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叶祖光

月刊

1005-5304

Lxx@mail.cintcm.ac.cn

010-52368387;64058131;64014411-3278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学术期刊,被评为“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于行业报道的前沿,关注相关的政策动态、重大课题的进展及中医药研究状况,及时分析报道国内外传统医药学的新政策、新动态、新进展、新成果、新技术、新疗法、新思维、新市场,以实用为目的,将临床、科研、管理、生产开发、市场营销、教学等各部门紧密地结合起来,是行业各界在新形势下获取信息、把握机遇、寻求合作、走向成功的重要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连翘的潜在地理分布

    万广珍申亮郭延秀晋玲...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方法 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3种环境因子的空间数据和连翘的实际地理分布信息,模拟当前及未来不同时段我国连翘潜在生境适宜性空间分布并进行等级划分;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评估制约现代气候条件下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 MaxEnt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可信度高.当前气候条件下连翘的潜在适宜生境面积约为325.86×104 km2,分布范围较为广泛,高适宜区主要位于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面积约为66.53×104 km2;中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中部、云南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宁夏中部、甘肃中部、四川东北部等地,面积约为95.22×104 km2;低适宜区主要位于云南中部、四川南部及东部、辽宁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东部及南部、甘肃中部以及山东西北部等地,面积约为164.11×104 km2.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度(52.4%)、最暖季度降水量(6.9%)、坡度(5.7%)和昼夜温差月均值(5.7%),累积贡献率达70.7%,其中,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连翘潜在地理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未来时段内,SSP1-2.6情景下连翘的总适宜生境面积有所减少,而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总适宜生境面积呈增加趋势,说明气候变化有利于连翘生长.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连翘的资源保护和区划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连翘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地理分布气候变化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余甘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李敏李欣杨成梓吴爱琴...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预测余甘子的全国适宜性分布区,为其规范化种植和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余甘子在中国的218个地理分布记录,结合55个环境因子,应用MaxEnt模型研究影响余甘子适宜性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结合ArcGIS软件预测余甘子全国潜在适生分布区.结果 本研究模型预测结果较好,可信度高(AUC>0.9),影响余甘子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为3月平均温度、12月平均温度、1月平均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4月平均温度、5月平均温度、年平均温度、年均温变化范围、最冷季平均温度共9项;余甘子高度适生区包括云南中部、广西南部和北部、广东西南部和东南部、海南东北部和西南部、福建东南部.结论 本研究预测的余甘子分布区域与实际情况大致相同,可为余甘子规范化栽培及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提供参考.

    余甘子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因子适宜性分布

    关于中西医结合数据处理的思考

    杨寅崔蒙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种新的医学模式,近几十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并积累了大量中西医结合数据.探讨中西医结合数据处理问题对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意义重大.本文从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中西医结合数据的关联特点、中西医结合数据处理的研究探索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缘由、中医与西医数据间呈弱关联相关关系,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术语系统分类框架、中西医结合本体、中西医结合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西医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等具体领域的中西医结合数据处理.

    中西医结合医学数据处理临床术语本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基于VOSviewer和CiteSpace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冯天笑黄湘龙霍路遥符碧峰...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梳理和总结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脉络、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及可行性建议.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建库至2020年12月4日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文献,分析纳入文献年度发文量、高频被引文献,采用VOSviewer1.6.15和CiteSpace5.7.R2生成相关文献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的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244篇,该领域研究自1982年开展并逐渐受到重视.涉及作者684名,其中核心作者13名,主要形成以朱立国、王平、詹红生、林定坤、孙武权为代表的5个作者集群;涉及研究机构544所,主要研究机构有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等;涉及关键词730个,形成16个具有代表性的聚类.结论 目前中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热点集中于不同手法或联用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研究,手法量化、效应机制及循证评价是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VOSviewer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大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整合分析

    郑飘陈博威宁迪敏肖唯...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大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的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探讨其抗肝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GEO、miRDB、miRTarBase、TargetScan数据库获取大柴胡汤的活性成分、预测靶点及肝细胞癌的差异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微小RNA(miRNAs)和mRNAs,通过R语言和Perl软件筛选大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的关键lncRNAs、miRNAs、mRNAs.采用Cytoscape3.7.0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并予分子对接验证,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得到大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的97个有效成分和42个靶点,构建了由19个关键lncRNAs、23个关键miRNAs和42个关键mRNAs组成的ln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些靶基因参与了肿瘤的生存、凋亡、自噬、氧化应激、蛋白激酶等生物学过程,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 大柴胡汤治疗肝细胞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特点,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

