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铁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王五昌

月刊

1001-683X

cr@rails.com.cn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路/Journal Chinese Railway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以服务中国铁路为理念,以关注并推动中国铁路创新与发展为宗旨,以传播中国铁路发展信息与创新成果为己任,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速列车关键区域流场结构及气动噪声特性仿真分析

    柳润东李志强伍向阳潘永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建立包含受电弓、转向架的3节编组列车数值模型,利用分离涡模型对车身流场进行计算,利用宽带噪声源模型和FW-H方程对车身表面源强以及远场气动噪声传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列车车身周围流动结构与噪声源位置密切相关;车头、车尾、受电弓、转向架区域为主要噪声源区域;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身表面声功率增加;气动噪声源强度主要取决于气流与构件之间相互作用状况,头车1位转向架表面声功率最高,随着纵向距离的增加,转向架表面声功率呈减小趋势.

    高速列车FW-H方程分离涡模拟流场结构气动噪声

    400km/h高速列车受电弓多极子声源气动噪声特性研究

    蔡陈之肖军李晏良詹晏...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不断增加,其产生的气动噪声呈现明显多声源特征,高速运动效应显著,四极子声源比例增加,对列车远场噪声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混合CAA方法,基于涡声理论和Lighthill声比拟方法,分析400 km/h受电弓结构周围流场与气动噪声、远场声传播特性,研究四极子声源对其声辐射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电弓结构高速运动在近壁面产生的复杂涡运动是主要气动噪声源,涡结构主要集中在头部、底架和绝缘子处.受电弓高速运动产生的高湍流区域主要发生在主杆附近,导致体四极子声源加强,该区域部件表面流动分离,产生较强的湍流.四极子声源最大强度约为偶极子声源的0.4倍,其声场能量转化效率比偶极子声源低.受电弓近场最大总声压级为136 dB,远场声辐射沿不同方向的主频位于同一频带,频谱整体呈现多峰特征.400 km/h高速列车受电弓产生的气动噪声中,四极子声源能量占比达到38.3%.

    气动噪声低频声场四极子声源声传播数值仿真高速列车受电弓

    400km/h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预测及分析

    宋立忠张艺升张海文刘全民...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400km/h高速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二次结构噪声,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建立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数值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从轮轨粗糙度、车速和扣件刚度3个方面,分析轮轨粗糙度变化、车速变化以及扣件刚度变化对高速铁路高架段轮轨噪声和二次结构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仅改变轮轨粗糙度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轮轨粗糙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并且轮轨粗糙度每增加1dB,声压级增加1dB(A);(2)在仅改变车速情况下,综合噪声的变化趋势一致,随着车速的增大,综合噪声也呈现增大趋势,但是噪声增大的速率变缓;(3)在仅改变扣件刚度情况下,扣件刚度变化对综合噪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0~800 Hz频段,在其他频段范围内,综合噪声几乎不受扣件刚度变化的影响.在50~2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也相应增大;而在200~800 Hz频段,随着扣件刚度的增大综合噪声数值减小.

    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二次结构噪声噪声预测轮轨粗糙度统计能量分析法有限元-边界元法

    400km/h高速轮轨噪声特性及轮轨声源贡献量研究

    涂蔓蝶王佳诺韩健肖新标...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400 km/h高速轮轨噪声特性,基于傅里叶级数方法和2.5维边界元方法,建立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分析轮对与轨道的声辐射特性.利用轮轨滚动噪声预测模型,对轮轨短波不平顺在不同波深和波长特征下的噪声响应,以及扣件参数对轮轨噪声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短波不平顺波深增大,轮轨横向力、垂向力分别呈非线性增大0.7、62.7 kN;短波不平顺波长在31.5~500.0 mm时,轮轨横向力、垂向力受影响较小;短波不平顺波深增大1 dB,轮对、轨道和轮轨系统总声功率级呈线性增大约1dB(A);随着短波不平顺波长减小,轮对声功率增大,轨道声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扣件垂向刚度增大,轮对、轨道、轮轨系统总声功率级分别减小0.1、1.1、1.0 dB(A);随着扣件垂向损失因子增大,轮对、轨道、轮轨系统总声功率级分别减小0.7、4.4、4.1 dB(A);扣件的横向刚度和横向损失因子对轮轨系统总声功率级无显著影响.

