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对青少年低度近视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2年1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青少年低度近视患儿130例(26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130只眼).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框架眼镜矫正,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干预,包括耳穴压丸、梅花针、眼部刮痧及个性化健康教育,每周2次,连续干预3个月.干预前及干预后分别填写《中小学生近视一般状况调查问卷》,观察患者用眼健康行为变化,采用近视疾病相关知识及预防保健知识答题评估近视知识掌握程度,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和屈光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用眼健康行为:观察组干预后的每日户外活动时间高于对照组(t=3.018,P=0.003),每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t=2.822,P=0.006)、每日持续近距离读写的时间(t=2.648,P=0.009)、每周课外学习时间低于对照组(t=2.093,P=0.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近视知识掌握程度:2组干预后近视知识答题得分均较干预前升高(t对照组=5.576、t观察组=11.626,均P=0.000),干预后2组比较,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t=4.35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裸眼视力:对照组干预后裸眼视力较干预前降低(t=3.310,P=0.001),观察组干预后裸眼视力较干预前升高(t= 5.118,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比较,观察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t= 5.10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屈光度:对照组干预后屈光度较本组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6,P=0.000),观察组干预后屈光度较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比较,观察组屈光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2,P= 0.037).结论 耳穴压丸、梅花针、眼部刮痧及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中医护理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青少年低度近视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