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小波神经网络的新型PMSM速度控制

    周雅夫赵洋
    105-108,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传统PI控制策略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无法兼顾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与抗扰动能力,且在实际应用中参数整定繁琐.为改善以上问题,对速度环设计一种改进型小波神经网络PI控制器,该控制器基于自适应学习速率的梯度下降法并引入惯性项在线更新网络参数,通过权重因子扩大PI参数输出范围,以增强控制器性能;为消除电流环比例参数对速度环的影响,设计无差拍电流预测控制器,进一步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控制方案能够实现速度环PI参数在线自整定,明显提升系统动态响应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抗扰动能力.

    PMSM小波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速率PI控制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改进YOLOv5算法的堆叠工件检测方法

    郭宏畅晨吕张德华王旭强...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复杂的装配场景下,各种工件堆叠在一起,给装配机器人的准确识别带来了挑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5 模型用于堆叠工件的检测和识别.采用EIFM边缘信息融合模块对目标样本进行轮廓信息的增强;在特征提取网络末端添加MAM多尺度注意力模块来加强对复杂场景和较小目标的检测;将原YOLOv5 的Neck网络中的PANet路径聚合网络替换为BiFPN双向特征金字塔融合结构,对高、低特征信息进行加权特征融合;最后,将传统非极大抑制算法改为DI-OU_NMS,来减少因工件相互遮挡而产生的漏检.通过算法对比实验、堆叠程度对比实验表明,改进后的YOLOv5 算法的mAP达到97.8%,比改进前提升了7.25%;在低、中、高堆叠工件数据集中,目标检测的 mAP 达到了 98.76%、97.93%和 94.96%,比改进前的 YOLOv5 算法分别提升了0.67%、1.56%、4.41%.相比较原YOLOv5 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模型对堆叠程度较高的工件实现了更精确的识别与定位.

    遮挡工件检测YOLOv5s轮廓信息多尺度注意力机制

    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及MTPA和前馈控制研究

    孙淑媛李小清
    115-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控制算法在电机参数变化时电流分配偏离最优解、稳定性差等问题,对参数在线辨识进行了研究,并将辨识结果用于电压前馈补偿以及MTPA控制算法中,实现交直轴完全解耦,提高MTPA控制效率.使用遗忘因子可变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通过对遗忘因子进行函数调整来实现辨识准确性和辨识速度的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PI控制和MTPA控制,该算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参数动态辨识效果,还能提高电流跟随精度,减小震荡,具有更好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

    IPMSM参数辨识MTPA前馈补偿

    协作机器人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研究

    李平李利娜侯志利
    120-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机协作领域,模仿学习是广泛使用的机器人编程方法.在机器人对运动轨迹进行技能学习过程中,针对基于动态运动基元方法(dynamic movement primitives,DMP)只能从单条示教轨迹建模动作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将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高斯混合回归(gaussian mixture regression,GMR)和改进的DMP三者相结合的运动轨迹模仿学习方法.该方法先将高斯噪声引入示教轨迹,消除由于示教数据中不可避免存在噪声等不平滑特征带来的不利影响;然后,为了减少单条示教轨迹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动作建模误差,采用GMM从多条示教轨迹中对运动特征进行编码,使用GMR进行概率轨迹回归;其次,利用改进的DMP算法将轨迹进行泛化,提高机器人技能学习的适应性;最后,通过手写字母轨迹和协作机器人拖动轨迹技能学习试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模仿学习轨迹建模动态运动基元高斯混合模型高斯混合回归

    基于单颗磨粒磨削的SiCp/Al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范磊王娜尹国强
    126-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单颗磨粒磨削的仿真和实验,研究了 SiCp/Al 复合材料的去除机理,并对体积分数为20%和55%的SiCp/Al材料加工表面/亚表面质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建立单磨粒磨削SiCp/Al材料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材料的去除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磨削深度对表面/亚表面质量的影响;通过单磨粒磨削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并深入研究体积分数分别为 20%和 55%的SiCp/Al材料的表面形貌,分析了Al基体与SiC颗粒的去除方式,此外,还研讨了SiC颗粒的塑性去除条件.最后,通过对磨屑形貌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材料的去除机理.

