎是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常见的副反应,其基本病机为瘀热互结、咽喉不利、耗气伤阴.治疗上,吴教授以凉血散瘀、益气养阴为大法,提倡未病先防,祛除致病因素;对于已经损伤者则需既病防变,防止放射性纤维化的产生.这些学术思想可为理论探讨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放射性咽喉炎瘀热病机凉血散瘀名医经验吴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