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纸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中国造纸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邝仕均

月刊

0254-508X

cpp2108@vip.163.com

010-64778158 64778159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造纸/Journal China Pulp & Paper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本着为我国造纸行业服务的原则,大力宣传我国造纸行业新技术和新动态,对我国造纸工业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册清代北四阁《四库全书》书叶纸张的材料分析研究

    吕淑贤易晓辉钟迪康葆强...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文渊阁和文津阁2种《四库全书》抄本纸张为研究纸样,综合分析了纸张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2种纸样的定量相近,厚度和紧度有一定差异,且纤维组成均为檀皮和稻草,纸张类别均为宣纸;2种纸样正反面的微观形貌相同,均有少量矿物颗粒散布于纤维空隙,表面元素均为C、O、Si、S和Ca,其中C、O集中分布区基本与纤维整体形状一致,而Ca、S主要分布于被填充的纤维孔隙,为矿物颗粒的主要成分;2种纸样均为单层结构,有矿物颗粒无规分布于纸张内部,且矿物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生石膏(CaSO4·2H2O),另文渊阁抄本纸张中还含有少量方解石(CaCO3).基于上述分析结果,初步推测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四阁《四库全书》所用"金线榜纸",一部分是含有生石膏成分的檀皮稻草混料单宣.

    《四库全书》金线榜纸宣纸纤维

    尼泊尔手工纸的热裂解特性分析

    葛梦帆韩宾时嘉瞳施继龙...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显微观察和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对一组尼泊尔手工纸进行分析研究,以纤维特征和植物标记物为依据,考察了尼泊尔手工纸的原料和制造工艺.结果表明,3份尼泊尔手工纸主要由白瑞香纤维制成,手工制作过程中对纤维进行了剪切和弱碱处理.白瑞香纤维的木质素基本结构单元以紫丁香基为主,萜类及植物甾醇类特征化合物包括谷甾类、麦角甾类、豆甾类和胆甾类,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豆甾类.此外,还可在尼泊尔手工纸的热裂解产物中检测出吡咯及其衍生物,表明其在制作过程中施加了动物胶.

    尼泊尔纸手工纸Py-GC/MS纤维分析

    故宫藏清代织金锦缎中金银线纸衬的研究

    王丹巩天舒王馨仪王允丽...
    1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了 8例故宫旧藏织金锦、缎上的金、银线作研究样品,通过伦华XWY-Ⅷ造纸纺织联用纤维分析仪、三维视频显微镜、红外分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样品金(银)线所用纸张原料及相关工艺进行了解析.与相关文献对比,讨论了这些材料使用及变化的原因.

    金(银)线片金(银)线捻金(银)线纸纤维金(银)箔

    城固县张骞纪念馆馆藏拓片霉菌种类鉴定及防霉研究

    赵佳倪李思杨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拓片作为一类重要的纸质文献,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城固县张骞纪念馆馆藏拓片文献滋生大量霉菌的状况,利用PDA培养基对霉菌进行分离纯化,再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与18S 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霉菌种类进行科学鉴定.结果表明,该批拓片上的霉菌种类主要为黑曲霉、木霉、青霉和黄曲霉.对不同质量分数纳米ZnO进行防霉性能研究,通过宏观观察和扫描电镜微观观察,质量分数2.0%的纳米ZnO可以对纸张起到很好的防霉作用.

    拓片霉菌鉴定纳米ZnO防霉

    陕西商州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表面微生物分析研究

    邵永梅付文斌杨博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陕西商州区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表面疑似微生物污染的污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取样、分离、纯化及培养等步骤,系统分析了污斑中的微生物,采用ITS内转录间隔区片段测序,成功鉴定出12种真菌,其中枝孢属和青霉属各2株、曲霉属3株,交链孢属、蓝状菌属、根霉属、裂褶菌和酵母菌各1株.

