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反左金丸对"胃寒证"代谢模式的影响

    陈文文张磊阳贺敏蒋健...
    1720-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反左金丸对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体内代谢模式的影响.方法 21 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法评价治疗前后的症状分数,收集治疗前后 21 例健康人的空腹血清,运用UPLC-LTQ/Orbitrap MS技术进行检测,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组学研究.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各症状分数明显改善;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患者经反左金丸治疗前后的血清代谢轮廓明显分离,且治疗后的代谢轮廓明显趋向健康人;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筛选出 9 个差异代谢物,治疗前后筛选出 6 个差异代谢物;与健康人比较,患者治疗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 3-羟基十二烷酸相对含量升高、十八烯酸相对含量降低,与物质代谢相关的 3-丙基丙烯醛相对含量升高、丁酮相对含量降低,与神经兴奋性相关的(R)-(+)-2-吡咯烷酮-5-羧酸相对含量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 3-羟基十二烷酸和 3-丙基丙烯醛的相对含量降低,十八烯酸、(R)-(+)-2-吡咯烷酮-5-羧酸、丁酮的相对含量升高.结论 慢性胃炎"胃寒证"患者与健康人的代谢模式存在差异,"胃寒证"患者较健康人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减慢、神经兴奋性降低,反左金丸能够改善"胃寒证"患者的症状,并对其代谢模式回归正常具有一定调节作用,其作用环节可能与物质、能量代谢和神经兴奋传导有关.

    反左金丸慢性胃炎胃寒证方证相应代谢组学代谢模式

    黄褐毛忍冬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抗RNA病毒蛋白酶活性

    杨欣危英周英潘博文...
    1725-1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褐毛忍冬抗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的活性.方法 采用不同溶剂对黄褐毛忍冬进行提取,通过荧光法分析其提取物和主要成分抗RNA病毒活性.采用UPLC-HRMS法对黄褐毛忍冬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采用Surflex-Dock模块及Ligplot1.4.5 软件分析黄褐毛忍冬主要成分与HIV-1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L结合情况及相互作用.结果 黄褐毛忍冬水提物以及 30%、60%、85%甲醇提物对HIV-1 蛋白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IC50值为 0.079~0.21 mg/mL,其中水提物作用最强.水提物和 60%醇提物抑制组织蛋白酶L浓度分别为 0.6、0.91 mg/mL.绿原酸、木犀草素、咖啡酸等与相关受体分子结合较好.结论 黄褐毛忍冬具有较好抗RNA病毒蛋白酶的优势,尤其是对HIV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黄褐毛忍冬抗RNA病毒蛋白酶分子对接UPLC-HRMS

    9个产地麦冬中鲁斯可皂苷元、多糖与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与相关性分析

    张欣雅吴灵雁唐嘉浩秦路平...
    1730-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测定 9 个产地麦冬中鲁斯可皂苷元、多糖与 3 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分析其与产地生境因子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鲁斯可皂苷元及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3 种黄酮类成分含量,采用SPSS 23.0 软件分析.结果 鲁斯可皂苷元、多糖、麦冬甲基黄烷酮A、麦冬甲基黄烷酮B、甲基麦冬高黄酮A分别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麦冬甲基黄烷酮A、B、多糖含量与经度呈正相关,与纬度呈负相关.甲基麦冬高黄酮A、鲁斯可皂苷元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与经度、海拔呈负相关.样品分为 3 个类群,类群Ⅱ鲁斯可皂苷元含量较高;类群Ⅲ麦冬甲基黄烷酮A、B含量与多糖含量较高.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可为麦冬的种质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麦冬产地含量测定相关性分析

    GC-MS/MS测定8种中药材中31种农药残留

    杜玲玲王小东冯华谭翔匀...
    1734-1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202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了禁用农药多残留测定法的 3 种前处理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前处理方法适用性及基质效应,为前处理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以植物不同入药部位的 8 种中药为对象,采用直接提取法、QuEChERS法及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比较不同固相萃取柱的净化效果,并以优化后的GC-MS/MS法进行样品检测.结果 普通样品适宜直接提取法,如桂枝、桑叶等;含糖量高的样品适宜QuEChERS法,如地黄等;含挥发油、色素多的样品适宜固相萃取法,如薏苡仁、虎杖、槐花、蒲黄.固相萃取和稀释样品能有效降低基质效应.结论 应根据中药材含糖、含油脂、色素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前处理方法,固相萃取法兼具提取效果好、基质效应低,适用范围最广.

