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及种子EMS诱变研究

    朱泯珏陈橙史文甯李景冲...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培养基的激素含量及比例,明确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愈伤组织及种子的最佳条件,本研究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外植体,探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诱导的影响,并针对愈伤组织和种子处理分别设置了两时间两浓度(2 h和6 h,0.3%和0.9%)及三时间两浓度(6 h、8 h、10 h,0.4%、0.8%)的EMS处理时间和浓度的组合,研究各处理对愈伤分化系数和后期植株成活率以及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表型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种子愈伤的最佳激素配比为0.25 mg/L NAA+0.5 mg/L 6-BA+0.5 mg/L 2,4-D,此时达乌里胡枝子愈伤诱导率为94.9%.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愈伤组织的适宜浓度为0.3%,处理时间为6 h,分化系数和植株相对成活率分别为46.31%和47.78%,接近半致死范围,且生根数、根长和平均株高等指标与高浓度EMS处理相比受到的负面影响较小.EMS诱变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的适宜浓度为0.8%,处理时间10 h,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分别为53.61%、51.06%和53.28%,均接近半致死量,同时发现多株幼苗叶片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变异.本试验在达乌里胡枝子原有种质资源基础上,丰富了达乌里胡枝子突变体库,也为后续开展达乌里胡枝子诱变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达乌里胡枝子EMS愈伤组织种子诱变

    萝卜开花基因RsFLC3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谭萍罗小波李亚东彭潇...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开花春化途径中关键抑制因子FLC基因属于MADS-box基因家族,为探索萝卜开花抑制基因FLC3的功能,以抽薹开花差异较大的萝卜品种YZH(易抽薹)和XHT(耐抽薹)为研究材料,对萝卜开花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了萝卜RsFLC3基因,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和两个萝卜品种不同时期的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萝卜开花相关基因638个,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RsFLC3基因在萝卜抽薹开花过程中表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品种间大部分时期的表达量差异较大.

    萝卜RsFLC3亚细胞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CITES监管植物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陈云霞南程慧吴显坤黄娅琳...
    18-25,封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平台对CITES附录监管物种习志野(Te phrocactus geometricus)进行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并对其基因组结构特征及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具备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全长116 183 bp,包含72个蛋白编码基因、6个rRNA基因和30个tRNA基因.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共编码16 119个密码子,编码亮氨酸(Leu)的最多;共发现微卫星位点259个,其中最多的是单核苷酸重复序列186个.采用ML法构建系统进化树,习志野与巨人柱属的巨人柱(Carnegiea gigantea)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为习志野的分子标记开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叶绿体转化技术、濒危机制的解析等提供了基础数据参考,同时也丰富了仙人掌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遗传信息.

    习志野叶绿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系统进化

    转杜仲几丁质酶基因EuCHIT1烟草对真菌抗性增强的研究

    曹瑞董旋刘雅心赵懿琛...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杜仲中分离并克隆了杜仲几丁质酶基因EuCHIT1,全长为1402 bp,包括序列长度为9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22个氨基酸.为验证EuCHIT1的抗菌能力,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SH-35S-EuCHIT1后对烟草进行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开展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的几丁质酶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烟草,且添加了烟草粗蛋白EuCHIT1的培养基对尖孢镰刀菌的生长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EuCHIT1基因显著增加了烟草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此外,为转EuCHIT1基因烟草对真菌病害的抗性机理进行研究,分析了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中水杨酸途径的关键基因PR-1a,与茉莉酸途径的关键基因COI1在接种灰霉菌之后的表达量.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的COI1与PR-1a在接种病原菌前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植株.但接种病原菌后,COI1的表达受到抑制,而PR-1a基因在接种病原菌后的最大表达量是野生型烟草的33.8倍.说明EuCHIT1基因的过表达增强了烟草对真菌的抗性,提高烟草的CAT活性及植株中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增强植株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提高植株的抗真菌病害能力.

    几丁质酶灰霉菌尖孢镰刀菌病程相关蛋白

    基于SSR标记分析31份甘薯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

    罗密尹旺吴巧玉付梅...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不同甘薯资源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以收集保存的31份甘薯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SSR标记分析不同材料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基于筛选获得的多态性较好的21对SSR标记,共检测到405个多态性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为19.3个.31份甘薯材料遗传相似性系数在0.282 9~0.975 8之间,平均值为0.430 419,说明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638时,可将31份甘薯品种(系)分为四个类群.

    甘薯遗传多样性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

    超量表达CsADH17基因提高烟草抗旱性及香气成分分析

    陈周卓尔姚新转李婉雪吕立堂...
    41-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乙醇脱氢酶是植物香气物质合成的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对茶叶芳香物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探究CsADH17基因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品质提升.以本课题组前期筛选的CsADH17基因为研究对象,克隆CsADH17基因并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遗传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非生物胁迫下CsADH17的表达量和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对转基因与野生型烟草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后,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下的CsADH17基因相对表达量比野生型植株高.野生型烟草植株和CsADH17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处理21 d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胁迫处理后,野生型烟草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转基因烟草.香气成分分析,转基因烟草苯甲醛比野生型含量提高了 44.4%,而烟碱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不到5%.CsADH17基因在烟草干旱胁迫下具有抗旱作用,同时影响烟草的香气成分,为进一步揭示CsADH在茶树生长发育以及抗逆响应中提供参考.

