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案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mrzazhi@chmra.org

010-65916817/85231071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病案/Jour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学病案学与病案信息管理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任务是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病案信息管理经验,普及与提高病案信息科学知识,介绍国外卫生信息管理的新进展,交流促进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的经验,促进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病案信息管理科学,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当前在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为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医院管理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本刊以病案信息管理和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镓铟锡合金体温计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康利红岳天洋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镓铟锡合金体温计和汞柱式体温计两种体温计在临床中的测量效果.方法 在2023年1月1日-2023年1月31日随机选取334例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镓铟锡合金体温计(观察组)和汞柱式体温计(对照组)测量腋下体温,比较两种材质体温计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依据数据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对比测量3min、5min、10min不同时段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6.50±18.26、36.53±18.26、37.34±1.01,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6.50±18.26、36.53±18.26、37.27±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不同体温区间(正常、低热、中热、高热)两组体温计测量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6.48±0.45、37.63±0.23、38.44±0.25、39.45±0.24,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6.50±0.44、37.67±0.21、38.45±0.25、39.48±0.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不同室外温度(-4℃、-3℃、-2℃、-1℃、1℃、2℃)两组体温计测量结果,观察组结果分别为:37.31±1.06、37.40±1.02、37.17±0.99、37.61±0.90、37.41±1.03、37.39±1.01,对照组结果分别为:37.32±1.05、37.40±1.03、37.19±0.97、37.65±0.92、37.43±1.00、37.43±0.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通过对668份体温单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镓铟锡合金体温计的测量结果与汞柱式体温计测量结果一致,可有效替代汞柱式体温计应用于临床使用.

    镓铟锡合金体温计汞柱式体温计体温单分析

    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质控方案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绿色通道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张伟黄菊梅柳云鹏郭鹏...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以时间节点为导向制定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绿色通道相关的质控方案,并在临床中应用,评价其对取栓绿色通道工作效率、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某院接受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4例,其中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使用原有绿色通道质控方案的患者82例设为对照组,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使用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质控方案的患者72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到院至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绿色通道流程其它关键时间节点用时及术后90天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到院至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94.9±27.6)分钟显著低于对照组(114.6±36.7)分钟,CT检查完成至进入导管室时间(47.3±20.3)分钟显著短于对照组(63.3±34.6)分钟,医师接诊至CT检查开始时间(18.2±6.9)分钟显著短于对照组(22.3±10.4)分钟、术后90天mRS评分(2.2±2.1)显著小于对照组(3.0±2.4).结论 使用以时间节点为导向的质控方案,可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的到院至股动脉穿刺成功时间及部分时间节点用时,降低术后90天mRS评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时间节点质控

    LMR、SOD、ACR对T2DM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张旭南京柱王龙基董矜...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LMR、SOD、ACR在2型糖尿病(T2DM)病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研究三指标与T2DM出现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对T2DM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某院住院治疗的21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5例,女69例,分析有无并发症组、不同并发症数量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找出其中的危险因素,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并做ROC曲线.结果 无并发症组的男性比例高,有并发症组较无并发症组年龄、收缩压、ACR、LMR水平高,SOD水平低(P:0.036,<0.001,0.003,<0.001,0.011,<0.001).无并发症、一种并发症、多种并发症三组间性别、年龄、收缩压、ACR、LMR、SO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0.033,<0.001).LMR/性别、LMR/年龄、ACR/SOD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性别、收缩压/年龄、ACR/年龄、SOD/年龄、ACR/收缩压、SOD/收缩压、LMR/ACR、SOD/LMR具有较显著的相关性(P<0.01).ACR为T2DM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33),SOD为保护性因素(P=0.001).ACR、SOD在有无并发症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25,两者联合预测值为0.756.SOD为T2DM出现多种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P--0.005),其在不同数量并发症组间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5.结论 T2DM无并发症患者LMR水平较高,ACR是T2DM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因素,SOD是T2DM出现一种至多种并发症过程中的保护性因素.联合检测ACR、SOD对T2DM出现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2型糖尿病并发症淋巴单核细胞比值超氧化物歧化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探究不同药液对重症患者口腔护理的影响

