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钱子水提物改善Ⅱ型胶原诱导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骨破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昕卓苏晓慧康世奇袁蓓...
    1421-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考察马钱子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Strychni Semen,SA)对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type Ⅱ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骨破坏的作用机制。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A低、中、高剂量组(2。85、5。70、11。40 mg·kg-1),甲氨蝶呤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制备CIA模型。二次免疫后,SA低、中、高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SA,每日 1 次,甲氨蝶呤组每 3 d给药1 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3%羟甲基纤维素钠(CMC-Na),连续28 d。每3 d进行关节炎临床评分。采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评价骨破坏。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以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评价CI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破骨细胞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SA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CIA大鼠炎症关节的红、肿和关节畸形,降低临床评分,抑制滑膜炎症、血管翳、软骨侵蚀和骨破坏,并减少骨组织中TRAP阳性细胞数;Micro-CT结果显示SA能够升高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并降低骨表面体积比和骨小梁分离度。SA各剂量均能不同程度下调IL-1β、p-JNK、p-ERK、p-p38、PI3K、p-Akt蛋白表达水平。综上,SA能够改善CIA大鼠的疾病严重程度,减轻关节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具有骨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PI3K/Akt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有关。

    马钱子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骨破坏

    基于TLR4/TNF-α/MMP-9信号通路研究马钱子水提物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疼痛的作用机制

    黄荷兰苏晓慧康世奇戚明珠...
    1429-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Toll样受体 4(Toll-like receptors 4,TLR4)/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信号通路探索马钱子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Strychni Semen,SA)改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疼痛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TCMID、ETCM等数据库以及相关文献查找马钱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借助TargetNet和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查找马钱子化学成分的主要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TTD等数据库获取RA和疼痛的主要靶点;Venny 2。1。0 平台获取三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和Cytoscape 3。6。1 软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随后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最后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type Ⅱ 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up-down法和丙酮法检测大鼠机械痛敏及冷痛敏反应,评价SA对CIA大鼠的镇痛作用;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评价CI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关键靶点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关键靶点mRNA的表达水平。网络预测结果表明,马钱子可能通过作用于TLR4/TNF-α/MMP-9信号通路发挥镇痛作用。进一步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A主要活性成分马钱子碱与TLR4、TNF-α、MMP-9蛋白受体均有较强结合能力。实验验证结果显示,SA对CIA大鼠的机械刺激痛敏及丙酮刺激冷痛敏反应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P<0。05,P<0。01),且可显著降低CIA大鼠关节组织病理学评分(P<0。01);此外,SA中、高剂量可显著降低TNF-α、TLR4、MMP-9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综上,SA对CIA大鼠机械刺激痛敏、丙酮刺激冷痛敏反应及关节组织病理改变均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TNF-α/MMP-9 信号通路过度活化有关。

    马钱子水提物类风湿关节炎疼痛TLR4/TNF-α/MMP-9信号通路

    基于Src/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草乌甲素抑制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作用机制

    黄凤玉郭婉怡陈沛萍张昕卓...
    1438-1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sarcoma receptor coactivator,Src)/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探索草乌甲素改善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骨破坏的作用机制。通过GeneCards、PharmGKB和OMIM数据库收集RA骨破坏的关键靶点,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和PharmMapper数据库收集草乌甲素的潜在靶点,借助Venny 2。1。0 平台获得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8。0 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及拓扑分析。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对草乌甲素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最后建立NF-κB配体受体激活物(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L)诱导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采用定量实时聚合酶连锁反应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相关靶点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关键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药物-疾病靶点共 29 个,Src为草乌甲素抗RA骨破坏的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发现草乌甲素可能通过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RA骨破坏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草乌甲素与Src、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4,5-diphosphate 3-kinase,PIK3CA)和Akt1 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草乌甲素不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组织蛋白酶 K(cathepsin K,CTSK)、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的表达(P<0。01),还显著降低体外破骨细胞中p-c-Src、PI3K及p-Akt的表达(P<0。01)。综上,草乌甲素可能通过调控Src/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RA骨破坏。该研究为草乌甲素改善RA骨破坏提供实验支撑,也将为草乌甲素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草乌甲素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Src/PI3K/Akt信号通路

