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月刊

0254-9026

cjge@cma.org.cn

010-64012981-8001

100730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大佛寺东街6号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2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及其光盘版由《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出版、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引导老年医学工作者及时将工作的重点转向新的、先进的研究领域。设置的栏目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专家介绍、讲座、专题笔谈、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简报、会议纪要、综述、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国外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老年人活力的测量方法

    周起李虹张洁高强...
    324-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老年人内在能力中活力指示变量的构建方法.方法 针对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北京医院老年科就诊患者的老年综合评估数据,收集常用于测量活力及活动能力的7个测量变量(体质指数、体重丢失、小腿围、握力、4 m步速、起立-行走、起立-坐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以活动能力为参照,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探索并验证活力的指示变量.结果 探索性因子分析可知以上7个变量可归纳为两个潜变量,分别为活力、活动能力;其中体质指数、体重丢失、小腿围可共同反映活力;握力、4 m步速、起立-行走、起立-坐下可共同反映活动能力.验证性因素分析及模型检验提示测量模型构建合理,活力及活动能力指示变量分配合理[卡方和自由度比值(x2/df)=35/13,比较拟合指数(CFI)=0.96,近似误差平方根(RMESEA)(95%CI)=0.06(0.04,0.08)].指示变量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握力-活力指示变量相关性较低,握力-活动能力的指示变量相关性较好((ρ)握力/活动能力=0.33,(ρ)握力/活力=0.21).结论 老年人内在能力中的活力可用体质指数、体重丢失及小腿围测量;相比活力,握力更适合用于反映老年人的活动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认知内在能力活力模型,结构

    握力对老年住院患者内在能力的影响

    王菁陈旭娇
    329-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握力对老年人内在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性别老年患者握力与内在能力子域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1月浙江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患者201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内在能力评估资料(包括躯体功能、营养状况、视力及听力情况、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根据内在能力受损子域数量分组,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内在能力子域受损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男性握力小于26 kg、女性握力小于18 kg将患者分为握力正常和握力下降组,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性别的老年患者握力与内在能力子域的关系.结果 201例患者内在能力子域受损0~1个者68例(33.8%)、2~3个者103例(51.2%)、>3个者30例(14.9%).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握力越大(OR=0.957,95%CI:0.924~0.993,P=0.019)的老年患者内在能力受损子域越少.201例患者中握力正常117例(58.2%)、握力下降84例(41.8%),不同性别老年人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握力下降的老年男性内在能力认知领域(OR=3.919,95%CI:1.301~11.804,P=0.015)易受损,握力下降的老年女性内在能力运动(OR=10.623,95%CI:2.374~47.536,P=0.002)、活力(OR=7.386,95%CI:1.875~29.095,P=0.004)和认知(OR=4.835,95%CI:1.218~19.196,P=0.025)子域均易受损.结论 握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应是内在能力筛查的重点人群,不同性别握力下降的老年患者其内在能力受损子域存在差异,在制定改善内在能力的干预方案时应有不同侧重.

    握力住院患者内在能力

    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功能障碍

    李瀚杨臻严金华张乐...
    336-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4-脱氢胆固醇还原酶(DHCR24)在多柔比星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0.05 μM多柔比星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48 h建立应激性衰老模型.使用慢病毒转染技术过表达HUVECs中DHCR24.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衰老相关分子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P2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表达评估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衰老过程中DHCR24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NO荧光探针(DAF-FM DA)用于一氧化氮(NO)定量检测.结果 在多柔比星诱导HUVECs建立的应激性衰老模型中,与对照组相比,衰老标志物P21表达上调(t=19.44,P<0.01),SIRT1 表达下调(t=10.10,P<0.01),DHCR24 表达下调(t=5.946,P<0.01),同时 eNOS 表达下调,NO 表达量下降(t=11.26,P<0.01;t=10.83,P<0.01).过表达DHCR24后,与对照刺激组相比,过表达刺激组可见DHCR24(F=72.10,P<0.01)上调,同时eNOS表达显著增加,NO表达量增高(F=5.797,P<0.05;F=45.12,P<0.01).结论 DHCR24可能通过调节eNOS/NO信号通路改善多柔比星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相关功能障碍.

