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
《中国医药》杂志社
中国医药

《中国医药》杂志社

杨秋

月刊

1673-4777

zgyy8888@163.com

010-64428528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

中国医药/Journal China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国家级医药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面向医药卫生科技人员,及时、全面、快速报道我国医学、药学领域的医学成果及临床经验。重点栏目:论著(包括临床医学、临床用药、临床分析及基础研究等内容),中医中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评价,病例报告,综述,讲座及中国医药卫生改革信息等。本刊特色:刊载量大,出版周期短,编校质量高,服务快捷周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韩艺韩宇博邹国良隋艳波...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8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压、形体学指标、血脂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3%(29/34)比58。8%(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6,P=0。015)。治疗后,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腹围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o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黄连温胆汤通过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提高对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肥胖黄连温胆汤

    利肺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冯志超王存林张彤任筱璐...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肺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利肺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42/45)比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喘息、咳嗽、痰多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结论 利肺胶囊联合茶碱缓释片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体内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利肺胶囊茶碱缓释片

    温脾除胀汤治疗脾阳虚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王雷张静金友刚谷楠...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脾除胀汤治疗脾阳虚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河北省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脾阳虚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50例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温脾除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0%(24/25)比72。0%(18/25)](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腹内压、腹围、平均胃潴留量均低于/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小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同时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指标均保持正常。结论 温脾除胀汤治疗脾阳虚型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抑制炎症因子。

    胃肠功能障碍温脾除胀汤脾阳虚型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

    替雷利珠单抗致非心肌炎性的左心室功能损害1例

    饶敏童皖宁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1例59岁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在使用替雷利珠单抗200 mg免疫治疗1个周期后,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表现,B型脑钠肽明显升高,心肌酶谱持续正常,分析原因可能为免疫相关性的非心肌炎性的左心室功能损害,积极给予激素治疗后,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明显缓解,但左心室功能损害无法逆转。因此,对于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后出现的左心室功能损害,尽管心肌酶谱持续正常,仍应考虑到免疫相关性的非心肌炎性的左心室功能损害,需使用激素治疗,且该左心室功能损害无法逆转。

    替雷利珠单抗非心肌炎性的左心室功能损害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4例并文献复习

    栗政伟胡海波吕建华刘琼...
    12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吻合口漏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当漏口较小时可随着时间推移自发闭合,这种情况下可采取保守治疗或不治疗。当漏口较大时,会引起血流动力学紊乱,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需要对其进行手术干预。既往再次外科开胸手术是这类吻合口漏的主要治疗方式,但外科手术往往需要再次开胸、体外循环、全身麻醉,不仅创伤大、风险高,而且由于首次术后心包及周围组织粘连,再次手术的难度也明显增加。近年来,随着先心病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微创、效果确切、可重复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二次外科手术一种较理想的替代方案。目前,临床上有关复杂先心病外科矫治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的病例报道较少,本文报告了 4例这类疾病的介入封堵成功病例并系统复习了相关文献,以期为临床上对这类疾病的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矫治术残余漏瓣周漏介入封堵

    主动脉的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刘康段红艳夏健明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动脉作为人体血液循环的主干道,承担着将心脏泵出的血液输送并分配到全身各个脏器的关键功能。在血液流动过程中,主动脉内部会产生机械应力,主要包括剪切应力和机械牵张力。生理性的机械应力维持了血管的生理状态,而病理性的机械应力与主动脉疾病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是引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异常的机械应力通过多种机制破坏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介导主动脉疾病的起始和演变。本文综述了主动脉力学生物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主动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主动脉疾病力学生物学机械应力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的历史和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点翟光耀
    13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数据,计算出冠状动脉的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T-FFR)。这种能力通过机器学习不断提升和改进,可以用于自动检测和评估冠状动脉狭窄,识别斑块成分以及预测病变的进展,还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人工智能在CCTA中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包括算法的泛化能力、数据的标准化和隐私保护等。为了进一步提高CT-FFR技术在临床中的实用性和效率,需要对这些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发出更加优化的解决方案。

    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CT血管造影血流储备分数人工智能

    中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李燕平周旋张婷婷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的一种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功效的创新中成药。其借鉴于我国古代中医治疗流感、发热等呼吸道外感病症的传统经验和现代药理学机制,具有抗病毒和抗菌的双重作用,已成为目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推荐用药。其中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流感、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临床症状以发热、咽痛、咳嗽咳痰、鼻塞为主,而连花清瘟针对以上症状,可发挥镇咳祛痰、平喘、抗炎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疗效。本文将连花清瘟这类中药的组方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相关研究情况、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为连花清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呼吸系统疾病连花清瘟呼吸道感染肺炎中医药

    结核病中的脂质代谢途径及经其治疗结核病的研究进展

    曹显凤张先明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脂质在结核分枝杆菌(Mtb)的生长和代谢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Mtb感染期间,泡沫状巨噬细胞在肉芽肿中积累脂质,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这些脂质可促进耐药性Mtb的形成,从而降低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因此,了解宿主和Mtb中脂质代谢物的变化至关重要。Mtb的缓慢生长和耐药性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并伴有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风险。为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疗效,必须深入了解抗结核药物对Mtb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本文主要通过讨论宿主和Mtb感染过程中脂质重编程对抗结核反应的影响,并分析脂质与抗菌药物及脂质代谢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本文探讨了脂质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期为有效控制Mtb感染提供参考。

    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脂质代谢脂滴抗结核药物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吴朴仙林婧任鹏程王红霞...
    14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胆道的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在病程中常合并炎症性肠病(IBD)。PSC与IBD共存时表现出不同于独立疾病的临床表型、疾病转归和肿瘤风险,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本文就PSC合并IBD的发病机制、病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相关恶性肿瘤的风险及监测进行综述,以期增强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认识,并为PSC合并IBD的临床研究和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