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视阈下爱农情怀的内涵、价值与培育策略

    刘国芹张富明
    165-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党的强国之计,也是向涉农职业院校学生吹响的冲锋号角.强农须爱农,育人先育德,以家国情怀、家园情怀、耕读情怀诠释爱农情怀内涵.通过"打造一个可视化教育场景""讲好一个家乡故事""体验一个产业示范点""谋划一个涉农领域的创新创业项目""构建一个多元课堂"等策略,激发涉农高职学生的爱农情怀、强农信念,提升涉农高职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职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乡村振兴爱农情怀培育策略内涵价值

    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弘扬路径

    潘春晓潘冬晓
    170-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脱贫攻坚精神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导向功能,具体表现为上下同心的统一意志、尽锐出战的全力投入、精准务实的求实作风、开拓创新的观念变革、攻坚克难的顽强斗志和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6个方面.该文探讨脱贫攻坚精神融入乡村振兴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脱贫攻坚精神乡村振兴要义价值路径

    济南市乡村人才支撑体系构建与策略探索

    李新田李明明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核心在于通过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中国农村的全面发展.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以及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济南市为例,深入分析乡村人才振兴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提出基于人力资源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与策略.该研究旨在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振兴"三农"问题策略

    基于四"新"维度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三重逻辑

    王婉婷黄建都
    17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革新传统产业模式,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新质生产力以其数字化、智能化特点为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是助推乡村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该文着眼于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内在逻辑,针对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发展路径,基于四"新"维度,以新劳动者改善乡村地区劳动力结构;以新劳动对象拓展农业发展新要素;以新劳动工具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以新基础设施完善乡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不断提升乡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融合程度,开辟乡村产业发展新领域.

    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陈雨婷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魂".文化的力量总是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融入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中.推动乡村振兴,需要深挖文化的力量,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有意识地利用文化来强根固本促发展.乡村文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引领和动力源泉,只有全面发挥乡村文化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建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画卷,持续铸造乡村事业新辉煌.基于乡村文化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至关重要.

    文化振兴乡村文化精神引领现实困境优化路径

    新时代中国特色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研究

    王东升王瑞锋陈焕珍
    186-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我国新时代的背景,在国内外乡村振兴研究和实践基础上,该文对乡村振兴主导优势、主导产业、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和资产组合等主要方面进行全面总结.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如土地制度和共富目标要求,总结出一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以期对我国更快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借鉴和指导.其中,以土地入股为核心的混合股权模式是符合市场体制且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发展模式.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实践总结

    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价值、困境与路径

    胡雨瑶
    18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农村基层党建这一强大引擎,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利于凝聚思想共识,筑牢政治保障;发挥组织优势,提升治理效能;推动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但是当前在党员干部队伍、人才资源、工作机制以及组织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应从建强党员干部队伍、厚植人才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加强组织力建设4个维度做出切实改进与提高.

    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实践路径

    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乡村生态振兴的逻辑理路

    张威威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生态振兴以马克思自然观为理论指引,立足于"农民的生态权益""城乡生态融合"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需求而提出.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三方面的现实困境;为此,从逻辑前提、根本动力、关键举措和必要保障四方面指明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未来进路.

    乡村生态振兴绿色技术创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

    《智慧农业导刊》约稿函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