    内皮,血管细胞衰老DHCR24内皮功能障碍

    节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

    王雪马亚锐张琪高佳仪...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节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一步探索其抗肿瘤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小鼠肺癌皮下瘤模型并分为节拍化疗组和安慰剂组(阴性对照组)给药,记录小鼠体重及肿瘤大小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收集小鼠血液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收集小鼠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转录组测序.结果 节拍化疗可延缓肺癌生长,节拍化疗组肿瘤组织明显小于安慰剂组;血常规及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安慰剂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数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血肌酐(Scr)含量分别为(6.97±0.41)× 1012/L、(13.26±0.29)× 109/L、(33.33±2.51)U/L、(235.33±57.62)U/L、(20.67±2.08)μmol/L,与节拍化疗组(6.87±0.66)×1012/L、(12.59±2.27)× 109/L、(38.67±3.79)U/L、(225.33±6.81)U/L、(20.33±3.79)μmol/L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09、0.209、2.032、0.299、0.134,P=0.638、0.845、0.112、0.780、0.900).小鼠肝脏、肾脏、脾脏及肺组织HE染色均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浸润和病理改变.转录组分析筛选出68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功能主要与信号转导及免疫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涉及多条信号通路,主要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白介素-17(IL-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信号通路.结论 节拍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安全且有效,主要可通过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和TNF等多条信号通路调控肿瘤生长.

    癌,非小细胞肺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化学疗法,辅助转化生长因子β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

    田清华刘霞邓鹏辉季威...
    348-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海马突触可塑性及脂联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以5周的高脂饮食联合腹腔灌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喂养高脂饮食组大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糖尿病组(DC组)和糖尿病有氧运动组(DM组).并对DM组大鼠实施了8周有氧跑台锻炼.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测定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血清相关指标,用高尔基染色观察分析海马区突触的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脂联素、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及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SYN)、突触后致密物(PSD-95)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 糖尿病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8周有氧运动后降低(F=69.248、7.017,均P<0.01),血清脂联素和胰岛素在8周有氧运动后升高(F=14.315、6.740,均P<0.05).海马高尔基染色海马CA3区树突棘数量(F=9.307,P=0.001)、树突棘密度(F=6.734,P=0.008)增加.糖尿病大鼠逃避潜伏期在8周有氧运动后降低(F=13.934,P<0.01),穿越平台次数增加(F=5.864,P=0.023).糖尿病大鼠海马PSD-95、SYN、脂联素、p-AMPK、GLUT4蛋白表达水在平8周有氧运动后显著增加(F=5.415、15.137、9.687、9.298、27.761,均P<0.05).结论 8周有氧运动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诱导大鼠海马脂联素/AMPK/GLUT4信号通路的激活,导致其海马突触可塑性增强有关.

    糖尿病脂联素学习记忆功能有氧运动突触可塑性

    基于m6A修饰相关基因构建FLT3突变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模型

    龙璐瑶郭婕任思楣
    354-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m6A修饰相关基因,在FLT3突变型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尤其是这一突变型的老年患者中建立预后模型,并评估模型效能.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集分析在FLT3突变型AML中异常表达的m6A修饰酶和阅读蛋白基因,通过相关性分析在表达谱中筛选m6A修饰相关基因.整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BEAT数据库,纳入83例FLT3突变型AML样本,其中年龄60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32例;使用单因素Cox回归、Lasso回归分析构建预后风险模型.通过Kaplan-Meier曲线与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曲线(tROC)评估预后模型效能;并对老年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利用一致性指数(C指数)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及准确度.结果 在FLT3突变型AML中共有14个m6A修饰酶或阅读蛋白异常表达,相关性分析在表达谱中筛选出2 476个m6A修饰相关基因.在TCGA和BEAT整合数据中,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132个预后相关基因.Lasso回归筛选出AKAP9、AVEN、DMCA1、DPYD、FAR2、GPHN、SPECC1L 7个候选基因并进一步构建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曲线显示,该模型高危组较低危组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风险比(HR)为5.08(95%CI:2.54~10.14,P<0.001).tROC结果显示,该模型评估FLT3突变AML患者1年生存期曲线下面积(AUC)为0.83,该模型C指数为0.737.在老年患者中,该风险模型评估患者1年生存期HR为3.40(95%CI:1.25~9.24,P=0.017),AUC为0.79.结论 基于m6A修饰相关基因构建模型对FLT3突变型AML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尤其对于这一型老年AML患者的预后具有意义.

