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精神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赵靖平

双月刊

1006-7884

cjps@cma.org.cn

010-85158180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精神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高、中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类似惊恐发作症状的僵人综合征1例

    周琬琰刘彩萍陈海莹刘婉莹...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早期症状表现为对轻微刺激产生夸张的惊吓反应和肌肉痉挛症状,常被误诊为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等精神障碍.本文报道1例类似惊恐发作的僵人综合征患者,多次就诊分别诊断为肌张力障碍、焦虑障碍以及惊恐障碍等,患者本次住院经过多学科协作诊疗讨论得以确诊.本文中将结合文献探讨如何通过对躯体症状和患者内心体验的准确把握,根据有针对性的神经系统检查和辅助检查作出精准诊断,并进一步凝练临床诊断思路,以提高精神科医生对表现为精神症状的其他学科疾病的识别能力和诊治水平.

    僵人综合征惊恐病多学科协作诊疗精准诊断

    青少年早发克莱恩-莱文综合征1例

    马月娇徐健昌李秀娟李颖源...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KLS)是一种罕见的复发-缓解型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嗜睡、贪食和性欲亢进三联征,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感知觉障碍、情绪改变或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患者通常经历反复发作,嗜睡期持续几天到几周,多数KLS患者间歇期各项功能均恢复正常,而青少年早发KLS病例较少见,通常频繁发作,且症状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本文中我们分析了 1例KLS青少年患者的详细病史、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及诊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为深入了解青少年早发KLS的复杂症状和诊断提供帮助.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青少年复发缓解型睡眠障碍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不同症状群的研究进展

    张晓雨乔丹李改智李怡然...
    5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近年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在抑郁症的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疗效.然而抑郁症症状复杂,涵盖情感、认知、躯体、行为等不同维度的功能损伤,高度的临床异质性导致TMS干预疗效个体差异较大.因此,本文中以不同症状为切入点,系统回顾了 TMS治疗抑郁症不同症状群的临床研究,以期为TMS技术对抑郁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借鉴意义.

    经颅磁刺激抑郁症情感症状认知行为症状躯体症状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在抑郁症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基础研究进展

    黄俊洁谢银平葛海龙李晨...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长期情绪低落和快感缺失,甚至可能出现自杀行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种中枢系统病理变化,如突触传递功能障碍、神经炎症过度激活以及神经发生减弱等.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通道在抑郁症相关脑区高度表达,可调控突触传递效能、神经炎症以及神经发生等生理活动.因此,TRPV1通道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成为抗抑郁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中综述了TRPV1的结构和功能,重点阐述了 TRPV1通道在抑郁症中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其与抑郁症治疗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抑郁症突触传递神经发生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通道神经炎症

    本刊关于"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出版平台"投稿的要求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74页

    儿童青少年拔毛症的特征及其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

    魏冬雪张剑昭张美淇梁翊昆...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拔毛症(trichotillomania/hair pulling disorder)是一种特殊的强迫症谱系障碍疾病,表现为反复拔除身体部位的毛发,患者试图控制这种行为但多以失败告终,造成其社交、工作、学业等重要功能领域的损害.拔毛症多始发于儿童期和青春期,常共病焦虑抑郁,造成的身体损伤及外貌改变进一步加重患者社会功能损害,导致多数患者在成年后才被确诊,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期.目前拔毛症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多种心理治疗方法具有潜在价值和前景.因此,本文将聚焦于儿童青少年拔毛症,从疾病诊断、临床特征及分型、功能损害及其影像学机制和心理治疗的新进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拔毛症的临床诊断、评估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

    拔毛癖儿童青少年心理疗法临床特征拔毛风格

    总编导读

    于欣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