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水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水利
中国水利报社
中国水利

中国水利报社

韦凤年

半月刊

1000-1123

info@chinawater.com.cn

010-63205041/5042/5043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3号

中国水利/Journal China Water Resource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主管,是水利系统最权威的指导(综合)类科技期刊。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的治水方针,宣传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探讨水利发展对策,指导、服务水利改革与发展,交流水利科学研究新进展.推广水利新技术,沟通水利与社会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家水网智能调度总体框架与关键问题认识和思考

    王超李韡陈竹青林斌...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国家水网智能调度,是充分发挥国家水网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的核心关键,《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国家水网调度中心建设.分析了国家水网智能调度内涵以及实现的必要条件与现状差距,提出了管理和技术双轮驱动国家水网智能调度总体架构.从依法管水、健全国家水网调度法律法规和跨域协同、构建国家水网调度体制机制两方面对构建国家水网调度指挥体系进行了探讨,为国家水网调度提供工作基础.聚焦水网调度多层级多目标特征,从融合新要素新技术新模式的监测感知体系、打破跨部门多层级数据壁垒的数据资源体系、国家水网调度智能决策体系、水网分层分级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对数字孪生国家水网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相关内容可为下一步推动国家水网调度中心建设提供思路.

    国家水网智能调度总体框架体制机制数字孪生关键问题

    数字孪生水网调控模型体系构建若干思考

    陈晓楠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水网以智慧调控为手段,调控模型是数字孪生水网模型平台的核心组成.错综复杂的水网是典型大系统,水网调控具有多层次、多尺度、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多场景等特点,存在众多难点和挑战.针对水网调控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模型体系构建思路:在分析水网布局结构和管理所属基础上,构建网络组成对象数据库和拓扑结构图,明晰各网络并列、串联、包含关系以及各对象的基础信息和相互关系,并实现数据库与拓扑图的动态映射;空间上,基于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分层分区进行分析计算;时间上,按照预测、调控、修正的思路实施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滚动决策;强化预演功能,采取机理和数据双驱动模式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完善模型参数或优化模型结构;分析调控模型体系中各类专业模型的关系和作用,构建基于多指标的调控方案综合评估模型,借鉴现代智能优化算法策略,模拟生成可行方案集,并通过演化迭代实现优化调控.

    国家水网数字孪生水网智慧调控大系统分解协调滚动决策

    数字孪生黄河算力建设实践与思考

    李自尊王益民楚楠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理规划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算力资源布局,优化算力资源设计,可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提供绿色、高效、安全、弹性的算力支撑.回顾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算力资源建设历程,分析了算力资源、保障设施建设现状,指出算力资源建设在多算力融合、算力资源服务能力、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对算力资源的需求,提出"整合已建、统筹在建、规范新建"的建设思路,整体设计采用中心算力"超集中",边缘算力"超分布",算力内核"多样化",多元算力、算力多主体融合供给的"两超一多两融合"的"云边协同"布局思路,提出从基础计算、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计算等方面提升算力,基于算力资源管理平台实现异构资源统一纳管、精细化权限管理等,从绿色机房环境、容灾备份、分区分域算力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以期为黄河及其他流域后续算力资源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数字孪生黄河算力算力布局多算力融合保障体系

    我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进展及建议

    徐国印陈佳川杨研郭利颖...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5年联合国大会第七十届会议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启动实施.2023年,联合国对其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以联合国于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特别版》为基础,系统梳理了全球涉水目标总体进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各国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中的位置.关于涉水目标,虽已取得巨大进展,但仍有数十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水、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服务.如果要在2030年实现目标,眼下就需要大幅度提高全球的进展速度,其中饮用水方面需提高6倍,环境卫生方面需提高5倍,个人卫生方面需提高3倍.我国在实现议程涉水目标方面取得了重大积极进展,但在观念理念、监测口径、监测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为切实落实发展议程和涉水目标,建议强化部际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大部门间协调力度;完善监测指标体系,适应国际需要整合监测数据;组织专门技术团队,加大跟踪研究力度;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中国治水理念、治水智慧和治水经验为全球水治理体系变革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可持续发展议程涉水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水资源管理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探讨

    李连香苏庆亮闻童徐玮彤...
    37-4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成果、支撑乡村全面振兴,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域为单元创新体制机制,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明确了总体要求、建设标准、必备条件及程序要求、保障措施等.详细分析了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必备条件、4项建设标准和15项具体指标,将指标依据属性划分为稳定类和动态类,梳理各项指标主要影响因素,指出重点关注内容,提出进一步保障水质安全、完善工程体系、强化数智化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以助力实现农村供水"三个转变",全面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能追求暂时性或阶段性达到建设标准,需要持续优化工程布局、强化水质保障和加强运行管护工作,确保稳定安全供水.