    肝细胞癌大柴胡汤转录网络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马小淋李昌桂徐皓汪凯...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 收集并整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年1月1日-2020年10月15日中医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文献,构建方药规范化数据库,对药物及其药性、药味、归经进行频次统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研究用药规律.结果 共纳入96篇文献,涉及176首方剂.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虚证;共使用药物293味;频次≥30的药物21味,包括当归、生地黄、黄芪、白花蛇舌草、青黛等;用药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二项关联14条,三项关联25条;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组合.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采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补益气血等法遣方用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医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

    补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行性变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

    尹逊路金哲峰冯敏山朱立国...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椎间盘退行性变(IDD)大鼠髓核细胞焦亡的影响,探讨其延缓IDD的机制.方法 采用脊柱动静力失衡法构建IDD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造模3 d后开始给药,中药组每日予补肾活血方(5.94 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大鼠髓核细胞数量、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髓核组织Ⅱ型胶原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髓核组织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髓核细胞显著减少,髓核组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有瘢痕组织形成;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髓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髓核组织炎性浸润及瘢痕组织明显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髓核组织Ⅱ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髓核组织Ⅱ型胶原表达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髓核组织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髓核组织Caspase-1、NLRP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通过下调NLRP3及Caspase-1表达、抑制髓核细胞焦亡、促进Ⅱ型胶原表达等途径发挥延缓IDD进程的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行性变髓核细胞细胞焦亡大鼠

    蟾毒灵抑制肝癌干细胞lncRNAs分子筛选研究

    王海永张晨月李佳部帅...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蟾毒灵对肝癌干细胞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利用无血清悬浮培养技术富集肝癌干细胞球,分子生物实验检测肿瘤干细胞标记物CD133、CD44和上皮特异性抗原(ESA)表达,测序技术筛选蟾毒灵干预肝癌干细胞后lncRNAs分子的差异表达.结果 通过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成功富集肝癌干细胞球,进一步发现蟾毒灵可抑制肝癌干细胞球的形成;蟾毒灵能显著抑制肝癌干细胞标记物CD133、CD44和ESA表达;测序结果显示,蟾毒灵可引起肝癌干细胞lncRNAs分子的差异表达.结论 蟾毒灵具有抑制肝癌干细胞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lncRNAs分子有关.

    蟾毒灵肝癌干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益心泰醇提物对阿霉素致慢性心力衰竭兔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雷洋罗莉郭志华魏佳明...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心泰醇提物对阿霉素致慢性心力衰竭(CHF)兔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阿霉素耳缘静脉注射建立CHF兔模型,将成模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沙坦钾组(2.73 mg/kg)及益心泰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1.77、3.54、7.08 g/kg),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1次/d,连续4周.超声心动仪检测兔左室射血分数(LVEF);ELISA检测兔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TUNEL染色法检测兔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兔心肌组织Bax、Bcl-2、转化生子因子β1(TGF-β1)、Smad3、Ⅰ型胶原(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Ⅲ)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LVEF明显降低(P<0.01),血清NT-proBNP、AngⅡ含量明显增加(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心肌组织Bax、TGF-β1、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心泰醇提物各剂量组兔LVEF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AngⅡ含量明显减少(P<0.05,P<0.01),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心肌组织Bax、TGF-β1、Smad3、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其中益心泰醇提物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益心泰醇提物可能通过调节TGF-β1/Smad3信号通路,改善兔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治疗CHF作用.

    益心泰醇提物慢性心力衰竭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TGF-β1/Smad3

    扶正抗癌方通过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途径抑制95D细胞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龙妹廖桂雅吴万垠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扶正抗癌方预处理的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95D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探讨其经外泌体途径抑制95D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佛波酯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THP-1为巨噬细胞(Mφ组),利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L)-4、重组人IL-13诱导THP-1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Mφ+IL-4+IL-13组),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差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标志物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CD63)和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蛋白表达;设置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组(M2-exo组)和经扶正抗癌方(1.5 mg/mL)预处理24 h的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组(FZKA-M2-exo组),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95D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1)、E-钙黏素(E-cadherin)、N-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Mφ组比较,Mφ+IL-4+IL-13组CD206和TGF-β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P<0.01),iNOS表达显著降低(P<0.01).提取外泌体后,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膜性微囊泡结构物,且外泌体标志物CD63和TSG101蛋白表达均升高.与M2-exo组比较,FZKA-M2-exo组穿过Transwell小室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光密度显著降低(P<0.01),划痕24 h后,划痕宽度明显增加(P<0.01),ZEB1、N-cadherin和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扶正抗癌方可通过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途径抑制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进程,进而抑制95D细胞转移.

    扶正抗癌方细胞转移巨噬细胞外泌体上皮-间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