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肠组方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孙月红何新颖胡婷婷梁伟...
    1251-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安肠组方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治疗放射性肠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宫颈癌放疗导致RE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安肠组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会组(RTOG)、维也纳直肠镜(VAS)评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IL-8、IL-10水平.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RTOG分级为0级、Ⅰ级占比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IBDQ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低于治疗前,IL-2、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IBDQ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低于常规组,IL-2、IL-10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安肠组方保留灌肠联合益生菌治疗RE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放射性肠炎保留灌肠安肠组方益生菌临床疗效

    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的临床观察

    刘燕婷吴迪王占琴武辉...
    1254-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复方氟米松软膏轻涂病灶局部.观察组加服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两组病例连续观察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湿疹严重度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热浸淫证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7%,高于对照组的67.35%(P<0.05).两组EASI和VAS评分均降低,同时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1周、2周后,两组病例湿热浸淫证评分明显下调,同时观察组病例在治疗后同时点下调更显著(P<0.05).两组血清TNF-α、IL-4、IL-6水平明显下调,同时观察组病例下调更为显著(P<0.05).结论 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急性湿疹(湿热浸淫证)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瘙痒,改善中医证候,抑制炎症反应.

    湿疹升阳益胃汤湿热浸淫证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孙静陈启兰刘昭
    1257-1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疗效.方法 94例A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西医疗法,观察组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对比两组疗效、比较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乳酸(Lac)、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值.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高于对照组的72.34%(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Lac值降低,且观察组NT-proBNP、Lac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值增加,且观察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R值降低,SaO2值增加,但组间HR、R、SaO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治疗AHF,能显著促进心功能及病情恢复,疗效好.

    急性心力衰竭参附注射液西医疗法

    血府逐瘀汤联合血液净化对中重度ARDS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影响

    陈海燕李凤玲景瑶艾萌...
    1260-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01例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PaO2、SaO2、PO2FiO2较前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VEGF、TNF-α、hs-CRP、MAP、CI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更低(P<0.05);两组APACHE Ⅱ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更短、病死率更低(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中重度ARDS有较高的疗效,其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预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府逐瘀汤血液净化炎症因子

    呃逆源流考

    刘庆括刘文丽相国涵董金燕...
    1263-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呃逆发病急骤,病因病机复杂,病情一般较轻,若病重者出现呃逆,多提示预后不良.通过查阅历代中医著作中关于呃逆的论述,本文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探讨呃逆的历史沿革,以期对现代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呃逆源流考文献研究

    霍乱证治考析

    苏金峰李富震姜德友
    1267-1268,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霍乱以临床特征得名.历代医家出于"司外揣内""审证求因"等中医思维习惯,对于表现为"挥霍缭乱"特点的病症,多归为"霍乱"范畴进行论述.文章考察历代中医相关文献,发现霍乱有真霍乱、类霍乱之分,病因病机有寒热之辨、干湿之别以及亡阴损阳之变,论治又有温中散寒燥湿、清热化湿解暑、回阳固脱、理气解郁诸法,不乏化瘀以助回阳、解毒理血辟秽等治疗创见,对于诊治现代临床常见的急性胃肠炎、功能性胃肠病、肠梗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肾功能衰竭以及应激性吐泻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者切莫忽视.

    霍乱病名病因病机治疗

    严继林教授辨治阳虚四法简介

    李垚胡正进廖冠宇丁喆...
    1270-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严继林教授是戴氏经方医学流派首席传承人.严教授在接受学院和师承双重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证与思考,发展和延伸了戴氏流派的学术特色,认为"保阳气"为临证第一要义,力倡阳气在临证时的重要性和决定性,针对阳虚提出"固阳""回阳""达阳"及"和阳"四法,驭繁就简,根据病机证候,临证时可单独运用,亦可合并运用.本文介绍了相应的方药以及附子的使用剂量,较有特色,运用得当,可以赅尽阳虚之治.

    阳虚固阳回阳达阳和阳名医经验严继林戴氏流派

    张宪忠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

    刘高婵焦静高磊隋晓琳...
    1275-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宪忠主任中医师善于治疗脑系疾病,对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有丰富经验,并指出该病与脏腑相关,气机失常痰瘀为患.在治疗中重点在于调节脏腑功能,以恢复气机升降,化痰祛瘀,同时重视补肾生髓,以养脑开窍,并配合针刺疗法以助吞咽功能的恢复.

    吞咽障碍脏腑气机升降名医经验张宪忠

    刘小虹教授基于六经皆有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临证撷菁

    雷雅涵徐铭芝刘鸿源谢琳...
    1278-1280,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小虹教授运用"六经皆有表证"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认为在六经辨证体系下表证呈现3种情况,一是六经表里应是相对而言;二是以太阳合病并病他经形式出现;三是三阴病中阳气来复时出现表证.刘教授在这3个方面总结社区获得性肺炎时出现发热的诊疗方法,并运用经方随证加减药物,取得了满意疗效,为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

    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热六经表证名医经验刘小虹

    奚肇庆教授基于仲景痰饮"摇动"性特点辨治癫痫持续状态临证经验

    袁思成芮庆林蔡蕊王一如...
    1281-1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奚肇庆教授通过多年阅读分析仲景学说中关于痰饮的"摇动"病变特点及相关遣方用药,结合癫痫持续状态的相关疾病特点,主张在临床诊治时以仲景"痰饮"学说为基础,以化痰饮浊邪为核心,以伏痰伏饮为目标,以托透法为纲,配合脾肾肝三脏的调治来进行癫痫持续状态的中医药辨治.现将奚教授临证经验分析整理成文,并附验案以求指正.

    痰饮癫痫持续状态痫证《伤寒论》《金匮要略》名医经验奚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