    SiCp/Al复合材料单磨粒磨削材料去除机理有限元仿真表面/亚表面质量

    基于改进PSO-SVM的薄壁件铆接质量检测

    郝伟光李芳闫俊伟郝博...
    132-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铆接几何公差质量检测极易造成错检、漏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PSO-SVM的铆接质量检测方法.采用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的策略,并选择合适的学习因子,有效提高了检测准确性;针对小样本提出最小二乘SVM算法,提高计算速度获得最优解;利用改进PSO优化最小二乘SVM的惩罚因子参数值和核函数参数值.并以制孔和铆接后的 6061 铝合金板模拟飞机薄壁件铆接样本,使用搭配远心镜头的CCD相机采集图像并建立数据集,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惯性权重自适应调整制孔及铆接质量检测

    一致性数字孪生驱动的行星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

    董美琪孙显彬刘伦明孙艳玲...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实测数据的有限性及深度模型的数据依赖性,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仿真数据训练模型已成为趋势,确保虚实数据一致性仍是数字孪生驱动的健康监测与智能运维亟待突破的关键技术瓶颈.设计了一种数字孪生虚实数据一致性评价方法,并结合迁移学习的 1D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通过频域相似性、波形相似性和余弦相似度对数字孪生模型的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多维评价,确定多传感器实时数据融合驱动的仿真数据具有较高一致性.为更有效地应用仿真数据,并降低其与实测数据的差异,提出一种仿真预训练与实测数据微调的故障诊断策略.此方法为数字孪生的迭代进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复杂装备的健康监测与智能运维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数字孪生行星齿轮箱多维评价故障诊断

    面向点胶加工的壳体类工件三维重建

    张敬宇瞿佳伟张春雷田钊...
    143-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目前点胶加工中轨迹提取精度不高且过程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激光扫描的壳体类工件三维重建方法,可用于后续的点胶轨迹提取.首先,搭建了线激光扫描平台,获取了手机壳工件各视场的点云数据;其次,利用点云滤波方法对初始点云进行无效点移除、下采样和降噪的预处理;随后,采用五轴机床标定算法对点云进行粗配准,并采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进行点云精配准,删除重复点后得到完整的手机壳工件三维模型;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手机壳工件的重建精度,结果表明手机壳重建模型宽度的最大偏差在0.15 mm以内,平均偏差仅为0.079 mm,且和粗配准相比,精配准的精度提高了79.48%,故所提出的壳体类工件重建方法满足点胶加工精度要求.

    五轴点胶机轨迹提取线激光点云配准三维重建

    超声振动对风扇盘组叶片装配压装力的影响

    王奔季财行赵哲李展业...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超声振动对风扇盘组叶片装配压装力的影响,提出一种将超声振动与压装进行结合的装配方法.并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压装形式、压装位移、压装速度、振动幅值4 个因素对风扇盘组相邻叶片装配压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叠加超声振动能够有效减小风扇盘组相邻叶片装配的压装力;压装位移越大,装配所需压装力越大,叠加一定振动幅值的超声振动能有效缩小不同压装位移之间的压装力差距;无论是否叠加超声振动,在一定的压装速度范围内,压装速度基本不会对压装力产生影响;在一定振动幅值范围内,随着叠加振动幅值的增加其减小压装力的效果越好,到达某一振动幅值,减小压装力的效果达到最好,可以使压装力减小75%,超过该振动幅值,减小压装力的效果趋于稳定甚至会减弱.

    风扇盘组叶片装配压装力超声振动

    基于组合赋权的镁合金铣削刀具性能灰色综合评价

    周于轲周金华李静刘云天...
    151-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镁合金铣削刀具选择是一个多指标因素综合决策问题,面向产品特性加工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论将主观赋权与客观赋权相协调的刀具性能灰色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降低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次,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建立基于组合赋权的刀具性能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某星用有源产品特征模拟结构进行试切试验,并应用评价模型对备选刀具进行评价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备选的3 把刀具试验中,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价刀具性能,为实际产品加工提供刀具选用依据.

    组合赋权灰色综合评价镁合金刀具选用产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