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造纸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学会
中国造纸学报

中国造纸学会

邝仕均

季刊

1000-6842

tcpp@vip.163.com

010-64778165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启阳路4号院2号楼

中国造纸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China Pulp and Paper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造纸专业研究论文、学术报告及综合性学术评述,反映我国造纸工业在原材料、制浆、造纸、废液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等专业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我国造纸行业理论性强、水平高的学术性期刊。它为我国造纸行业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术交流舞台,对国内造纸行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α-淀粉酶及其复合酶体系对淀粉酶解性能研究

    朱鹤馨汪思维胡慧捷赵铭...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单一α-淀粉酶体系及α-淀粉酶与β-淀粉酶、普鲁兰酶、糖化酶组成的二元、三元、四元复合酶体系,对3种造纸常用变性淀粉(氧化淀粉、酶解淀粉、阳离子淀粉)的酶解性能,探究不同α-淀粉酶用量对淀粉分解率和D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一α-淀粉酶体系中,淀粉分解率达到90%时,阳离子淀粉酶解所需α-淀粉酶用量约为其他2种淀粉的4倍;酶解淀粉加入柠檬酸抑制Zn2+后,其淀粉分解率最大可提高37.4%;二元复合酶体系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对阳离子淀粉的分解率比α-淀粉酶/糖化酶及α-淀粉酶/普鲁兰酶分别高5.3%和8.7%;三元复合酶体系中,α-淀粉酶/糖化酶/β-淀粉酶对阳离子淀粉的分解率比α-淀粉酶/糖化酶/普鲁兰酶高1.2%.在将α-淀粉酶/糖化酶/β-淀粉酶/普鲁兰酶的四元复合酶体系应用于阳离子淀粉、酶解淀粉、氧化淀粉的酶解反应时,达到淀粉分解率80%所需α-淀粉酶用量分别为单一α-淀粉酶体系的56%、38%和17%.

    变性淀粉α-淀粉酶复合酶体系酶解效率

    PPTA短切纤维/共聚改性PPTA沉析纤维复合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谢平赵开荣胡祖明于俊荣...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聚策略,在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分子链中引入含有间位结构的间苯二胺(MPD),通过低温溶液缩聚,制备了共聚改性PPTA(MPPTA),利用沉析法得到MPPTA沉析纤维(pMPPTA).将pMPPTA与PPTA短切纤维(cPPTA)混合后,通过湿法抄造和热压成形制备cPPTA/pMPPTA复合纸,探究了纸张定量及pMPPTA含量对cPPTA/pMPPTA复合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张定量及pMPPTA含量对复合纸微观结构影响显著.当纸张定量为90 g/m2及pMPPTA质量分数为60%时,cPPTA/pMPPTA复合纸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较PPTA原纸显著提高,拉伸强度达32.27 MPa.

    PPTA共聚改性沉析纤维短切纤维复合纸

    氧漂桉木氢氧化钠-蒽醌浆的臭氧漂白工艺研究

    高其超杨桂花张凯张伟...
    105-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氢氧化钠-蒽醌法制备桉木化学浆,经氧脱木质素处理后,对其进行臭氧漂白工艺研究.探讨了臭氧漂白过程中,温度、臭氧浓度、保护剂类型及用量(相对于绝干浆质量)对纸浆漂白及成纸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初步得到较优的漂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漂白温度10℃、臭氧浓度80 g/Nm3、草酸用量1.0%时,纸浆白度可达72.8%,黏度678 mL/g,Kappa值4.18,成纸后纸张抗张指数78.9 N·m/g,耐破指数4.99 kPa·m2/g,撕裂指数5.96 mN·m2/g,耐折度38次.

    氢氧化钠-蒽醌法桉木化学浆臭氧漂白

    仿酶生物处理杨木心材Bio-APMP制浆废水及回用

    周俊怡谢益民张功侠牛虎军...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杨木心材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的制浆废水不仅产生水量大,且化学需氧量(COD)较高,处理难度较大;通过白腐菌Trametes sp.48424预处理杨木心材,经碱性过氧化氢制浆得到生物处理APMP(Bio-APMP),可以有效降低制浆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提高纸浆质量.本研究首先用内循环(IC)厌氧反应器对杨木心材Bio-APMP制浆废水进行厌氧生物处理,再利用仿酶-混凝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相结合的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探究厌氧和BAF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仿酶络合物和絮凝剂的最佳用量.同时,研究了处理后制浆废水回用对Bio-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白腐菌生物预处理技术,Bio-APMP制浆废水的COD和木质素含量均低于传统APMP,制浆废水中的CODCr降低了15.3%.在最佳厌氧生物处理条件下,CODCr去除率为89.5%.此外,工艺优化后BAF的CODCr最高去除率为81.9%.Fe-EDTA仿酶络合物用量为15 mg/L时,仿酶-混凝法处理制浆废水效果最好,此时CODCr去除率为67.7%.利用厌氧+BAF+仿酶-混凝结合的方法深度处理Bio-APMP制浆废水,制浆废水的CODCr从11952 mg/L降至80.4 mg/L;将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Bio-APMP制浆过程,纸浆质量有所下降,纸张物理强度有所降低.

