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

    张英
    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项融知识性和技能性为一体的基础性学科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念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都远还没有定型,另外,由于信息技术课又具有几个非常突出的学科特点:突出的技术应用性、迅速的变化性和鲜明的社会时代性,因此,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最初对计算机都充满着好奇,都非常想学,但随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难度增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日益减退,这时就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张文朦
    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通过揭示思维的微观过程来提高高中学生的“原认知”水平,整理思维途径提炼学科思维方法,在运用中掌握学科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过程思维途径思维方法

    把握高中数学特点搞好高一数学教学

    曹丽
    227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李金娥
    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训练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小学语文口语培养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张丽芳
    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端正的教学态度,要有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能力效率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刘闪
    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形成新技能,实现教学方式更新,倡导全新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重体验,创设情景,做引导者;重探究,主动学习,做研究者;重过程,优化环节,做创新者;重总结,厚积薄发,做实践者.发扬合作的精神.

    初中数学新课程能力

    地理有效教学要素分析

    张艳新
    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从“教学”的含义出发,提出对“有效教学”及对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理解.同时进一步讨论应从教学的基本要素出发来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研究如何加强国外课程改革经验本土化,发扬中国传统教学中的优势.因此:坚持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才能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结合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式,才能实现中学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合作竞争学习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崔桂青
    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增强师生互动,促进差异化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让问题走迸学校、走进课堂已被提到教学改革的日程.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应当而且必须把问题提出的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切入点.

    初中历史教学创新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浅谈作文教学

    安晓山
    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公共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写作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能

    丁章聚
    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前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着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