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那如-3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赵海玥张小杉段莎莎施依璐...
    1842-1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影像学方法探讨蒙药那如-3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及那如-3低、中、高剂量组(0.1、0.2、0.4 g/kg),采用免疫诱导法构建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评分(AI)及体质量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VEGF、TNF-α及IL-1水平,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评估滑膜增生及新生血管情况,X射线及高分辨率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评估踝关节骨质破坏情况,HE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关节滑膜结构及CD31、VEGF、TNF-α、IL-1β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那如-3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AI评分未见明显变化(P>0.05),血清VEGF、TNF-α水平、滑膜厚度、能量多普勒成像(PDI)血流分级及造影强度、X射线评分、CD31表达均降低(P<0.05),高剂量组IL-1水平及HE评分均降低(P<0.05).结论 那如-3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滑膜新生血管及炎性细胞因子减轻滑膜炎症,减轻骨侵蚀,延缓病情进展.

    那如-3蒙药类风湿关节炎超声造影micro-CTX射线

    玉屏风散对肺癌细胞PD-L1表达及T细胞功能的影响

    叶震中李世杰牛彩琴
    1850-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玉屏风散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结合及对肺癌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玉屏风散提取物对小鼠Lewis肺癌LLC细胞生长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实验检测玉屏风散提取物对T细胞和LCC细胞共培养中靶细胞杀伤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实验检测玉屏风散提取物对PD-1和PD-L1结合的阻断作用,以及对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释放水平的影响;同基因肿瘤模型分析玉屏风散对肺癌LLC细胞体内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染色考察玉屏风散对肿瘤组织内CD4+T细胞、CD8+T细胞浸润的影响.结果 玉屏风散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LC细胞的生长及内源性PD-L1蛋白表达(P<0.05,P<0.01),竞争性阻断 PD-1 和 PD-L1 结合(P<0.05,P<0.01),促进 T 细胞 IFN-γ和 TNF-α 的释放(P<0.05,P<0.01),阻断PD-L1对T细胞功能性抑制作用(P<0.05,P<0.01).玉屏风散可以抑制LLC肿瘤生长(P<0.01),增加CD4+T、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P<0.01).结论 玉屏风散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可阻断PD-L1对T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在同源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抗肿瘤效果,可增强CD4+T细胞、CD8+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玉屏风散肺癌LLC细胞T细胞PD-1PD-L1

    益气生津方对气阴两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汤忠富黄传兵程丽丽陈君洁...
    1857-1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益气生津方对气阴两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生津方,疗程8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ESSDAI评分、ESSPRI评分、唾液流率、免疫炎症指标(ESR、hs-CRP、IgG、C3、C4)、SAS评分、SDS评分、T淋巴细胞(CD4+、CD8+、Treg、Th17)、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并低于对照组(P<0.05);2组ESSDAI评分、ESSPRI评分、ESR、hs-CRP、IgG、SAS 评分、SDS 评分、CD8+、Th17 降低(P<0.05),唾液流率、C3、C4、Treg 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CD4+除外)(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生津方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气阴两虚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口眼干燥症状,降低炎症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T淋巴细胞平衡有关.

    益气生津方常规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气阴两虚

    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常熠刘英军金辉
    1862-1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对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止血生肌汤灌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薏苡三七方,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肠道菌群(肠球菌、乳酸杆菌、肠杆菌、双歧杆菌)、相关因子(FCP、ESR、IL-10、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L/M、DAO、D-乳酸)、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Baron内镜评分、改良Mayo评分、VAS评分、FCP、ESR、TNF-α、TLR4、PGE2、肠道屏障功能因子降低(P<0.05),IL-10升高(P<0.05),肠球菌、肠杆菌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肠球菌除外)(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苓薏苡三七方联合止血生肌汤灌肠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提高镇痛、消炎效果.

    参苓薏苡三七方止血生肌汤灌肠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

    参芪桃花四物汤合复遂汤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

    王琨任静于文琪徐大伟...
    1867-1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参芪桃花四物汤合复遂汤联合针刺对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桃花四物汤合复遂汤,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学指标(Glu、GABA、Glu/GABA、Gly、HCY、ASP)、神经功能指标(BDNF、NGF、NT-3)、NIHSS 评分、FMA 评分、MAS 评分、Barthel 评分、表面肌电信号(Hmax、Mmax、Hmax/Mmax)、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ABA、Gly、神经功能指标、FMA评分、Barthel评分升高(P<0.05),中医证候评分、Glu、Glu/GABA、HCY、ASP、NIHSS评分、MAS评分、表面肌电信号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桃花四物汤合复遂汤联合针刺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气虚血瘀证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痉挛性瘫痪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降低中医证候评分、痉挛程度.