    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稳定类指标动态类指标水质保障工程体系数智化

    黄河流域上游干旱区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研究——以祖厉河为例

    魏智魏银璐刘世华吴锦奎...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祖厉河是黄河上游干旱半干旱区重要一级支流,其年最大洪峰流量能够反馈黄河上游环境变化,是防洪安全和雨洪资源利用中的关键因子.依据祖厉河干流3个水文站1957-2020年共64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基于水文统计、t检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Morlet小波理论等数学分析方法,分析了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的时空差异、变化程度、突变性和周期性时域特征.结果表明:祖厉河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总体呈减小趋势,进入21世纪后出现显著(P>0.1)至极显著(P>0.05)变化,上、中、下游年变化倾向率分别为-5.0 m3/s、-6.4 m3/s和-10.5 m3/s.其变差系数CV值、年最大洪峰流量模数随洪水发生的累积频率增大和流域面积增加而逐渐减小,变幅在80%~88%之间.祖厉河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变化可划分为Ⅰ—振荡期(1957-2000年)、Ⅱ—显著期(2001-2020年),流域上、中、下游突变点均出现在21世纪初期的10年.流域年最大洪峰流量在20世纪曾存在10~12年主周期,之后没有明显且稳定的主周期,但存在4~8年较规整的小周期变化.流域气温升高、汛期降水量减少,以及土地利用类型演变等条件变化,改变了洪水发生的频次和量级.

    祖厉河流域水文情势年最大洪峰流量黄河上游干旱区

    近坝库岸滑坡涌浪-溃坝链生灾害研究进展

    杜镇瀚陈祥潘洪月彭潜...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坝库岸滑坡是水库库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高山峡谷区滑坡体失稳高速滑入库区可能导致巨型涌浪,大坝遭到涌浪冲击与漫顶水头冲刷的双重作用,面临极高安全问题,对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其引起的灾害链风险一直是研究热点,探究滑坡涌浪致灾机理及链式效应、涌浪溃坝灾害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滑坡涌浪特征、涌浪对建筑物作用过程、漫顶冲蚀溃决等角度对高山峡谷区土石坝库区地质-水工灾害链生机理的试验与模拟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对近坝库岸滑坡涌浪-溃坝链生灾害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思考与展望.发现目前研究多集中于滑坡易发性、稳定性及滑坡涌浪产生机制的前端思考,忽略了滑坡体产生的巨型涌浪对水工结构的影响及周边承灾体的风险评估与防范管理,建议在近坝库岸滑坡涌浪-溃坝链生灾害机理、灾害智能识别、风险评估与防范、应急预演与处置及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实践.

    库岸滑坡滑坡涌浪土石坝溃决地质-水工灾害链风险评估

    全国河道采砂管理关键要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金中武陈齐李志晶周银军...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道砂石作为砂石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需态势、管理模式及利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市场供给,更关乎河湖防洪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随着全国主要流域来沙量持续减少、砂石资源市场供需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及河湖长制在全国范围内纵深推进,河道采砂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更高要求.从宏观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当前河道砂石资源供需现状,深入探讨了河道采砂管理中法规体系、河道砂石资源权属界定、采砂许可、河道采砂权出让、疏浚砂利用、现场管理制度等关键要素,提出了完善立法工作、理顺管理职责、优化许可方式、规范疏浚砂利用、明确收益使用、加强现场管理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并建议加快推进河道采砂管理立法进程,加强河道采砂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旨在优化现有河道采砂管理模式,促进河湖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河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新形势下全国河道采砂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砂石资源河道采砂供需结构管理对策

    黄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分析及思考

    王旭叶炜民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集整理河湖管护有关生态环境基础数据是实现黄河流域河湖生态高水平保护的前提条件.长期以来,黄河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涉水管理部门较多,各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尚不健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相关体系尚未成型,已开展的部分河湖科学研究形成的基础数据成果分散无序.针对黄河流域河湖管理保护有关生态环境方面河湖长制任务安排与基础数据需求,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函询、调研等方法,梳理分析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保护方面基础数据,挖掘存在问题,并进行探讨.根据新时期治水目标,研究提出填补水生态方面数据空白、建立科学长效水生态环境管理方法体系、构建服务河湖生态管理的基础数据库等相关建议,推进黄河流域河湖生态保护.

    黄河流域河湖管护河湖长制生态环境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