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案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mrzazhi@chmra.org

010-65916817/85231071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病案/Jour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学病案学与病案信息管理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任务是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病案信息管理经验,普及与提高病案信息科学知识,介绍国外卫生信息管理的新进展,交流促进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的经验,促进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病案信息管理科学,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当前在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为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医院管理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本刊以病案信息管理和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肿瘤错误编码及难点解析

    胡月刘春玲王玥谭笑梅...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某院脑肿瘤编码错误原因,探讨脑肿瘤编码难点并梳理正确的编码思路,提高编码的正确率.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22年1月1日-2022年9月30日脑肿瘤手术病案共285份,通过仔细阅读每份病案并核对疾病及手术编码,统计编码错误数量和主要错误类型,并进行案例分析.结果 在随机抽取的285份病例中共有27份病案编码存在错误,错误率为9.47%,总结归纳出3种主要错误类型,包括脑肿瘤的形态学编码错误6份,错误率2.10%,其中出现2种错误造成形态学编码错误、部位编码错误8份,错误率2.80%,均为同种错误原因导致,包括5例血管母细胞和3例神经鞘瘤、以及手术编码错误13份,错误4.56%,均为同种错误原因导致,包括7例脑血管瘤、5例脑膜瘤以及1例神经鞘瘤.结论 脑肿瘤的编码思路有3个主要步骤,确定脑肿瘤形态学编码再进行编码核对,最后核对确定手术操作编码.编码员必须遵循脑肿瘤正确编码思路、加强学习脑肿瘤相关医学知识以及与病理科、临床等科室的沟通.病案科室应通过强化编码质控模式、不断优化病案编码操作系统以提高脑肿瘤编码准确性.

    脑部肿瘤形态学编码部位编码手术编码

    盆腔器官脱垂疾病ICD-10编码分析

    毛永康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盆腔器官脱垂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实际临床分度存在差异,导致疾病编码经常出现错误.通过结合案例分析POP的疾病编码分类,总结编码思路,提高疾病编码准确性.非妊娠/分娩期POP伴有子宫切除史的阴道脱垂编码N99.3,子宫脱垂编码N81.2-N81.4,仅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其他和未特指等情况分别编码在N81.0-N81.1、N81.5-N81.6、N81.8-N81.9亚目下;妊娠/分娩期POP发生梗阻性分娩编码O65.5,无梗阻性分娩的子宫脱垂和阴道脱垂分别编码O34.5和O34.8.编码员要重视编码查找步骤,加强临床知识学习,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提高编码质量,以提升疾病编码准确性.

    盆腔器官脱垂ICD编码准确率

    产科常见易错手术操作编码案例分析

    黄娜萍徐倩成财达赵云龙...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ICD-9-CM-3中产科系统的手术操作因临床书写相同,手术操作过程相似,但编码往往不同,编码员在编码时常有误编.列举某院病案质控发现的产科手术操作编码错误较多的几种编码,例如催产素静滴、人工破膜引产术、会阴切开术、会阴裂伤修补术、剖宫产术、子宫球囊置入术等,探讨分析其编码要点及查找方法,总结产科中催产素静滴编码时需要注意是否药物增强分娩;人工破膜引产术根据操作时是否进入产程编码于73.01、73.09;会阴切开术根据是否伴有产钳或真空吸引操作编码于73.6、72.1、72.21、72.31、72.71;会阴裂伤修补术根据疾病性质编码于71.71、75.69、71.79;剖宫产术根据目的不同编码于74.1、74.91;子宫球囊置入术根据置人球囊目的不同编码于69.91、73.1、75.8;分娩后清宫术根据术式编码于69.02、69.52.编码员需提升临床基础知识和病案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产科手术操作编码规则,并与临床保持良好沟通,才能提高编码准确性.

    产科手术手术操作编码编码分析

    直肠前切除术的手术编码探讨

    刘庆王思思刘海仙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直肠前切除术是指经腹保留肛门的下段乙状结肠、直肠癌切除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直肠癌保肛手术.为了提高直肠前切除术编码准确性,结合ICD-9-CM-3(2011版)对直肠前切除术各术式手术编码进行总结,通过案例回顾不同术式的编码.其中结肠肛管吻合术(Parks术)、结肠经肛管拉出术(Bacon术)术中将直肠经肛门拉出属于拖出术,分类于48.4;低位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经括约肌间直肠前切除术(ISR术)切除肠管后一期吻合恢复肠管连续性,分类于48.63.根据ICD-9-CM-3(2011版)中另编码、包括等编码原则,直肠前切除术除主要手术编码外还应编码淋巴结清扫(40.59)、肠吻合(46.01/46.21)为附加编码;全直肠系膜切除、肠造口术是直肠前切除术的必要手术步骤,为省略编码.

    ICD-9-CM-3直肠前切除术手术编码

    尿道下裂疾病及手术编码分析

    郑金龙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道下裂是常见的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尿道下裂修复术是针对不在正常位置的尿道口进行的修复性手术.根据ICD-10编码规则,临床常见尿道下裂的准确编码:阴茎头型、冠状沟型尿道下裂编码为Q54.0,阴茎体型尿道下裂编码为Q54.1,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编码为Q54.2,会阴型尿道下裂编码为Q54.3.阴茎阴囊型和阴囊会阴型尿道下裂常有伴随畸形,需具体编码.根据ICD-9-CM-3编码规则,临床常用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准确编码:一期尿道下裂修复术、分期手术的一期阴茎弯曲矫正术、分期手术的二期尿道下裂修复术均编码于58.45,膀胱造瘘术编码为57.21,睾丸下降固定术编码为62.5.编码员编码时要了解疾病及手术内涵,根据ICD-10及ICD-9-CM-3编码规则,对尿道下裂及相关手术进行判断并准确编码.