    乙醇脱氢酶抗旱性分析GC-MS成分分析烟草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甜瓜杂交种子纯度及真实性鉴定

    梁昕景夏玲王学林杨小锋...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广泛种植的甜瓜杂交种'金蜜6号'和杂交新品种'南疆蜜1号'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SSR)检测技术,选取18对甜瓜多态性丰富的SSR核心引物进行纯度和真实性鉴定.结果表明,'金蜜六号'和'南疆蜜1号'在18对SSR核心引物筛选中均获得多对特异性引物,表现出多态性条带,可以用来鉴定种子纯度,'金蜜六号'种子的纯度为 97.87%,特异性引物:SSR12833(A)、CMBR052(C)、ECM147(I)、CMBR002(K)、CM26(L)、MU9175-1(M)、MU5554-1(N)、SSR00398(O)、TJ10(Q)、CMBR154(R),其中,编号 C、I、K、N、O 引物条带清晰,特异性强;'南疆蜜 1 号'的种子纯度为 97.56%,特异性引物:SR12833(A)、CMBR097(F)、MU4104-1(G)、NR38(H)、ECM147(I)、CMBR002(K)、MU9175-1(M)、MU5554-1(N)、CMBR154(R),其中,编号 F、G、H、I、N、R 引物条带清晰,特异性强.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SSR分子标记方法速度快、时间短,鉴定结果准确,可为室内开展杂交种'金蜜六号'和'南疆蜜1号'的纯度鉴定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甜瓜SSR种子纯度真实性鉴定

    电生理快速定量菜心杂种优势

    韦净苏跃王婧张倩...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温室培养的14个品种的菜心为材料,测定了饱水与不饱水状态下菜心的基本电生理参数,并基于能斯特(Nernst)方程计算得到叶片相对持水量(LIWHC)、叶片胞内水分转移速率(LIWTR)、叶片胞内持水时间(LIWHT)、叶片营养主动传输能力(NAT)、叶片营养被动传输能力(NPT)、耐低营养能力(RLN)、营养利用效率(NUE)和植物相对代谢活力(MA)等电生理指标,探究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50的胞内水分传输效率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的菜心,其RLN和NUE值则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但MA则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品种水分及养分代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品种中,菜心杂交50的综合评价优于其他3个品种.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植物的电生理信息来计算水分、养分代谢状况以及植物的相对代谢活力等来鉴定植物的杂种优势.

    菜心杂种优势电生理参数水分转移速率营养利用效率

    烟草西柏烷二萜醇类突变体的理化特征及其突变机制解析

    蒙骏崔帅陆安彬龙本山...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烟草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为材料,通过测定农艺性状、腺毛密度、西柏烷二萜醇及其代谢前体物含量、西柏烷二萜醇类代谢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分析了突变体的生理生化和代谢差异,并结合基因表达差异初步解析了其突变的生理与分子机制.结果表明,突变体西柏三烯一醇和西柏三烯二醇含量分别是野生型的2.63倍和4.03倍,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突变体分泌型腺毛密度为757.38条/cm2,极显著大于野生型;突变体西柏烷二萜醇类代谢前体物IPP和GGPP分别为849.83 ng/g、298.29 ng/g,与野生型间的差异不显著;突变体西柏三烯一醇合成酶基因NtCYC-1、西柏三烯二醇合成酶基因NtCYP71D16的表达量分别是野生型的17.77倍和20.89倍,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研究表明,突变体是一个培育优质、抗虫烤烟新品种的优良材料;其发生突变的原因是NtCYC-1、NtCYP71D16基因发生表达上调,促进了西柏三烯一醇、西柏三烯二醇的合成反应,同时,突变体的分泌型腺毛密度更高,为西柏烷二萜醇类的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场所,使得西柏烷二萜醇类的含量显著提高.

    烟草西柏三烯一醇西柏三烯二醇腺毛蚜虫

    湖北秭归野生猕猴桃资源及其倍性分析

    胡光明肖涛周志虎彭家清...
    67-72,8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湖北省秭归县境内野生猕猴桃的种类与分布情况,对秭归县区12个乡镇的野生猕猴桃属植物进行调查,依据形态学进行分类研究,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种类猕猴桃的染色体倍性.结果表明,秭归县境内12个乡镇均分布有猕猴桃,共发现8个猕猴桃物种(含变种),海拔分布范围为600~2 000 m,有3种类型在全县均有分布,屈原镇分布类型达6种,是野生猕猴桃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区域.流式细胞术(FCM)在8个种类的167份种质中检测到4个倍性水平,分别为二倍体、四倍体、六倍体和八倍体,其中,滑叶猕猴桃染色体倍性为首次报道.

    猕猴桃野生资源分类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