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茶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国茶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飞

月刊

1000-3150

chinatea@mail.hz.zj.cn

0571-86650241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梅灵南路9号

中国茶叶/Journal China Tea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新方法,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等。本刊是广大茶叶干部、技术推广人员、茶叶经营者、茶厂(场)员工、茶农和茶艺工作者、茶叶爱好者的良好读物,也是茶叶科研人员、茶叶院校师生的参考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3年茶园养分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龙俐至倪康马立锋杨向德...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分管理技术提升是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和茶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从茶树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物学基础与茶园养分的土壤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方面,综述了 2023年茶树营养理论与养分管理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农业背景与科技发展趋势,预测茶园养分管理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后续茶园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借鉴.

    茶树养分高效利用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研究进展

    陈佳蒋清海韩余占才学...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推广选用合适的机械装备与建立适宜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模式可提高茶园生产管理效率,节本增效.文章对近年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瓶颈与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茶园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体系建立提供参考.

    茶叶茶园机械化茶园耕作茶园施肥茶叶采摘

    欢迎订阅《中国茶叶》

    17页

    2023年我国茶叶产销及进出口形势分析

    梅宇梁晓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我国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稳定增长,茶类结构基本稳定,内销总量基本持平.18个主要产茶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茶园总面积343.31万hm2,干毛茶总产量为333.95万t,总产值3 296.68亿元.全国茶叶内销总量240.4万t,内销总额3 346.7亿元.2023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36.75万t,出口额17.39亿美元,均出现小幅回调.文章基于2023年中国茶叶产销数据,从不同茶叶品类的生产、国内销售、进出口等角度对当前全国茶产业的产销形势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就当前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产值内销进出口

    浅析茶旅融合发展的共同富裕机制——以浙江苍南为例

    吴小川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旅融合发展是茶文化旅游的升级版,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融合依赖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市场活跃的区位环境、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影响力等有利条件.茶旅融合发展要突出生态、创新、共享的特点,在融合中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机制、"多位一体"的利益协调机制、以"茶产业+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机制、茶旅融合发展的共富机制,全面提升综合经济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和就业机会,促进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茶旅融合生态共富机制

    新版浙江省地方标准《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DB33/T239-2023)解读

    陆德彪龚淑英范方媛黄伟红...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介绍了新版浙江省地方标准《龙井茶加工技术规程》(DB33/T239-2023)修订的背景,解读了新旧版标准在内容上的异同,特别是新版标准基于鲜叶档次细化了机械加工工艺流程,优化调整了部分机制工序与参数,增加了模式图;针对当前龙井茶生产现状,提出了根据鲜叶档次选用合适的工艺流程,鲜叶摊放要兼顾摊放时间、失水速率和含水率,以及应把握好机械加工配套技术等措施和建议.

    龙井茶加工标准

    四种采茶机的名优茶采摘效果综合比较研究

    倪康石元值郑生宏马伟...
    40-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名优茶机采作业提供设备选型依据,测试比较了4款浙江茶区常见的采茶机的名优茶采摘作业效率、采摘质量与作业成本.测试结果表明,双人采茶机在机采作业中具有最快的作业速度与采摘效率,但是其名优茶采摘质量不佳,一芽一二叶得率为22.5%;单人采茶机作业效率不如双人采茶机,但采摘效果好,一芽一二叶得率为40.7%;电动便携采茶机则具有经济性优点,每667m2采摘成本为14.69元,其一芽一二叶得率不如单人采茶机,但优于双人采茶机;手持式名优茶采摘机采摘质量最好,但采摘效率最低.综合机采速度与采摘质量,实际生产中可考虑传统的单人采茶机作为名优茶机采装备.

    采茶机作业效率机械组成经济评价

    10个茶树品种在宜宾地区的引种表现

    肖罗丹张利萍李顺宇许艳艳...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引种至宜宾地区的10个茶树品种的生理指标、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及所制成茶感官品质表现进行了研究.生理指标调查表明,10个茶树品种在宜宾地区具有较强适应性,其中天府茶28号、春雨1号、巴渝特早、中茶102、黔茶8号、湘波绿2号春季萌发时间早.生化成分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生化成分含量各有差异,其中黔湄601、湘波绿2号、槠叶齐、天府茶28号氨基酸总量均在5%以上,具备制优质绿茶的生化特点.感官品质结果表明,槠叶齐、湘波绿2号、天府茶28号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品质表现优异,中茶111、春雨1号和黔茶8号制宜宾早茶品质更突出,鄂茶1号、黔湄601制川红工夫品质更独特,而中茶102和巴渝特早制茶香气表现较优.10个品种制茶品质表现存在差异,为适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的茶树良种提供了多种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制成茶感官审评总分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研究通过多角度分析,为适制宜宾早茶和川红工夫的良种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宜宾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树品种宜宾生化成分感官品质适制性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现状调查与未来趋势分析

    袁思怡彭金艳杨晨司利奇...
    52-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新式茶饮行业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饮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瓶装茶所强调的标准化和便捷性,新式茶饮更加注重创新、个性化和社交性,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品牌和社交需求.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扩张,饮品配方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行业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且潜在的健康问题逐渐凸显.通过文献综述,并采用消费者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对112份学生和203份全体消费群体的匿名问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内容涵盖了对饮品口味和品牌的喜好、饮用频率、健康担忧及价格接受度等方面的问题,旨在全面了解消费者对新式茶饮的接受程度及相关偏好情况.同时结合文献综述,深入剖析新式茶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产品创新、消费者市场偏好、健康需求、行业标准的制定及数字化趋势等方面的情况.综合以上因素,探究了新式茶饮行业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和创新潜力,并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新式茶饮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健康趋势

    北方茶园数字化研究与实践

    王梓清王武闯田国强王林政...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北方茶园中应用数字化技术,能够针对制约北方茶产业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提供技术和管理方案,推动北方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阐述了北方茶区发展数字化茶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北方数字化茶园的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包括茶园气象灾害预测、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茶园可视化实时监控系统,以及数字茶叶等方面,并提出了北方数字茶园今后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气象灾害预测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实时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