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本刊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273页

    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凋亡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神经丝蛋白200、表面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蛋白表达的意义

    高峰谢燕兵马剑方师礼鹏...
    1274-1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凋亡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神经丝蛋白200(NF-200),表面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C-erb-2)蛋白表达的意义.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作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采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干预90 d,建立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对照组予以同等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处理.分析两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胃黏膜EGFR、NF-200及C-erb-2蛋白表达情况,并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EGFR、NF-200及C-erb-2蛋白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效能.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7.22±0.49)%比(1.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772,P<0.05).模型组大鼠胃黏膜EGFR、C-erb-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278.31±32.84、86.03±7.15 比 181.37±21.34、33.05±5.32),而 NF-200 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0.71±0.03比1.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57、52.947、32.561,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胃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细胞凋亡率和EGFR、C-erb-2蛋白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623、0.605,P<0.05),与NF-200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617,P<0.05).结论 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胃黏膜细胞凋亡明显,且联合检测EGFR、C-erb-2及NF-200蛋白表达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

    胃癌前病变胃黏膜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神经丝蛋白200表面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

    三结构域蛋白59、核因子抑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

    何春华胡毕文冯联忠
    1278-1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三结构域蛋白59(TRIM59)、核因子抑制蛋白(IκBα)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3例,选取手术切除的距离癌组织边缘>2 cm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胃癌组织、癌旁组织TRIM59、IκBα表达.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化疗3个周期后根据化疗效果分为耐药组、敏感组.比较耐药组、敏感组一般资料及胃癌组织TRIM59、IκBα表达.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胃癌组织TRIM59、IκBα表达与胃癌进展及生存的关系.计数资料表示为[例(%)],用x2检验;K-S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免疫荧光实验显示,TRIM59和IκBα可在相同的细胞区域内观察到两种不同的荧光信号,表现为细胞核内的共定位;胃癌组织的TRIM59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7.39±4.04比8.35±2.05,t=20.251,P<0.01);胃癌组织的IκBα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15.40±3.82 比 7.16±1.97,t=19.457,P<0.01).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呈正相关(r=0.34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TNM分期Ⅲ/Ⅳ期、未/低分化、TRIM59表达、IκBα表达是胃癌患者化疗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耐药组胃癌组织的TRIM59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组织(19.35±3.47比14.42±2.96,t=7.473,P<0.01);耐药组胃癌组织的IκBα表达水平高于敏感组组织(17.21±3.19比12.65±3.04,t=7.234,P<0.01).103例胃癌患者失访15例,其余88例随访8~39个月,将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高于中位值的分为高TRIM59表达、高IκBα表达,低于中位值的分为低TRIM59表达、低1κBα 表达.高TRIM59表达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短于低TRIM59表达[24(22,25.5)个月比39(28,50)个月,x2=6.885,P<0.05];高 IκBα 表达的PFS 短于低 IκBα 表达[24(17.5,30.5)个月比 33(20,39)个月,x2=7.145,P<0.05];高TRIM59表达的中位总生存期(OS)短于低TRIM59表达[33(20,46)个月比38(36,40)个月,x2=4.340,P<0.05];高 IκBα 表达的OS 短于低 IκBα 表达[30(19.5,40.5)个月比38(36,40)个月,x2=7.283,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TRIM59、IκBα表达升高,表达水平为正相关,且两者均与胃癌化疗效果及预后密切相关.

    胃癌三结构域蛋白59核因子抑制蛋白化疗预后

    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炎症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