    基于转录组学探索瘀血痹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

    张昕卓陶雪莹黄凤玉祝盼盼...
    1446-1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转录组学分析瘀血痹片(Yuxuebi Tablets,YXB)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炎症的机制。运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检测正常组、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组、YXB组大鼠关节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共同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注释(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RA滑膜炎症疾病的相关靶点;通过Venny 2。1 平台对YXB作用靶点和RA滑膜炎症疾病靶点取交集,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表达情况,并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正常组vs模型组、模型组vs YXB组差异基因取交集得到明显差异基因 2 058 个。通过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RA滑膜炎症相关靶点 1 102 个,与YXB组明显差异基因取交集后得到204 个交集靶点,主要涉及免疫反应(immune response)、信号传导(signal transduction)、炎症反应(inflammatory response)等生物过程,细胞质膜(plasma membrane)、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胞外区(extracellular region)等细胞组分,蛋白结合(protein binding)、相同蛋白结合(identical protein binding)、受体结合(receptor binding)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到PI3K/Akt、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等信号通路。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YXB低、中、高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关节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免疫组化进一步确认,YXB不仅能抑制CIA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而且也能抑制p-Akt蛋白的表达。综上,该研究通过转录组学挖掘YXB抑制滑膜炎症缓解RA病情进展的关键机制,并通过系列验证发现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瘀血痹片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炎症转录组学PI3K/Akt信号通路

    中医药调控NF-κB相关信号通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癌变的研究进展

    张钰异王浩王思琳周春航...
    1455-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以慢性、反复发作性和非特异性为特征的肠道炎症疾病,难以治愈,并有恶化为相关性肿瘤的风险,长期持续的慢性炎症刺激能增加癌变的风险,信号途径作为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关键一环,核因子-κB(NF-κB)不仅是肠道炎症重要的调节因子,还能作为其他信号途径的下游因子来共同调节,如TLR4、MAPK、STAT、PI3K等途径。目前已有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了中药可通过干预NF-κB相关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道炎症,进而抑制炎症向肿瘤的进展。该文就NF-κB相关串扰通路关系及中医药对其干预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及相关性癌变预防策略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癌(UCRCC)NF-κB中医药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王建新任毅铭丰雪吕行...
    1467-1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证候疗效是中医特有且最能体现中医药优势的疗效评价指标。证候疗效评价方法的构建和测量工具的研发,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与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客观、量化的证据,是中医药疗效评价创新方法与技术的探索方向。传统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内涵局限于症状、体征的改善,主观因素较强,统一的科学评价标准难以形成,评价方法缺乏统一性和客观性,缺少定量研究。证候疗效的科学内涵、评价思路与方法、关键技术尚不明确,导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模式与方法多样,评价指标各不相同。量表法为中医证候的客观量化和标准化研究提供新思路,成为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和载体。该文对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梳理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研究现状,提出对证候疗效特色与临床价值综合评价的思考,以期为证候疗效评价研究带来更多启示。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薏苡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吴静雨陈晓凡徐万爱陈雨迅...
    1474-1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薏苡仁作为我国常用的一种药食同源资源,种植与药用历史悠久。中医认为,薏苡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排脓除痹、止泻等功效,用来治疗水肿、脚气、脾虚泄泻等症,上述功效与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密切相关,如酯类及脂肪酸类、多糖类、蛋白质类,以及酚酸、甾醇、黄酮、内酰胺、三萜、生物碱、腺苷等。现代研究发现,薏苡仁还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提高免疫力、调节血脂代谢等多种药理活性。薏苡仁在我国分布广泛,主产于贵州、云南、福建、四川等地,各产地薏苡仁质量参差不齐。从古至今,薏苡仁炮制方法经历了由简到繁的过程,辅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广泛,如土、麸、河砂等,这些炮制方法历代传承,如今常用的为麸炒、清炒、砂炒法等。该文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薏苡仁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关药理作用进行梳理概括,总结不同产地与炮制方法对薏苡仁化学成分差异的影响,以期为薏苡仁的综合开发利用和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薏苡仁活性成分不同产地炮制药理作用