    中药农药残留基质效应GC-MS/MS前处理

    基于气味信息和活性成分的三七产地溯源研究

    闫莎莎李雪洪晶张娅俐...
    1740-1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气味信息和活性成分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方法 采集 4个产地的三七样品,测定其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1、Rg1、Rb1、Rd)和气味信息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分析.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七产地对其皂苷含量、电子鼻传感器特征响应信号影响显著;典则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三七产地的判别,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对三七产地的判别准确率均在 87%以上;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构建皂苷含量的预测模型,气味信息与皂苷含量间存在相关关系(0.42<r<0.95).结论 基于电子鼻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三七产地判别具有可行性,可为三七开发利用、产地追溯、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七电子鼻高效液相色谱多元统计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分析

    木瓜种植和趁鲜加工工艺优化

    王淙薇熊彬斌王珺向莉...
    1746-1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木瓜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赤霉素的施用、晾晒方法和趁鲜加工时机.方法 不同剂量赤霉素分别在花落期喷施 1 次或在花落期和幼果期各喷 1 次.基于传统晒干方法,将收获的鲜木瓜切瓣分别置于木板、水泥地、钢网、塑料、竹网 5 种材料上晾晒.趁鲜加工研究是在木瓜切瓣后,分别于新鲜、五成干、七成干、八成干以及全干时切薄片,晒干.参考2020 年版《中国药典》评价上述工艺所得药材品质.结果 18.75 mg/L喷施1 次收获果实多,畸果率低,各项均符合 202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木板晾晒效率高、所得木瓜有效成分含量高.五成干切片外观性状和质量均较佳且省时省力.结论 18.75 mg/L赤霉素花落期喷施1 次、木板晾晒、五成干进行切片对木瓜生产效率和品质有很大提升.

    木瓜赤霉素晾晒方法趁鲜加工

    四川省邻水县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分析

    唐晓章刘红霞陈仁文王晓东...
    1750-1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摸清四川邻水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方法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的指导,对全县 36 个定点样地和 1 080 个小样方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进行调查;对标本材料进行采集、制作、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 采集药材样品 48 种、种子资源 41 种及腊叶标本 2 600 余份.经鉴定,邻水县共有药用植物 450 种(含种和亚种),其中采集重点品种 68 种,栽培药用植物 8 种.结论 邻水县中药资源比较丰富,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本调查研究结果可为邻水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邻水县中药资源普查药用植物重点品种

    某医院2021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分析

    屈红丽李伟霞王晓艳张辉...
    1757-1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周口市中医院 2021 年度中药饮片处方中配伍禁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57 066 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对含有"十八反""十九畏"者中患者年龄、性别、科室、诊断分布情况、禁忌药对使用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含配伍禁忌处方共 1 005 张,男性占比 44.68%,女性占比 55.32%,年龄主要分布在36~60 岁;半夏配伍乌头应用最多,其次为瓜蒌配伍乌头;禁忌处方中大多配伍炙甘草,而且乌头主要为附子,两者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胃脘痛病、胃痞病及恶性肿瘤.结论 若辨证准确、合理配伍、煎煮得当,临床应用半夏、瓜蒌与附子配伍"相反"不是绝对禁忌,在治疗慢性胃炎、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必须小心谨慎,密切观察病情,中病即止,不能长期大量服用.

    中药饮片配伍禁忌临床合理用药

    清化痰湿方对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

    孙佳晔万华吴雪卿冯佳梅...
    1761-1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化痰湿方对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 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清化痰湿方)、激素组(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组(清化痰湿方+皮质类固醇激素),每组 34 例,疗程 30 d,并随访 6 个月.检测总有效率、复发率、新发率、痊愈率、中医证候评分、疼痛NRS评分、乳房外形、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激素组(P<0.05),与联合组接近(P>0.05),并且痊愈率最高;3 组复发率、新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1~3 个月,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高于其他 2 组(P<0.05).治疗后 2 个月内,联合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其他 2 组(P<0.05),但之后中药组更有长远优势(P<0.05).治疗后 6 个月,联合组乳房外形美观率高于激素组(P<0.05),与中药组接近(P>0.05).治疗期间,3 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神经兴奋程度、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 清化痰湿方可安全有效地降低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中医证候评分,对缓解疼痛具有长远优势,联合皮质类固醇激素时对乳房外形评价有向好的趋势.

    清化痰湿方皮质类固醇激素围手术期粉刺性乳痈

    益气化瘀明目方对气虚血瘀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视网膜眼底激光光凝术患者的临床疗效

    刘宏真马玉红王绪保
    1765-1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明目方对气虚血瘀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视网膜眼底激光光凝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明目方,疗程12 周.检测临床疗效、VEGF、IL-6、Ang-2、IL-23、HO-1、FBG、GLP-1、2 hPG、黄斑中心凹厚度、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IL-6、VEGF、Ang-2、IL-23、FBG、2 hPG、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HO-1、GLP-1升高(P<0.05),黄斑中心凹厚度减小(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益气化瘀明目方可减轻气虚血瘀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行视网膜眼底激光光凝术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术后康复,调节氧化应激失衡,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益气化瘀明目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眼底激光光凝术气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