    白血病,髓样,急性DNA突变分析基因预后

    欢迎订阅《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360页

    城市社区老年居民内脏脂肪指数与认知功能下降的关联性研究

    何阳解馨瑜沈伟张薇薇...
    361-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人内脏脂肪指数(VAI)与认知功能下降的关联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在合肥市社区选取老年居民483例,并根据VAI水平将其分为4组,即 Q1(VAI≤1.14),Q2(1.15<VAI≤1.85),Q3(1.86<VAI≤2.81)和 Q4(VAI>2.82).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研究对象整体认知功能,数字顺、倒背广度任务评定其注意力及工作记忆.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VAI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关系.并使用偏相关分析VAI与各认知领域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VAI水平的升高,体质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和稳态模型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均升高(均P<0.01),校正了性别等混杂因素后,VAI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显著相关,Q4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为Q1的7.40倍(OR=7.40,95%CI:4.30~12.74,P<0.05).此外,VAI与数字顺、倒背广度测试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为-0.116和-0.105(均P<0.05),与MMSE、MoCA测试结果无关.结论 VAI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VAI的升高与老年人工作记忆及注意力功能降低相关.VAI与老年内脏型肥胖患者早期认知功能下降相关.

    肥胖症胰岛素抗药性认知内脏脂肪

    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和共病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

    刘硕刘晓红康琳姜珊...
    36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IC)、共病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效应.方法 2年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6-8月北京泰康之家燕园独立生活区的230例年龄≥75岁居民,采用内在能力量表、查尔森共病指数(CCI)、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进行评估.2020年9月随访不良事件即功能下降(2年后ADL较基线下降至少1分)和跌倒.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路径分析,探讨IC和共病影响不良事件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结果 212例老年人完成2年随访,年龄75~93(83.8±4.4)岁,女性126例(59.4%);功能下降者51.4%(109/212),跌倒者33.5%(71/212).路径分析结果显示,IC影响老年人功能下降、跌倒发生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效应值分别为0.430、0.369,而CCI无显著影响.基于Logistic回归的效应分析,IC影响功能下降、跌倒发生的总效应显著为正,分别为1.184和0.915;CCI作为中介因素的影响效应分别占5.4%和0.8%.在年龄影响功能下降、跌倒的路径中,IC作为中介因素的间接效应显著为正,均高于共病作为中介因素产生的效应(功能下降:0.192比0.037;跌倒:0.158比0.017).结论 IC水平显著影响社区老年人功能下降和跌倒的发生,而共病的影响效应微弱,社区老年人的医疗健康管理中更需要关注加强IC的维护.

    共病现象日常生活活动意外跌倒内在能力

    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赖飘张俐吴永华张振蔚...
    372-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老年人衰弱的相关性.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选择苏州社区年度体检65岁及以上老年人150例,采用Fried表型进行衰弱评估,包括衰弱组50例(33.3%)、衰弱前期组47例(31.3%)、无衰弱组53例(35.3%).收集老年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检验结果,完成简易体能测量表(SPPB)、人体成分分析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Klotho蛋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衰弱组Klotho蛋白水平低于无衰弱组(P=0.001),而衰弱组与衰弱前期组、衰弱前期组与无衰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lotho蛋白水平按3个四分位数值(2.28、3.52、5.09 mg/L)分为4个四分位数区间Q1、Q2、Q3、Q4,衰弱在该四分位数区间的患病率分别为51.4%(19/37)、39.5%(15/38)、24.3%(9/37)、18.4%(7/38),随着Klotho蛋白水平的升高,衰弱患病率降低(x2=11.204、P=0.01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lotho蛋白与衰弱呈负相关(r=-0.3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09、95%CI:1.011~1.217、P=0.028)、肌少症(OR=6.511、95%CI:1.279~33.147、P=0.024)是衰弱的危险因素,而步行锻炼(OR=0.104、95%CI:0.033~0.326、P<0.001)、SPPB评分高(OR=0.780、95%CI:0.627~0.970、P=0.026)、Klotho 蛋白水平(OR=0.752、95%CI:0.581~0.974、P=0.031)是衰弱的保护因素.结论 血清Klotho蛋白水平可能对衰弱的评估有指导意义,血清Klotho蛋白水平与衰弱呈负相关,提示血清低水平Klotho蛋白老年人更易发生衰弱.

    虚弱老人衰老Klotho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