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职业医学
中国职业医学

黄汉林

双月刊

2095-2619

zgzyyx@21cn.com,zgzyyx@gdoh.org

020-84197595

510300

广州市新港西路海康街68号

中国职业医学/Journal China Occupational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 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华南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为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规范优秀杂志。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欢迎踊跃投搞、订阅。本刊主要报道我国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科研成果;新的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监督与管理经验;职业病诊断、治疗及中毒急救、有关病例分析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述性文章;与职业有关病伤或新危害因素的调查和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职业性噪声与重金属单独与联合接触致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李采霞吴康勇任毅贤林彬...
    172-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性噪声和重金属是工作场所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性噪声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除可导致噪声性听力损失外,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在工作过程中接触铅、锰、镉等常见重金属与工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噪声与重金属联合接触普遍存在于工作场所中;目前对职业性噪声接触联合铅或锰对工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存在不全面、不系统,认知功能障碍的测量工具不一致导致缺乏可比性,以及尚不能确定有关职业接触与工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等问题.因此,研究噪声与常见重金属联合接触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对工人的职业健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统一认知功能障碍测量工具,开展系统、全面的关于职业性噪声与铅、锰、镉等重金属单独或联合接触对工人认知功能障碍影响、机制和联合作用方式与效应等方面的研究,以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

    噪声重金属联合作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基于16s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粉尘接触与煤矿工人咽部菌群变化关联性

    张薛纯王袁何海兰沈福海...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煤矿粉尘接触人群咽部菌群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从事职业性粉尘接触工作20年以上的8名煤矿工人为接尘组,以工作中不接触粉尘的4名煤矿工人为对照组.采用咽拭子采集2组人群的咽拭子,提取咽部菌群,采用16s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菌群的多样性、菌群丰度和均匀度.结果 对照组人群的咽部菌群组成的操作分类单元有254个,较接尘组多210个.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人群咽部菌落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PD-tree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降低(P值均<0.01).在门水平上,接尘组人群咽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比较,接尘组人群咽部普氏菌属、奈瑟菌属和单胞菌属等丰度均增高(P值均<0.05),乳杆菌属丰度降低(P值<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属、梭杆菌属和罗氏菌属对接尘工人咽部菌群失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均为1.00+0.00.结论 煤矿粉尘接触人群咽部菌群物种多样性和菌群均匀度均降低,可能与煤尘的持续吸入扰乱了人体咽部的微生物环境有关.

    粉尘煤矿工人咽部菌群16sRNA高通量测序

    有机溶剂接触工人半面罩适合性检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黄启帆张颖茵李泽鹏钟喜...
    18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有机溶剂接触人群佩戴半面罩呼吸器的适合性检验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择84名有机溶剂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在其佩戴好半面罩呼吸器后采用呼吸防护用品定量适合性检验测试仪进行定量适合性测试,并测量研究对象的11项颜面指标.结果 研究对象适合性检验通过率为71.4%(60/84);进行弯腰动作时的通过率最低,为63.1%(53/84).适合性检验通过组人群头宽、额最小宽、面长、鼻长、鼻深、头围和头长尺寸均大于未通过组(P值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面宽均为适合性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其中,女性工人较男性工人通过适合性检验的概率更低,面宽越大者通过适合性检验的概率越低.结论 大幅度动作可能会导致有机溶剂接触工人佩戴半面罩呼吸器的密合性降低.企业为有机溶剂接触工人提供半面罩呼吸器时,需重点关注女性和面宽较大者的佩戴适合情况.

    有机溶剂半面罩呼吸器适合性检验影响因素

    噪声作业工人护听器防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泽鹏钟喜黄启帆张颖茵...
    188-192,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工人佩戴护听器的防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329名职业性噪声接触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护听器使用情况问卷调查和个体适合性检验,并对个人声衰减值(PAR)不通过基线标准者进行干预.结果 研究对象基线PAR的中位数(M)和第25、75百分位数为17.0(5.0,22.5)dB;男性、年龄25~<35岁、工龄5~<15年、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佩戴护听器时间5~<15年、知晓正确佩戴护听器方式、工作时正确佩戴护听器的工人基线PAR均相对较高(P值均<0.01).研究对象基线PAR不通过率为32.8%;汽车制造企业工人的基线PAR不通过率分别低于塑胶企业和纺织企业工人(9.2%vs 43.6%,9.2%vs 50.0%,P值均<0.01).108名基线PAR不通过人员干预后PAR的M高于干预前(22.0 vs 1.0 dB,P<0.01).研究对象的护听器正确佩戴方式知晓率、工作时佩戴护听器正确率、接受正确佩戴护听器培训率分别为88.1%、84.8%和86.6%;汽车制造企业和塑胶企业工人护听器正确佩戴方式知晓率、工作时佩戴护听器正确率、接受正确佩戴护听器培训率均高于纺织企业工人(P值均<0.01).结论 噪声作业工人性别、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佩戴护听器时间和是否知晓并正确佩戴护听器等均是护听器防护效果的影响因素.