    参芪桃花四物汤复遂汤针刺常规治疗痉挛性瘫痪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

    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静姚登峰张步鑫王庆兴...
    1872-1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减丹栀逍遥散对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5例,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观察组给予加减丹栀逍遥散,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临床指标(PASI评分、表皮厚度、角质层含水量、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IL-2、IL-4、IL-17、IL-23)、生长因子(EGF、IGF-1、NGF、FGF-23)、AKT/PI3K/mTOR信号通路(AKT、PI3K、mTO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AKT/PI3K/mTOR信号通路降低(P<0.05),表皮厚度减小(P<0.05),角质层含水量升高(P<0.05),并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性因子、1GF-1、NGF、FGF-23降低(P<0.05),EGF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 加减丹栀逍遥散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肝经郁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清和皮损生长因子、炎性因子水平,调节皮损中AKT/PI3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加减丹栀逍遥散寻常型银屑病肝经郁热

    小续命汤化裁联合梅花针叩刺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

    周亮宁丽萍
    1877-1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考察小续命汤化裁联合梅花针叩刺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2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梅花针叩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续命汤化裁,疗程4周.检测临床疗效、BDNF、PTX-3、CTRP9、ET-1、vWF、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外周阻力、动态阻力)、中医证候评分、相关评分(FMA上肢和下肢评分、S-FMMFA上肢和下肢指数、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DNF、CTRP9、平均血流量、平均血流速度、相关评分升高(P<0.05),PTX-3、ET-1、vWF、外周阻力、动态阻力、NIH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续命汤化裁联合梅花针叩刺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调节相关因子表达,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小续命汤梅花针叩刺常规治疗脑梗死偏瘫

    大黄橐吾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罗日措张馨予钟国跃王洪玲...
    1882-1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黄橐吾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大黄橐吾乙醇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利用CCK-8法、Griess法测定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4-acetoxy-7β-senecioyloxy-1-(2-methylbutyryloxy)-notonipetranone(1)、rel-(1R,3 αS,5R,6S,7R,7αS)-1-[(1S)-1-(acetyloxy)ethyl]octahydro-6-[(2-methylbutanoyl)oxy]-4-methylidene-2-oxo-7-(propan-2-yl)-1H-inden-5-yl(2E)-3-methylpent-2-enoate(2)、款冬酮(3)、petasipaline B(4)、8α-hydroxy-4(15),11-eudesmadiene(5)、羽扇烯酮(6)、羽扇豆醇(7)、(3β)-lup-20(29)-en-3-yl stearate(8)、松脂醇单葡萄糖苷(9)、isoeucommin A(10)、isoline(11)、尿苷(12)、三十四烷醇(13)、棕榈酸(14)、tridec-1-ene(15)、cis-octadec-9-enoic acid(16)、甲基-α-D-呋喃果糖苷(17)、β-谷甾醇(18).化合物1~6、9~11、14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NO有抑制活性.结论 化合物3~6、8~10、12~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9~11、14具有抗炎活性.

    大黄橐吾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抗炎活性

    樟叶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杨鹏飞卫金洪钱玉梅孙正光...
    1889-1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樟叶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液液萃取、大孔吸附树脂、HW-40C凝胶色谱、分子排阻色谱和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樟叶95%乙醇提取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R,3S)-7-methoxy-5-O-β-D-glucopyranosyl-afzelechin(1)、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2)、槲皮素-3-O-β-D-芹菜糖-(1→2)-β-D-葡萄糖苷(3)、槲皮素-3-O-洋槐糖苷(4)、山柰酚-3-O-β-D-芸香糖-7-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α-L-鼠李糖-7-O-β-D-葡萄糖苷(6)、5,3'-di-O-methyl-(-)-epicatechin(7)、cinchonain Ⅱ b(8)、槲皮素-3,4'-二-O-β-D-葡萄糖苷(9)、表儿茶素(10).化合物8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4.8µg/m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樟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化合物7~9为首次从樟叶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黄酮分离鉴定抗氧化活性

    战骨叶甲醇部位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贺非凡赵宁涛颜小捷卢凤来...
    1894-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战骨叶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 战骨叶甲醇部位采用薄层色谱、柱色谱和HSCC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鉴定为牡荆素(1)、balanophonin(2)、桦褐孔菌二糖(3)、4-allyl-2,6-dimethoxyphenol-β-D-glucopyranoside(4)、去氢催吐萝芙木醇(5)、地芰普内酯(6)、(E)-4-((1S,3R,4R)-1-hydroxy-4,5,5-trimethyl-7-oxabicyclo[4.1.0]heptan-1-yl)but-1-en-3-o-ne(7)、(E)-4-hydroxyphenylprop-7-ene 4-O-β-D-glucopyranoside(8)、4-羟基苯甲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9)、vicenin(10)、齐墩果酸(11)、芝麻素(12).化合物 1、2、5、7、10、12 对 NO 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6.42±2.5)、(21.24±2.2)、(25.88±1.9)、(29.72±2.1)、(8.90±1.1)、(9.73±0.7)μmol/L.结论 化合物2、4~8为首次从豆腐柴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5、7、10、12具有抗炎活性.

    战骨叶甲醇部位化学成分分离鉴定抗炎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