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壮医药熨结合壮医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骶髂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邓媛媛唐广军韦晓春陈海莲...
    1633-1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壮医药熨结合壮医综合护理干预治疗骶髂关节炎(SA)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SA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壮医药熨结合壮医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口服艾瑞昔布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4例受试者,其中失访8例,自动退出6例,最终完成随访50例,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两组的治疗方案对SA均有良好疗效,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对SA均有效;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3个月后VAS评分、ODI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壮医药熨结合壮医综合护理干预治疗SA,整体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腰骶部疼痛,提高腰骶椎活动度及功能,纠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骶髂关节炎壮医药熨壮医综合护理临床研究

    毒蜂蜇伤患者血清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屈阳朱定海
    1636-1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38例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由3名中医师讨论确定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与中医复合证候,并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医证候与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毒蜂蜇伤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为:毒证>风证>内火>瘀血>痰湿,中医复合证候分布为:火毒证>风毒证>痰瘀互结证,风毒证与火毒证患者的病程显著短于痰瘀互结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比例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毒证、火毒证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LDH)、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酐(Scr)水平显著高于痰瘀互结证(P<0.05),火毒证的降钙素原(PCT)、尿素(BUN)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痰瘀互结证(P<0.05),痰瘀互结证的纤维蛋白原(FIB)、D2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风毒证与火毒证(P<0.05).结论 毒蜂蜇伤患者的血清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候间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辨证论治中可参考血清指标水平.

    毒蜂蜇伤中医证候血清相关性

    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聂伟郑彩霞丁金玲汪严...
    1640-1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痰浊阻肺、肾不纳气证)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 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肾降肺平喘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状积分并观察两组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合指数(PO2/FiO2)、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失败率、入住ICU时间等指标及治疗期间腹胀、纳差、不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中医主症状积分、动脉血气PCO2、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下降,血气分析PO2、PO2/FiO2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使用呼吸机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撤机失败率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治疗期间腹胀、纳差、不寐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62%,低于对照组的40.62%(P<0.05).结论 纳肾降肺平喘汤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痰浊阻肺、肾不纳气证),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氧合指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安全性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浊阻肺肾不纳气氧合指数临床观察

    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浩涛赵贝贝金远林叶宇旋...
    1643-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祛瘀生新针法在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头皮针法+祛瘀生新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大脑前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血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MA评分、MMSE评分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祛瘀生新针法在ACI溶栓后早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利于患者预后.

    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祛瘀生新针法溶栓治疗

    明代医家万全论治痢疾探析

    邱雨王亚萍莫清莲
    1647-1649,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明代著名儿科及养生学家万全《保命歌括》《万氏女科》《育婴家秘》等著作中有关痢疾的论治以及医案,认为万全辨治痢疾,融会了《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的精髓,提出痢疾的病因为火邪与湿邪,并根据正邪相争的情况将痢疾分为3类:实热证、虚寒证、虚实夹杂证,还以此为依据提出需结合水、火、气、血的运行情况辨治用药的原则.文章对此进行深刻剖析,以期为痢疾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痢疾万全辨治用药

    郭利平教授从虚、痰、瘀、毒论治胸痹经验

    陈磊乔夕黎明修
    1650-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利平教授认为,胸痹多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虚为多见,标实主要体现在痰浊、瘀血、热毒等方面.治疗上提倡本虚以益气固本为主,先后天同调;标实以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清热解毒三法兼顾,并随胸痹患者表现出的证候变化灵活进行补虚泻实的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胸痹气虚痰瘀毒兼顾名医经验郭利平

    国医大师卢芳论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俞婷婷钱涛铭邹国良郑雨萌...
    1654-1656,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医大师卢芳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以正虚为本,痰瘀所致斑块为标,瘀血为标证之首,化瘀之法当贯穿始终,化瘀不仅活血,应知常达变,并提出活血化瘀三原则.治疗尤重调理气血,痰瘀并治,根据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辨证论治,总体当治以补气养心、活血通脉、行气化痰、补肾益精兼以降脂,临证擅用保元汤、枳实薤白桂枝汤合丹参饮化裁.卢师秉持中西医合参理念,善用补肾益精之法,主张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重视形神合一,妙用安神定志之法,展示了中医治疗冠心病的辨证思维和用药特点.

    冠心病保元汤丹参饮枳实薤白桂枝汤活血化瘀三原则国医大师卢芳

    国医大师皮持衡从伏邪论治尿酸性肾病的经验

    谢麒李福生曾雯萱黄开梦...
    1657-1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酸性肾病一般多从脾肾两虚、湿浊内蕴、瘀血阻络论治,临床疗效欠佳.国医大师皮持衡教授立足于数十年的临床经验,通过实践发现从伏邪论治本病甚效,提出了"病位分经脉脏腑"等证治思路,重视分期辨治,善用藤类药、搜风药及交替疗法,对本病辨证论治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尿酸性肾病伏邪皮持衡国医大师

    王阶教授从肾虚血瘀论治冠心病经验

    陈寅萤王阶
    1661-1664,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阶教授认为,冠心病发病机制以肾虚血瘀为主,当从补肾活血论治.王教授临床运用自拟补肾活血方辨证治疗冠心病肾虚血瘀证,其组方由丹参、川芎、三七、肉苁蓉和巴戟天等主要中药组成,共奏活血化瘀、补肾固本、通补兼施、协同增效之功.再根据患者不同症状和体征,证候要素组合叠加情况,结合现代理化指标,随证候要素、随病症灵活加减配伍用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疗效确切.

    冠心病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方名医经验王阶

    中医原创思维与中医研究生急危重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郑烈时永全段盛蕾王勇刚...
    1665-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重点是重视中医研究生原创思维的教育,尤其是提高中医研究生急危重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事业越加重视,加上研究生不断扩招,在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即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乃是中医教育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提高研究生运用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原创思维能力则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保证临床疗效的重要前提.

    中医原创思维中医研究生急危重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