    高速列车轮轨噪声声源贡献量短波不平顺扣件参数

    高速铁路不同高度金属屏障气动效应及维护策略

    孙瑞海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高速铁路金属屏障的设置特点与日常检查维护情况,以1.72 m与2.15 m高金属屏障为研究对象,采用气动仿真与现场试验等研究方法开展气动效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列车脉动风压呈现立柱基础区域大、靠近立柱顶部小的特征;相同速度条件下,1.72 m与2.15 m高金属屏障列车脉动力相差小于10%,钢立柱动位移相差约2倍,单元板动位移相差约40%,立柱抵抗横向力的能力与结构高度相关度高;受气动荷载变化影响,同速度等级下结构振动响应波动幅度可达到50%;金属屏障的振动响应可反映结构动力性能的差异,不同跨金属屏障单元板动位移相差可达到1倍,建议后续金属屏障检查维护中关注结构动力性能的变化.

    高速铁路金属屏障气动效应振动响应试验检查维护

    基于数值仿真计算的高速铁路声屏障长度对插入损失的影响

    常亮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高速铁路降噪措施中,声屏障最为普遍和有效,其中声屏障设置高度是主要设计参数,而声屏障设置长度和位置,则一般根据经验结合简单计算选取,声屏障长度及预测点位置对插入损失变化的影响考虑较少.根据Kurze点声源绕射声衰减理论推导有限长声屏障对列车线声源插入损失的理论算法,对比分析声屏障长度、高度变化对不同位置预测点声屏障插入损失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随着声屏障长度增加,各预测点位置尤其声屏障两端附近,声屏障插入损失变大;(2)采取加高、延长声屏障措施对于插入损失值及空间分布影响不同,应根据预测点位置情况合理选择声屏障优化措施;(3)半无限长声屏障端部加长50m后,插入损失变化量较为明显的区域位于声屏障端部水平距离 110m、与线路中心线距离130m范围内.

    高速铁路声屏障插入损失点声源绕射声衰减理论数值仿真计算

    铁路隧道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与实践

    田四明吴克非黎旭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我国铁路隧道在设计理论与方法、标准体系、风险管理、防灾救援、建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建成了一大批标志性隧道工程,为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和交通强国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系统总结我国铁路隧道建设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从本质安全、建造效率、实体质量、绿色低碳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路隧道高质量发展的意义,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为进一步提升我国铁路隧道建造水平,提出以"安全高效、内实外美、绿色智能"为主要属性特征的现代化铁路隧道工程内涵,并以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推广主动支护体系、推行大断面施工工法、提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造水平等为主要着力点,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铁路隧道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坚实保障.

    铁路隧道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

    CSAMT深埋长大隧道破碎岩体靶向勘察研究

    尹小康罗威赵思为王仕兴...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路深埋长大隧道因其埋深大、里程长,同时伴随复杂多变的地质问题,致使地质勘察难以查明、查细,特别是对深埋长大隧道破碎岩体空间分布的精准定位一直是工程勘察中的难题.基于CSAMT三维正反演理论,研究建立了针对深埋长大隧道中破碎岩体靶向勘察模式,从而实现"点-线-面"的精准勘察.通过开展基于四面体网格的CSAMT三维正演和有限内存拟牛顿法的三维反演研究,以及二、三维模型分析对比,验证三维CSAMT在铁路隧道勘察中的优势.在滇西地区某深埋长大隧道TBM掘进工区开展三维"点-线-面"靶向勘察试验,结果表明该勘察体系可靠且精度高,精准探明了 TBM卡机工区段前方的花岗岩蚀变带影响范围及其空间展布形态,确定了断层破碎带的影响范围及其空间展布形态,有效提高深埋长大隧道勘察精度.布置靶向测线从"点-线-面"进行三维CSAMT勘察这一思路,对深埋长大隧道的勘察工作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CSAMT深埋长大隧道破碎岩体靶向勘察体系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滇越铁路"黑美人"

    67页

    铁路智慧预制场建设理念及实践

    张贵忠曹凤洁宋宇亮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高铁按照"工厂化预制、机械化安装、信息化管理"技术路线,开展面向全生命周期的装配式建造技术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针对预制场智能建造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围绕"信息化优化流程、机械化减员增效、绿色人文可持续发展"建场目标,提出从"综合管控平台、自动化生产线、绿色工地"3个维度来评价预制场先进性的理念.以京滨铁路盾构管片场为应用场景,围绕3个维度的建设内容和重点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实践验证该方式可提升预制场的整体效率,为其他预制构件场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智慧预制场综合管控平台自动化生产线绿色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