    噪声护听器个人声衰减值适合性检验防护效果影响因素

    尘肺病病情评估指标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郭璐寒冯贞贞孙雪鸽姚嘉珩...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职业性尘肺病(以下简称"尘肺病")病情评估指标的研究现状.方法 以中国期刊全 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收集国内外尘肺病病情评估指标研究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病情评估指标分析.结果 共纳入尘肺病病情评估指标相关文献88篇,文献总体评价为好、中等、差者分别占18.18%、69.32%和12.50%.其中,每篇文献报告的样本量中位数为86例;81.82%文献报告了尘肺病期别;80.68%文献报告了尘肺病病种,以单纯的矽肺和煤工尘肺多见,涉及报告2种及以上尘肺病病种的文献仅有12篇.88篇文献共报告4大类122种病情评估指标,包括理化检测指标99种、影像学指标10种、症状体征指标6种和其他指标7种.76.14%的文献仅使用单一的病情评估指标对尘肺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判,23.86%的文献联合多种病情评估指标.仅有5.68%的文献针对不同期别的尘肺病患者选择特定的病情评估指标.结论 尘肺病病情评估相关研究文献质量较低,病情评估指标的适用性较差,且指标的联合使用较混乱.

    尘肺病病情评估指标严重程度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学

    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段丹萍白树真刘颖茵白卢皙...
    199-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 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即中国知网)为检索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英文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有效文献327篇,包括英文216篇,中文111篇.(1)英文文献历年发文量波动较大,无明显的持续增长或下降趋势;共有45个国家和地区359家研究机构的作者在97种英文期刊上发表了英文相关文献,涉及226项基金的281次资助;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分别有81、46和43篇;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血液毒性、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等基因层面的机制研究.(2)中文文献发文量在2012年后逐渐增加,2017年出现明显的增长峰值;有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27家研究机构的作者在51种中文期刊发表了中文相关文献,涉及78项基金的154次资助;中文文献偏向苯所致血液毒性和职业健康损害方面的研究.结论 低水平职业性苯接触的研究以中国、美国和意大利居多,主要集中于血液毒性方面研究.追踪国际研究方向与热点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低水平职业接触文献计量学分析

    汽车制造厂男性员工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与加班的关联性

    姚岩李洲梅勇冉宴立...
    205-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班对汽车制造业男性员工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法,选择某汽车制造厂工龄≥1年的1 731名男性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肌肉骨骼疾患调查表》调查其肌肉骨骼疾患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加班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1:1比例对2组人群进行匹配,成功匹配573对;比较2组人群身体各部位WMSDs患病率.结果 研究对象加班率为34.2%,WMSDs患病率为57.1%.加班使研究对象颈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踝/足部和全身罹患WMSDs的风险增加(P值均<0.05),相应的比值比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3(1.10~1.85)、1.38(1.06~1.80)、1.42(1.07~1.89)、1.28(1.01~1.62)、1.37(1.01~1.87)和 1.49(1.17~1.89),而加班与研究对象罹患肘部、手/腕部、髋部、膝部WMSDs的风险无关联(P值均>0.05).结论 加班使汽车制造业男性员工颈部、肩部、上背部、下背部、踝/足部和全身罹患WMSDs的风险增加.企业应改善劳动组织、减少加班,以保护劳动者健康.

    加班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倾向性评分匹配汽车制造关联性

    针刺加督灸治疗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效果观察

    郑莹赖丽丽邓小峰樊春月...
    210-213,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针刺加督灸(ADM)对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和免疫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7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ADM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升白细胞、对症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ADM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ADM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5周.采集2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血,检测细胞计数和血清免疫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免疫球蛋白(Ig)A、IgM、Ig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改善(P值均<0.05),且治疗后ADM组患者白细胞计数、IgA、IgM、IgG、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ADM治疗可提高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减少症)患者周围血白细胞水平和体内血清免疫因子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可临床推广.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减少症针刺督灸血清免疫因子白细胞计数

    尘肺病康复站患者康复治疗效果评价

    韩宜成杨倩左书瑞李雪丹...
    214-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尘肺病患者经尘肺病康复站个性化肺康复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家尘肺病康复站42例尘肺病患者,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分析康复效果.结果 尘肺病患者康复治疗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呼吸肌最大吸气压、呼吸肌最大呼气压、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均高于康复治疗前(P值均<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得分低于康复治疗前(P<0.05).尘肺病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呼吸困难、Borg评分、平衡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营养水平的得分和体质量指数、血氧饱和度、心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尘肺病康复站个性化肺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尘肺病患者的呼吸肌肌力与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尘肺病康复站康复治疗康复效果肺功能生活质量

    昆山市2016-2021年工伤医疗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韩云吕军陈媛婧陈刚...
    219-22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昆山市工伤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昆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江苏人社一体化经办平台"收集2016-2021年昆山市工伤事故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工伤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昆山市2016-2021年人均工伤医疗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 025.6(7 199.1)元.0.50分位数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职工工伤医疗费用高于女性(P<0.01);≥46岁组职工工伤医疗费用高于16~<26岁组(P<0.01);老职工工伤医疗费用低于新职工(P<0.01);第三、四、五、六大类风险行业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均高于第一大类风险行业(P值均<0.05);下肢、头颈部、躯干、多部位受伤类工伤医疗费用均低于上肢工伤(P值均<0.01);死亡、5~6级、7~10级、未达级与未定级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均低于1~4级工伤(P值均<0.01);烫伤/烧伤/灼伤类工伤医疗费用高于割伤/擦伤/刺伤工伤(P<0.01).结论 年龄、性别和受伤部位等因素均可影响职工工伤医疗费用.应进一步加强对男性、新入职、第三至六类风险行业、46岁及以上高龄职工等人群的工伤预防;同时预防职工发生烫伤、烧伤、灼伤,上肢受伤,高伤残等级类型的工伤伤害,减轻职工与社会的经济负担.

    工伤事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工伤预防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