    书画文物微生物鉴定与分析真菌

    故宫藏女朝冠中纸张科学分析与功用探究

    巩天舒王馨仪王允丽
    45-49,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修复故宫博物院藏故60070号女夏朝冠过程中,发现多处使用纸张作为材料.本研究选取朝冠上8处不同位置所用纸张作为样品,在伦华XWY-Ⅷ造纸纺织联用纤维分析仪下观察纤维形态,对样品所用纸张原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纸张种类分别为有皮竹草混料纸、麻纸、皮草混料纸、竹纸以及皮纸.根据纸张所用位置可将其分为内部支撑用、金银箔用纸衬、缠裹垫衬用3类.对其进行X射线CT扫描,进一步探析纸张作为内部支撑材料所应用的位置.并结合各类纸张特性,通过与相关文献对比,对不同种类纸张的功用进行讨论,以探析纸张在清宫冠帽类文物中的应用.

    朝冠纸胎织银锦金银箔纸垫片缠裹垫衬

    古代高丽纸纤维原料科学分析与相关问题研究

    易晓辉吕淑贤葛梦帆韩宾...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朝鲜半岛曾出产著名的高丽纸,因纸质洁白坚韧在明清时广受文人追捧,并在清宫建筑中大量应用.关于高丽纸的原料,近年有学者曾以为是桑皮.本研究采用纤维染色显微分析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热裂解-气相色谱法对几种古代高丽纸及现代韩纸、朝鲜纸进行纤维成分分析和鉴别,并对照我国及朝鲜半岛相关古籍记载及韩国现代手工纸原料记录.研究发现,古今高丽纸的原料均为楮皮,桑皮的说法很可能为误传.

    高丽纸纤维原料楮皮桑皮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通鉴纪事本末》纸墨材料的科学研究

    杨琴刘剑辉丁莉成小林...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刻本《通鉴纪事本末》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大幅面微区XRF成像(MA-XRF)、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Raman)、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 Arrow-GC/MS)研究了古籍纸张的无机元素、化学结构、印刷墨迹成分、挥发性有机物组成等.结果表明,古籍纸张的无机元素主要为Ca、S、K,并在潮线处富集;墨迹颜料为松烟墨;护页纸张保存状况较好,无明显氧化.对纸张挥发性有机物的非靶筛查共筛选出58种化合物,其中既包含了纸张的老化产物,也包括使用和历史保存过程中吸附的物质,这些物质共同构成了古籍的"旧书气味".

    古籍修复墨迹纸质文物保存纸张挥发性有机物箭型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清宫廷清水连四纸浅探

    王璐王玖玲秦庆
    6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宫廷档案中对清水连四纸多有记载,但现有研究深度尚显不足.本研究从清宫廷档案切入,结合实物样品,对清水连四纸的基本信息和实物形态进行了阐述.清水连四纸产自清代江南省,色泽洁白,薄细滑润,价格在各类官商采办纸品内属中等水平,且主要用途为裱作、匣作、敬神、修书等.旻宁御笔并蒂含芳文物样品的托纸与覆背纸纤维的显微分析显示二者成分均为毛竹.

    清水连四纸手工纸清宫廷文物保护

    纸质文物修复做旧用黄色系植物染色材料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蔺子涵杨讴蓼易晓辉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梳理了修复装裱用纸做旧处理过程常用黄色系植物染色材料的种类及其应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根据色素化学结构,黄色系植物染料可以分为黄酮类、类胡萝卜素类、生物碱类、蒽醌类、单宁类、姜黄类6类.当前植物染液染制修复用纸存在的隐患主要有染液呈酸性、染液染纸易变色以及染液杂质含量高成分复杂3方面问题.为此,提出通过添加碱性物质调节染液的酸碱度,通过添加适量胶料、固色剂或在染色后对纸张汽蒸加热等方法,以实现染纸的固色效果等.此外,借鉴纺织领域利用植物染料染色棉麻织物的改性研究,提出黄色系植物染料改性使用的可行路径,探寻提高纸质文物修复用的植物染料安全性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纸质文物修复提供一些帮助.

    黄色系植物染料纸质文物做旧染色染液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