    谭小龙王超
    1283-1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和炎症标志物变化并探讨其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1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其中胃癌2例,结直肠癌13例,于术前1 d及术后第3天分别采集外周血行免疫炎症全套分析,检测总B淋巴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及多个T淋巴细胞亚型,同时检测白介素2、4、6及肿瘤坏死因子.使用非参数配对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免疫炎症指标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 手术后Th+Ts细胞计数[(613.85±224.98)个/μl]、总T淋巴细胞计数[(639.44±222.85)个/μl]、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计数[(230.70±109.73)个/μl]、NK细胞计数[(96.03±73.90)个/μl]、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计数[(815.54±300.08)个/μl]均低于术前[(783.67±222.26)、(822.27±217.10)、(322.21±153.46)、(171.06±100.73)、(1 103.67±310.95)个/μl,t=3.04、3.24、3.05、3.95、4.06,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肿瘤低、中、高分化程度与术前NK细胞计数[(97.38±32.08)、(223.60±96.85)、(66.68)个/μl]、表达第二信号受体Th淋巴细胞[(96.84±2.25)、(91.78±8.77)、(67.96)个/μl]、活化 Ts 细胞[(62.67±10.69)、(59.90±11.68)、21.26个/μl]明显相关(F=4.77、6.56、5.78,P<0.05);肿瘤分级(T1、T2、T3、T4)与术前总B淋巴细胞[9.48%、(5.56±1.73)%、(8.37±3.65)%、(17.15±4.17)%]、NK 细胞[8.07%、(22.14±7.30)%、(16.53±5.60)%、(7.16±1.84)%]、表达第二信号受体 Th 淋巴细胞[67.96、(90.01±12.97)、(94.05±6.79)、(95.95±1.15)个/μl]、活化 Ts 细胞[21.26、(60.66±8.73)、(63.92±11.74)、(53.06±9.92)个/μl]明显相关(F=6.36、4.45、3.71、4.81,P<0.01);术后有淋巴结转移时术前 IL-2[(2.10±0.65)pg/ml]、IL-4[(2.01±0.84)pg/ml]及 IL-10[(3.02±1.26)pg/ml]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时各指标水平[(2.82±0.38)、(2.76±0.45)、(4.24±0.63)pg/ml,t=2.63、2.21、2.32,P<0.05];有淋巴结外种植转移(ENTD)时,术前TNF-γ水平[(3.12±0.35)pg/ml]高于无ENTD时[(2.04±0.49)pg/ml,t=2.93,P<0.05];有神经侵犯时 IL-2[(2.14±0.70)pg/ml]及IL-4[(2.01±0.88)pg/ml]低于无神经侵犯时[(2.79±0.37)、(2.76±0.37)pg/ml,t=2.28、2.18,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炎症指标存在变化,揭示免疫炎症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潜在的关系.

    胃肠道肿瘤免疫炎症指标临床病理特征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微小RNA-486-5p在胰腺癌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的应用

    于敏张磊王培成周丁华...
    1287-1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血清微小RNA(miR)-486-5p对胰腺癌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136例胰腺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DCE-MRI扫描及血清miR-486-5p检测,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以实际手术切除为手术可切除性标准,通过诊断试验四格表评价DCE-MRI、血清miR-486-5p及两者联合对胰腺癌诊断、手术可切除性评估价值,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结果 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确诊胰腺癌(胰腺癌组)98例,非胰腺癌(良性病变组)38例.胰腺癌组血清miR-486-5p表达为3.48(1.41~7.64),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的1.02(0.36~1.58)(Z=3.162,P<0.05).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诊断胰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Kappa 值分别为 97.95%(96/98)、81.58%(31/38)、93.38%(127/136)、0.829.98例胰腺癌患者中,最终实际行手术切除35例(可切除组),不可切除63例(不可切除组).可手术组血清miR-486-5p表达为2.05(1.01~3.72),显著低于不可切除组的4.88(2.95~10.01)(Z=3.882,P<0.05).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预测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与实际手术切除的一致性 Kappa 值分别为 77.14%(27/35)、100.00%(63/63)、91.84%(90/98)、0.813.结论 DCE-MRI联合血清miR-486-5p能提高胰腺癌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且预测手术可切除性与实际手术切除一致性更高.

