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护理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护理教育
中华护理教育

月刊

1672-9234

zhhl.edu@263.net

010-65589546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甘露西园1号楼314室

中华护理教育/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2004年9月,为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正式期刊。主要报道护理教育、科研动态、反映护理学科发展热点。本刊愿为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护校学生、临床护士提供了解行业科技信息的窗口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护理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谢小凤李卡姚黎明卿平...
    1285-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交叉融合已成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为积极响应国家培养复合型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需求,四川大学依托"护理学"和"管理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原则,创建了护理学与管理学双学士学位交叉创新专业,打造了"跨学科-贯通式"护理管理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确立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崇高职业素养、娴熟护理技能、科学管理水平、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护理管理拔尖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跨学科师资团队构建、融合性课程体系创建、双学位创新教材研制、融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开发等多维协同建设路径,以培养国家和社会迫切需要的高层次护理管理人才,开拓新时代护理新质生产力,推动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该创新建设举措不仅拓展了护理学和管理学内涵,也为推动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创新模式参考。

    新医科护理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护理+英语"双学位培养模式十年实践探索

    刘雅卿曾谷清苏银花伍春...
    1290-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医科"发展、健康需求变化及医疗实践的进步,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学科创新型本科护理人才已是必然趋势。南华大学护理学院积极响应这一趋势,通过打造跨学科师资团队、构建双学位课程体系和"双导师"协同培育机制,自2013级本科生起实施"护理+英语"双学位培养模式。该模式积累了丰富的跨学科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护理高等教育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及培养跨学科护理人才提供实践范例和参考借鉴。

    教育护理双学位

    "护理+X"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路径的实践与思考

    魏娜吴予欣张华臧小英...
    1294-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有效路径。天津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从课程设置与教学优化(包括建设学科交叉课程、设置专业选修模块、加强学科交叉实践教学)、加强学科交叉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打造跨学科师资队伍、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等方面,探索并实践"护理+X"人才培养路径,在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成效,可为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教育,护理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研究

    杨翠红葛淑芳牟感恩刘鉴峰...
    130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效果,为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构建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的教学方案。2023学年—2024学年秋季学期,将教学方案应用于选修该课程的26名大学二年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中。课程结束后,通过自设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安排、内容、方法、效果等的看法及其建议。结果 26名学生课程成绩为(91。5±3。2)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19/26)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教师教学效果非常好;96%(25/26)的学生认为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或比较好,58%(15/26)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在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护理学难点问题上的效果显著;分别有54%(14/26)、50%(13/26)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方面的教学效果有待改进;65%(17/26)的学生建议通过引入案例研究和模拟实践环节,提升其参与度。结论 放射医学工程与护理交叉前沿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培养了护理专业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但仍需结合学生的反馈从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教学进行深度优化,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成效。

    护理学放射医学纳米医学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开展护理学科交叉的实践探索与困境分析

    王露秀凌瑛黎明
    1305-1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能够解决医疗中出现的愈发复杂的前沿问题,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高素质人才,助力一流学科建设。该文从"医理"交叉及"医文"交叉方面阐述了我国护理学科开展学科交叉的现状,从国家政策、管理制度、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发展等方面分析了开展学科交叉的机遇和挑战。

    护理学科学科交叉一流学科建设

    重症专科护士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角色定位的质性研究

    齐申婷莫红平蔡敏谢少华...
    1309-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专科护士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的角色及功能定位。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多学科合作人员及患者家属共21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采用NVivo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出5个主题,即沟通协作者、临床护理专家、个案延续管理者、教育培训者、研究者及著作者。结论 重症专科护士在多学科合作模式中多维角色的形成顺应了护理专业发展趋势,管理者应重视其角色定位中发展需求,加强培训与支持,以提升团队素养,深化多学科合作模式,更好地满足ICU患者复杂健康需求。

    质性研究重症专科护士多学科合作模式角色定位

    妇产科临床实践跨专业合作高仿真模拟教学的范围综述

    郝梓良杜静王祉媛石宇...
    1315-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妇产科临床实践跨专业合作高仿真模拟教学的参与对象、流程模式、评价指标进行范围审查,探索其教学现状。方法 以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确定研究问题后系统检索8个中英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参与对象包括学校学生与医护人员;教学流程以"模拟前准备—模拟运行—引导性反馈"为主,包括翻转课堂、在线教学等形式;评价指标包括学员满意度、理论及实践测试、团队合作态度等。结论 未来应进一步提升模拟教师的能力,规范教学流程,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指标,以期不断增强妇产科跨专业合作高仿真模拟教学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妇产科跨专业教育高仿真模拟训练范围综述

    社区护理学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鲍康宁淮盼盼金瑞华吴冰...
    1322-1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社区护理学课程知识图谱,并探究其在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本体构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存储与可视化建立社区护理学课程知识图谱。便利选择来自山西省某高校8个班级的2021级护理本科生27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来自4个班级的138名学生纳入试验组,对其实施融合知识图谱的教学;将来自另外4个班的139名学生纳入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教学,比较两组的课程成绩和在线学习准备度得分。结果 构建的社区护理学课程知识图谱共包含知识节点715个,在节点间建立了186次父子集关系、224次前后置关系、107次相关关系,融合教学资料129个、自测题355道。试验组知识点完成率均值为98。56%、掌握率均值为90。65%,知识图谱平台总访问量超过23万次。试验组课程成绩为(85。73±2。87)分,高于对照组的(81。83±2。64)分(P<0。001)。教学实施后,除在线交流自我效能维度外,试验组在线学习准备度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在线学习准备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教学实施前(P<0。05)。结论 将知识图谱融入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课程成绩和在线学习准备度,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教育,护理知识图谱社区护理学

    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理论课程建设与成效分析

    张越刘盼刘晓彤鲁秋盈...
    1328-1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理论课程作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可为其开展护理科研、实践、教育及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是其专业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依托。该文介绍山东第二医科大学从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构建并落实"课程"与"思政"融合方案,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实施"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考核评价的方法与机制六大方面建设护理硕士研究生护理理论课程的经验,并报告其成效,旨在为护理理论及护理研究等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教育,护理护理硕士护理理论课程建设

    增强现实技术在护理本科生车祸救援情境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谷灿马贵媛彭娟肖涛...
    1334-1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融合投影实训平台在护理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大型车祸救援情境模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结合真实案例和院前急救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大型车祸救援情境模拟教学案例,包括不同等级伤情的伤员角色和救援人员角色,并搭建AR融合投影实训平台。选取71名护理学本科生开展教学实践,以教师现场点评、课后测试题、教学反馈与意见进行教学评价。结果 教师现场点评操作体验组学生现场救援完成度较好,检伤正确率较高,但仍需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并且需要提升对沉默型伤员的关注度。学生课后测试题正确率为97%。学生反馈提炼"理论与实践结合""身临其境参与急救过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情感的认知与升华""技术融入教育的重要性"5个主题;学生提出"改进案例呈现方式,教师提前示范演示""提前进行任务分工,增加学生参与机会""拓展课程教学内容,锻炼学生思考能力"3个建议。结论 基于AR的融合投影情境模拟教学能重现真实急救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学生身临其境参与急救,弥补传统教学不足。

    急危重症护理学情境模拟增强现实融合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