    刘颖林妍胡欣然许慧荣...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进行基于《成人重症监护病房口腔护理专家共识》规范操作基础上,探究更适用于中医医院危重患者的口腔护理液.方法 2023年3月1日至5月31日,在某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60位老年患者,按照患者入科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人,中药液组:中药液配方完成标准口腔护理;生理盐水组组:使用0.9%无菌生理盐水完成标准口腔护理;洗必泰组:使用医院提供的0.1%洗必泰溶液完成标准口腔护理.记录患者刚入科第1次口腔评估、第1天、第3天、第5天及第10天分别进行Beck评分及刚入科第1次评估,第5天及第10天分别进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 中药液组患者第1天口腔护理评分(11.70±1.78)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患者得分(12.7±1.49)分,低于生理盐水组(13.85±1.31)分;中药液组患者第3天口腔护理评分(8.50±1.00)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10.8±1.10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11.45±0.99)分;中药液组第5天口腔护理评分(6.30±9.23)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7.85±0.74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8.75±0.851)分;中药液组第10天口腔护理评分(5.05±0.224)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5.25±0.444)分,低于生理盐水组(6.75±0.79)分.三组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第5天中药液组患者第五天得分(4.65±0.875)分,显著低于洗必泰组(6.85±1.09)分,低于生理盐水组(7.9±1.62)分;中药液组第10天得分(3.4±0.754)分,低于洗必泰组(4.15±0.745)分,低于生理盐水组(4.15±0.745)分.结论 中药液对比0.1%洗必泰溶液和0.9%无菌生理盐水有更好的清洁效果,0.1%洗必泰溶液相对于0.9%生理盐水有更好的清洁效果.每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后Beck 口腔评分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有明显改变.

    口腔护理专家共识中医护理重症患者

    小剂量甲状腺激素对老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疗效

    邬静娜蔡松易旭王佳宁...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老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患者应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改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1日-2021年8月31日在某院住院年龄≥65岁,同时符合低蛋白血症、贫血和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老年患者6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大于20大卡/公斤/体重每日的热量,蛋白质0.8 g/kg/体重每日,常规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营养治疗和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25ug/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前白蛋白,静息心率等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二组在HB、ALB和PAL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红蛋白(112.6±13.3)g/l,前白蛋白(173.3±55.1)mg/1,FT4(1.51±0.23)g/dl均有升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心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老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左甲状腺素片可升高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且对心率无明显影响,但还需要扩大临床样本数据进一步确证.

    老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小剂量甲状腺激素

    不同预后结直肠癌患者SGA评分及NLR表达及预后评估效能分析

    武亮武雪亮王雅琳刘辉...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预后结直肠癌患者主观综合营养评估量表(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评分及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表达,建立预后评估模型并检测该模型预后评估效能.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某院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收治的进展期/晚期结直肠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治疗疗效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及预后不良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SGA评分、营养学相关指标、NLR、MLR、PLR、WLR水平,随访患者生存期.分析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建立联合模型并评估联合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TP、Hb水平、生存期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主观整体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TF、NLR、MLR、PLR、WLR、ca199、cea、ca724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患者生存期与TP、Hb呈正相关,与SGA评分、TF、NLR、MLR、PLR、WLR水平呈负相关;患者预后不良与TP、Hb呈负相关,与SGA评分、TF、NLR、MLR、PLR、WLR水平呈正相关;SGA、TP、TF、Hb、NLR、MLR、PLR、WLR为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联合模型预后评估效能优于肿瘤标志物.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与其SGA评分及TP、Hb、TF、NLR、MLR、PLR、WLR水平密切相关,且基于SGA营养评分及NLR等指标建立结直肠癌预后预测模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SGAMLRMLRPLRWLR结直肠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