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叶青
    164-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是赋能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是赓续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是提升乡民素养的有效抓手,是实现生态振兴的重要载体.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但还存在文化传承主体流失、文化土壤贫瘠、文化传播途径有限和文化长远发展受阻等现实症结.在新征程上,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要依靠基层组织引领,加强人才主体培养;扩大文化活动空间,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两创发展,优化媒体传播机制;探索文化产业模式,打造乡村特色品牌.

    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时代价值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以"生态文明"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关景文
    168-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是兼顾自然、经济、人文和社区特点于一身的区域整体,具备协调自然、劳动、文化等诸多特点,并与城区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形成的人们生活空间.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农村最为突出.党的二十大也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现如今站在百年新征程上,我们党再次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部署.在新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把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乡村振兴农村复兴生态文明生态振兴乡村建设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雷琼莹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分析产教融合、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和电商人才四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该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研究.构建以教学为方式、以实践为手段、以效果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辅之以学校导师、企业导师、乡村导师三教三评方式,形成"专创+德技+产教"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采用数字化管理评价体系,便于动态监测和实时调整运行机制进度,通过闭环方式,保证乡村振兴电商人才长久发展的培养模式.

    产教融合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励继红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和土壤.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该文以浙江省"非遗+"为例,总结浙江良好的政策环境下非遗发展情况和特点,深挖乡村文化资源,激活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创新、文化自信等方面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

    非物质文化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浙江省路径研究

    抓实农牧民党员教育 助力乡村振兴——以新疆昌吉市为例

    左珊
    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牧民党员是乡村振兴的领导者、组织者、推进者、示范者、引领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新疆昌吉市农牧民党员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原因,并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切实把农牧民党员教育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农牧民党员教育针对性、促进农牧民党员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统一、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昌吉市农牧民党员教育培训综合素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忻城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龙涛彭瑱张康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西忻城是壮锦三大发源地之一,在传承与传统的驱动下、创新与发展的努力下以及融合与创造的辅助下,广西忻城壮锦已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展现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壮族民族文化发展的蓬勃生机.但目前仍然存在社会变迁影响下原有生存土壤缺失、政府支持不足、市场冲击下手工业效率低及企业管理亟待转型等问题.该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对壮锦的传承与发展路径进行创新与开发,以提高文化自觉与认同、提高壮锦传承的吸引力、完善传承机制与体系、培育壮锦产业链,促进忻城壮锦与土司文化等特色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壮锦文化传承与发展,助力忻城发展振兴.

    乡村振兴忻城壮锦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产业融合

    "两山"理念下乡村生态振兴路径探析——以宝鸡市太白县为例

    景超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把握"两山"理念、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基础,厘清"两山"理念同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关系,挖掘"两山"理念在乡村生态振兴实践中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以宝鸡市太白县为例,太白县在乡村生态振兴实践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取得实质性成效,且积累一些典型性做法.但在推进"两山"转化进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当地发展的现实问题.全面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通和优化"两山"转化通道,就须在治理主体协同、治理监督、文化铸魂等方面寻求解决方案,为推动太白县乡村生态振兴提供创新路径,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建设美丽乡村提供经验借鉴.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乡村生态振兴太白县绿色

    乡村振兴视域下优良家风建设的价值蕴含与纾困路径

    邓洋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风作为以家庭为载体的社会风气,具有稳定性、价值引导性、独特性和延续性等特征.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优良家风具有促进乡村社会治理、推进乡村精神脱贫和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等重要价值.但乡村优良家风建设也面临着乡村家风建设过程受阻、乡村家风传承渠道受限、乡村家风建设主体缺位等困境,需要从推进家风文化守正创新、革新优良家风传承方式、多方主体凝聚合力引领家风建设等方面探寻路径.

    乡村振兴优良家风价值蕴含现实困境可循路径

    征稿启事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