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istrunk手术后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因素分析

    白璐月朱运华
    2884-2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经Sistrunk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istrunk术式对所有的甲状舌管囊肿患者进行治疗.观察80例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统计Sistrunk术后甲状舌管囊肿的复发率.分析并评估Sistrunk手术后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相关可能因素.计量数据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咽部无明显不适,呼吸及吞咽正常,发音无改变.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患者4例,给予清创换药和抗感染治疗10 d后恢复正常.对80例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有5例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总体复发率为6.25%(5/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strunk手术后,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囊肿直径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0、0.120、0.280、0.060,P>0.05);复发组患者的术前感染比例和术后感染比例明显高于非复发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0、4.240,P<0.05).在既往行Sistrunk手术后的9例复发患者中,前次Sistrunk手术在感染炎症期进行导致感染灶未彻底清除的患者为1例;前次Sistrunk手术舌骨切除过短以致瘘管上皮残留的患者为4例;前次Sistrunk手术未能完整切除甲状舌管的细小分支的患者为3例.结论 Sistrunk手术治疗初次发病和再次复发的甲状舌管囊肿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术前感染、术后感染和规范实施Sistrunk手术均是影响甲状舌管囊肿复发的重要因素.

    甲状舌管囊肿Sistrunk手术复发炎症

    摄食训练对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实验研究

    方圆杨娟李欢霞兰贤斌...
    2887页

    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实践的研究

    余亮方亮
    2888页

    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外科出血患者围术期指导输血中的应用

    于天华陆凤清孙彩侠
    2889-2890页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呋喹替尼治疗Ⅲ~Ⅳ期转移性结肠癌的疗效

    陈智超熊丹平郑旺方向明...
    2890页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鄢超令狐志宏王晶莹师庆红...
    2891-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是目前全球男性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病死率却明显偏高.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前体形式,也是近年新发现的前列腺癌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广泛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预测、疗效评估等研究,本文将对近年来p2PSA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前列腺癌诊治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肾细胞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杨嘉鑫施鸿金郑杨煌曾丹...
    2895-2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细胞癌(RC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已用于治疗RCC多年,但目前仍未达到满意的效果.虽然RCC的发病机制已研究多年,然而其机制仍未明确.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重要的炎性细胞.TAMs具有高度可塑性,不同表型的TAMs在R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不同的效应,同时TAMs与其他免疫细胞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也严重影响了 RCC的治疗效果.本文对TAMs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侵袭转移、抑制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作用和耐药性等机制,以及以TAMs为靶点新的治疗策略,包括抑制TAMs募集和TAMs耗竭、M2 TAMs向M1 TAMs转化和TAMs作为药物载体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肾细胞癌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治疗

    环氧化酶-2抑制剂通过调节性T细胞在肝细胞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郑海龙许丙忱刘彦琦王飞...
    2901-29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肝细胞癌(HCC)是其中的主要类型.患者在确诊HCC时,大部分已经失去手术切除、消融术机会.肝内免疫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随着对肝脏微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化,人们对HCC的治疗已经由针对癌细胞的直接治疗逐渐转移到对肝脏免疫微环境的调控.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都在肝脏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失衡可能是HCC进展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调节性T细胞(Tregs)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降低Tregs比率可以有效激活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对HCC的攻击作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可能通过增强Enclysis途径(肝细胞特异性吞噬Tregs途径)和降低前列腺素E、D表达,在降低Tregs比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COX-2抑制剂降低Tregs比率并增强先天免疫、适应性免疫以治疗HCC作为假说,将各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为中晚期肝细胞癌联合治疗提供策略.

    环氧化酶-2免疫调节T细胞细胞免疫肝细胞肝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林东旭陈忠
    2906-2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导致的下尿路症状(LUTS)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BPH的一线治疗药物虽然有效,但仍存在药物不敏感或逐渐失效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旨在综述当前BPH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总结各种因素对前列腺腺体及基质增生的影响,以期寻找可靠的干预靶点,为临床BPH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良性前列腺增生发病机制性激素改变炎症

    环状非编码RNA在胃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赵赫辛卓远仲伟姚时景伟...
    2911-2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G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病理机制复杂,一直是临床和科研领域的难点.环状非编码RNA(circRNAs)是一类闭合环状的非编码RNA分子,可以在表观遗传、转录和RNA调控阶段介导基因表达.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一些circRNAs的异常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用作诊断性生物标志物以及治疗靶标,有着巨大的研究前景.

    胃癌非编码RNA环状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