    Bio-APMP厌氧废水处理曝气生物滤池仿酶处理废水回用

    黏结剂种类对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薄片成形及物理性能的影响

    胡向华罗冲王茹楠田云增...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结合稠浆法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薄片浆料的特征,探究了黏结剂种类及添加量对烟草薄片成形及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烟粉的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并结合Zeta电位、阳离子需求量分析,对比了不同添加量下,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瓜尔胶、黄原胶4种黏结剂制备所得稠浆的黏度稳定性及烟草薄片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当羟丙基瓜尔胶添加量为2%(相对于烟粉绝干质量,下同)时,稠浆黏度从23403 mPa·s增至27546 mPa·s,烟草薄片匀度可达92,抗张指数3.55 N·m/g,紧度1.12 g/cm3,透气度下降至0.30 μm/(Pa·s);当黄原胶添加量低于3%、羟丙基瓜尔胶添加量低于2%时,稠浆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有效改善烟草薄片的成形,提高其物理性能.

    加热不燃烧型烟草薄片稠浆法黏度成形物理性能

    造纸法烟草薄片抄造环节添加植物多糖的应用研究

    赵昕煜李慧帆董高峰周桂园...
    13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植物多糖用作湿部助剂对烟草薄片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在抄造环节向烟草薄片浆料中添加17种植物多糖,主要探讨了植物多糖对烟草薄片浆料留着率、片基物理性能及卷烟成品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浆料留着率方面,瓜尔胶(添加量0.8%,相对于绝干浆质量,下同)对浆料留着率提升效果最佳,相比空白样提升了8%;在片基物理性能方面,瓜尔胶对片基的综合物理性能提升效果较明显;在卷烟成品感官品质方面,多糖的添加对烟草薄片卷烟成品的感官品质具有负面影响,其中罗望子多糖(添加量0.5%)负面影响最小.

    植物多糖造纸法烟草薄片浆料留着率物理性能感官品质

    面向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物性数据库系统的构建研究

    白纪飞李康昊潘磊韩育林...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植物纤维的表征较为复杂,基于植物纤维理化性质的制浆造纸物性数据库尚未建立,这导致基于物性数据的机理模拟仿真存在较大困难,从而阻碍了机器学习等先进方法在制浆造纸模型开发过程中的深度利用.为此,本研究基于制浆造纸工业专业知识和数据库结构设计语言,开发了系统性表征植物纤维的方法,并构建了面向制浆造纸生产过程的物性数据库系统.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物性数据库集成架构,可自动化采集开源研究数据,并对其进行结构化处理;该物性数据库可兼容大量植物纤维、基础化工物质和热力学计算模型数据,为开发面向制浆造纸工业的交互式模拟计算提供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持.

    制浆造纸过程纤维表征数据集成物性数据库

    基于RF-SEGA组合算法的热分散系统运行优化模型

    马亚运洪蒙纳李继庚何正磊...
    151-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分散系统是制浆造纸过程中废纸回用的重要单元,热分散处理效果对纸机运行性能和纸张产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由于不同废纸的性能差异较大,纸浆中的胶黏物含量和尺寸大小、纤维形态等关键指标无法量化,热分散系统难以实现最优化运行,存在能源消耗较大、化学品浪费和纸浆性能波动等问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热分散系统运行优化模型,以纸张产品及其定量为分类依据,建立优化模式数据库,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和增强精英保留的遗传算法(SEGA)建立能效优化模型.实际生产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经模型优化后,热分散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幅度分别为:扭矩0~3%、温度0~4℃、热分散机功率0~50 kW.优化结果符合工艺调整幅度,表明优化模型具备稳定性.依据模型优化值调参4次,胶黏物累积量相比于调参前分别降低了约6.36%、5.17%、4.25%、7.82%;每吨绝干浆的综合成本分别降低了约4.62%、3.55%、4.43%、4.36%.研究结果表明,该热分散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符合实际生产工况,可改善纸浆分散效果,降低热分散能耗成本.

    热分散系统工艺优化机器学习

    造纸机压光机下辊顶升过程同步控制及优化

    李超徐凯孙馥明柴宁...
    160-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造纸机压光机下辊顶升过程中双缸的同步性,本课题以造纸机压光机钢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顶升作业状态,采用一种作用于压光机下辊的"同等"双缸同步控制方法,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及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搭建了双缸同步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及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双缸同步控制系统的最大位移同步误差1.7 mm,与原双缸控制方法相比,双缸位移同步误差下降了约88.7%,该方法提高了压光机下辊顶升作业的同步性,可防止线压力不均匀,为造纸机压光机的双缸同步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造纸机压光机下辊顶升过程双缸控制Simu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