    川芎有性生殖障碍的形态学研究

    邢金牛帅敏杜娅萍高伟苹...
    1485-1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川芎是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原植物Ligusticum chuanxiong长期采用无性栽培,存在有性生殖障碍,制约其种质创新。该研究基于比较解剖学研究思路,通过形态解剖、石蜡切片、染色压片以及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川芎及其近缘野生藁本L。sinense的生殖生长各个阶段的花部特征、果实、种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芎花药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存在异常,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大小不均匀、数量不一致;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未退化完全;花粉成熟期,花药壁存在细微裂缝,花药大部分不能正常释放花粉;成熟花粉粒表面凹陷、部分畸形,花粉无活力且不能进行体外萌发,花粉内淀粉、多糖和脂类物质明显不足;川芎开花盛期花丝较短,向下反曲;果期可见双悬果,但果实干瘪,种子皱缩。对比观察同期藁本,花药发育正常,花粉粒有活力,双悬果饱满;开花盛期,花丝较长且直立,明显高于柱头。川芎和藁本子房内均可见成熟胚囊,未见明显不同,柱头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认为,川芎雄蕊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绒毡层、花丝等结构异常发育,川芎具有雄性不育特征,是其有性生殖障碍的重要原因。

    川芎有性生殖障碍雄性不育减数分裂花药绒毡层花粉

    薄荷脱落酸受体基因McPYL4的克隆与表达模式分析

    唐伟林汪霞康琴王棵...
    1494-1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荷是我国传统中草药,具有极大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脱落酸(ABA)受体PYLs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克隆薄荷McPYL4 基因,对其蛋白特征、基因表达和蛋白互作进行分析,将为薄荷抗逆遗传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故而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烟草叶片瞬时表达、RT-qPCR、Y2H技术对McPYL4 的蛋白特性、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模式和蛋白互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cPYL4 基因全长 621 bp,编码 206 个氨基酸,其蛋白具有SRPBCC保守结构域,与丹参SmPYL4 最同源;McPYL4 蛋白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McPYL4 基因在薄荷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根中表达最高,叶片次之,叶 1 至叶 8 呈现先上后下的表达模式;在叶片和根中,McPYL4 基因均响应外源激素ABA、茉莉酸甲酯(MeJA)以及干旱、AlCl3、NaCl、CdCl2 和CuCl2 处理,并且,McPYL4 在MeJA处理下的叶片和根中,以及AlCl3 胁迫处理 1 h的叶片中上调表达,而其他处理下McPYL4 在叶片和根中均呈现下调的趋势;蛋白互作结果显示,McPYL4 以ABA不依赖的形式与AtABIs蛋白相互作用。该研究表明McPYL4 响应ABA、茉莉酸(JA)以及多个非生物胁迫处理,并且McPYL4 参与薄荷中ABA信号转导,从而参与薄荷的叶片发育及各种非生物胁迫的调控。

    薄荷McPYL4基因蛋白特征表达分析蛋白互作

    掌叶覆盆子及其变种甜茶的质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乔萍覃明孟婉姮汪奕衡...
    1506-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和甜茶R。chingii var。suavissimus是优质的"药食同源"特色植物,经济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为探讨掌叶覆盆子及其变种甜茶的遗传结构及进化特征差异,该研究利用Illumina HiSeq XTen测序平台对 2 物种质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和甜茶质体基因组呈现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由 1 个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 region,LSC)、1 个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 region,LSC)和1 对反向重复序列区(inverted repeat regions)组成。经比较分析,共鉴定出56 个SSR位点,大部分由A和T组成。2 个物种IR区边界基因结构保守,仅个别碱基差异。同时识别出 3 个高变区域:rps16-trnQ-psbK、trnR-at-pA和trnT-trnL,可作为潜在鉴定标记在未来进一步开发利用。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与贝叶斯算法(Bayesian inference)所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掌叶覆盆子和甜茶聚为一支,支持率达 100%,两者最近缘物种为三花悬钩子R。trianthus。该研究从质体基因组层面上明确了两者间的遗传差异,以上结果将为后续的物种保护与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掌叶覆盆子甜茶质体基因组高变片段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