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内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内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王海燕

月刊

0578-1426

cjim@cma.org.cn

010-85158279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内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我国内科领域高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内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以及对内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内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广大内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被众多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为国内核心类期刊。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辟有专论、内科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会议纪要、继续教育园地、标准与讨论、临床病理(例)讨论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59页

    罕见PIK3R1基因异常致SHORT综合征1例

    张娴林乐韦华谢凌陈开宁...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SHOR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以宫内生长受限、脂肪营养不良、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点.本文报道1例13岁男性患者,表现为轻度宫内生长受限、营养不良、面部畸形、身材矮小、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基因检测发现PIK3R1基因新生变异(c.1945C>T,p.Arg649Trp),诊断为SHORT综合征,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患者血糖控制平稳.该病罕见,临床表现异质多样,易漏诊、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探索个体化的优化治疗方案.

    胰岛素抵抗身材矮小PIK3R1基因单基因糖尿病

    TRPM6基因新发复杂杂合突变致原发性低镁血症伴继发性低钙血症1例

    王雅静胡晓娜王先令巴建明...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低镁血症伴继发性低钙血症(HSH)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M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M6)基因突变引起镁代谢障碍导致的.本文报道1例婴儿期起病的HSH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及基因突变情况.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抽搐,伴颜面麻木、心悸、眼震等症状,化验检查显示持续严重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甲状旁腺激素血症;18岁时经基因检测发现存在TRPM6基因新发复杂杂合突变位点c.5083+1G>C和c.3209+2T>C.

    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继发低钙血症TRPM6基因

    IgAκ轻重链沉积病1例

    艾三喜文煜冰陈罡秦岩...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是一种少见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轻重链沉积病是其少见类别,其中α(alpha)重链轻重链沉积病尤为少见.本例为少见的IgAκ轻重链沉积病,致病物质由单克隆重链α和轻链κ组成.患者女性,68岁.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1+,非肾病性蛋白尿(24h尿蛋白0.71 g),血肌酐126 μmol/L,血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 κ(+).肾穿刺活检病理提示系膜结节硬化性肾小球病;免疫荧光提示IgA和轻链K沿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基底膜线样沉积,以及系膜区团块样沉积;电镜可见颗粒样电子致密物.诊断为IgAκ轻重链沉积病,有临床意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患者接受6程化疗(硼替佐米1.3 mg/m2皮下注射第1、8、15、22天;环磷酰胺300 mg/m2 口服第1、8、15天;地塞米松40 mg 口服第1、8、15、22天)后获得血液学缓解(血免疫固定电泳和24 h尿轻链阴性),血肌酐稳定于120 μ.mol/L.通过分析讨论疾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与诊疗水平.

    轻重链沉积病重链α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沉积病

    征稿启事

    71,88-90页

    WHO贫血的定义指南(2024版)解读及与2011版指南的纵向对比分析

    何玮梅王磊顾蓉单佳妮...
    72-76页

    《中华内科杂志》第十一届编辑委员会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为新任编委)

    76页

    医学论文中有关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7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

    胡静霖冯翠翠贺凌博王旖旎...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为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突破,但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相关风险.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CAR-T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以发热、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CAR-T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CAR-HLH)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被提及,其临床表现与CRS相似,具有更高的致死性.既往认为CAR-HLH是CRS的一种特殊类型,然而新近研究提示二者发病机制并不相同.本文综述了 CAR-HLH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为临床CAR-HLH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提供参考.

    噬血细胞综合征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什么样的临床研究需要注册

    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