    尿道下裂尿道下裂修复术ICD-10ICD-9-CM-3编码

    假性胰腺囊肿相关手术ICD-9-CM-3编码探讨

    秦坤龙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假性胰腺囊肿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是急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的并发症之一,其外科治疗方式包括外引流术、内引流术和切除术.在ICD-9-CM-3编码中包括胰囊肿导管引流术或胰腺假囊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52.01、胰囊肿袋形缝合术[造袋术]52.3、胰腺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或胰腺囊肿胃吻合术或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52.4、内镜下胰腺病损切除术52.21、胰腺病损切除术52.22、近端胰腺切除术52.51、胰体尾切除术52.52、中段胰腺切除术52.59等.结合某院6例假性胰腺囊肿的病案,探讨假性胰腺囊肿不同手术术式的ICD-9-CM-3编码,旨在提高假性胰腺囊肿手术编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编码人员提供参考.

    假性胰腺囊肿手术方式ICD-9-CM-3

    5例梭形细胞肿瘤ICD-10编码分析

    麦颖仪冯素花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梭形细胞肿瘤病理分型多样,造成编码困难,分析案例查找出其相应ICD-10编码,总结编码思路并提出提高编码质量的建议与措施.5例梭形细胞肿瘤的编码分别是声门下恶性肿瘤C32.2,鳞状细胞癌M8070/3;下肢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良性肿瘤D21.2,包括髋,血管平滑肌瘤M8894/0;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良性肿瘤D36.1,神经鞘瘤M9560/0;胃体恶性肿瘤C16.2,胃肠间质瘤M8936/3;食管良性肿瘤D13.0,平滑肌瘤M8894/0.梭形细胞肿瘤的编码并非一成不变,编码员需加强对梭形细胞肿瘤的认识,认真查阅病案资料,明确肿瘤形态与动态,严格遵循肿瘤编码查找步骤进行编码查找与核对.加强医师诊断规范化书写培训、提升编码员临床知识储备、增加医师与编码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是提高编码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梭形细胞肿瘤ICD-10疾病诊断病理

    黑素细胞痣疾病及手术编码探讨

    姜红旭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素细胞痣及相关手术是常见的疾病和手术之一,编码容易混淆.临床根据病因、坑浆大小、外观形态及黑素细胞巢在皮肤层次的部位对黑素细胞痣进行分类.ICD-10将巨型黑素细胞痣形态学编码分类于M8761/1,巨型黑素细胞痣部位编码分类于D48.5;非巨型黑素细胞痣形态学编码分类于M872-M879,动态编码为/0,非巨型黑素细胞痣部位编码分类于D22.-.ICD-9-CM-3中86类目包括部位的黑素细胞痣切除术编码为86.3,86类目不包括部位的黑素细胞痣切除术分类于系统章节.黑素细胞痣切除游离植皮术或皮瓣移植术编码时除了将对黑素细胞痣切除术进行编码,还要对游离皮片移植术或皮瓣移植术进行编码.编码员对黑素细胞痣及其常见手术编码时要了解黑素细胞痣部位、病理及其手术术式和部位,根据ICD-10及ICD-9-CM-3编码规则准确编码.

    黑素细胞痣ICD-10ICD-9-CM-3形态学编码

    基于决策树分类方式对北京地区2019-2021年871例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研究

    王宇曹彤欣孟怡然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决策树分类方式分析北京地区3年内871例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为管理部门决策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北京地区871例乳腺癌住院患者的病案首页,分析不同年份其住院费用构成情况,并通过决策树分类模型将所有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采用绝对值及相对权重法测算所有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标准.结果 乳腺癌患者2019-2021年住院总费用从高至低分别为2020年3 523 965.98元<2019年3 763 289.85元<2021年3 924 283.54元;各个年份均为药品费用所占的构成比最大,护理康复费呈逐年上升趋势;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医疗付款方式及转归情况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P<0.05;经交叉验证方法对验证所构建出的决策树从而得到12个DRGs组合,具有较高的组内同质性;各分组费用超标例数均在10%~12%左右,且DRGs中9组的病种权重最高(1.92),DRGs中6组的病种权重最低(0.42).结论 药品费用是目前乳腺癌患者住院期间的最大经济负担,同时不同的治疗方式、医疗付款方式及转归情况是目前临床中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最大的几类因素;决策树DRGs组合对住院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组内同质性,通过DRGs分组进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决策树分类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决策研究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2013-2022年乳腺恶性肿瘤构成比分析及变化趋势

    赵烁张琳孙鹏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预测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10年间1770例北京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初次住院的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前后5年乳腺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及动态变化,掌握乳腺恶性肿瘤的分布和发生规律.结果 前5年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为459例,后5年为1311例,后5年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明显增加,比前5年上升185.62%;总体男女比例为1∶159.9;其中前5年男女比例为1∶152,后5年男女比例为1∶162.,前后5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发病年龄主要分布于40~60岁年龄段,占全部病例的71.24%,前5年平均年龄为(55.41±1.25)岁,后5年平均年龄为(40.97±0.59)岁,前5年与后5年病例患者平均年龄有统计学意义;乳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前后5年均以浸润导管癌为主,分别为73.99%与72.03%,比较前后5年病理类型构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前5年乳腺恶性肿瘤病例增加明显;以浸润导管癌为主,近5年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发病年龄集中在40~60岁人群,女性居多.

    乳腺恶性肿瘤患病率病理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