    胰腺癌磁共振成像动态对比增强微小RNA术前诊断

    结肠癌根治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对患者术后化疗效果的评估效能

    章波林恒军邱学科
    1290页

    术前血清学指标对脑胶质瘤分级和异柠檬酸脱氢酶状态具有预测意义

    毛冲冲张庆浩于洋邱锴...
    1291-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学指标对弥漫性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的预测意义.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058例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WHO Ⅱ~Ⅳ级胶质瘤患者,获取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血清学指标并检测IDH突变.t检验和Logistic回归用于挖掘独立相关因素,通过ROC曲线评估血清学指标对WHO级别和IDH突变的预测意义.结果 在独立样本t检验中,IDH野生组PDW(P<0.05)、MPV(P<0.001)高于IDH突变组,IDH 野生组 AGR(P<0.001)低于 IDH 突变组.WHO Ⅳ 级组的PDW(P<0.05)、MPV(P<0.001)、NLR(P<0.05)、PLR(P<0.05)和 SⅡ(P<0.05)高于 WHO Ⅱ~Ⅲ级组,WHO Ⅳ 级组的AGR(P<0.001)低于 WHO Ⅱ~Ⅲ级组.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MPV(P<0.001)和AGR(P<0.001)是IDH突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此外,较高的年龄(P<0.001)、MPV(P<0.001)和PLR(P<0.05)以及较低的AGR(P<0.001)预示着较高的WHO级别.通过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MPV、AGR和年龄联合应用对IDH突变有最好的预测效果,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对于WHO级别,MPV、PLR、AGR和年龄的联合预测更为有效和准确,AUC为0.774.结论 术前血清学指标联合患者年龄可有效预测弥漫性胶质瘤患者IDH突变和WHO级别.

    胶质瘤血清学指标异柠檬酸脱氢酶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模型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294页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认知和应激的影响

    金俊刘丹梁浩徐金辉...
    1295-1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对认知和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接收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的方式分为显微镜夹闭组(32例)和血管内微导管组(32例),显微镜夹闭组患者采用显微镜夹闭术进行治疗,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采用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术.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变化,分析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估显微镜夹闭组和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及简明精神状态评估(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等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指标变化.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显微镜夹闭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2.86±0.43)h、(16.59±2.79)d]高于血管内微导管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1.98±0.35)h、(10.47±2.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9、9.066,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6.25%(2/32)]低于显微镜夹闭组[15.63%(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4,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和IgG水平[(2.31±0.11)、(11.47±1.54)g/L]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1.97±0.11)、(9.28±2.1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00,4.683,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NF-α和MCP-1水平[(276.78±25.99)、(17.94±2.80)pg/ml]低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375.41±25.01)、(21.34±2.4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70,5.216,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MoCA和MMSE评分[(28.28±2.08)、(27.84±1.80)分]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24.56±1.27)、(23.53±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27,5.223,P<0.05).血管内微导管组患者术后1个月NIHSS评分[(9.46±1.16)分]高于显微镜夹闭组术后1个月[(7.66±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6,P<0.05).结论 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脑动脉瘤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炎性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能力.

    显微镜夹闭术血管内微导管介入治疗术脑动脉瘤认知应激

    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

    韩刚王载忠张磊杨扬...
    1299-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到2023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方式,分为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每组31例.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接受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接受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分析患者神经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析两组患者认知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 检验.结果 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脑脊液恢复时间、置管时间[(1.78±0.37)h、(48.71±11.92)ml、(8.23±1.33)d、(2.22±0.92)d]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5.05±1.22)h、(213.84±45.34)ml、(14.03±2.27)d、(4.58±1.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90、19.610、12.270、8.470,P<0.05).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1.29±4.26)%]高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6.42±1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2,P<0.05).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术后7 d神经功能评分(12.90±2.59)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神经功能评分(20.35±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20,P<0.05).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 d认知评分(24.96±2.57)高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术后7 d认知评分(18.7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2,P<0.05).两组患者炎症指标比较,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组患者术后 7 d 血清 TNF-α、IL-6、hs-CRP 和 PCT[(53.71±19.31)pg/ml、(51.29±12.62)pg/ml、(5.49±0.81)mg/ml、(4.24±0.76)mg/ml]低于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患者[(79.00±11.33)pg/ml、(83.16±15.09)pg/ml、(8.67±0.92)mg/ml、(6.90±0.8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7、9.313、14.480、13.070,P<0.05).结论 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性高、创伤小,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能力和炎症指标变化.

    导航血肿钻孔引流术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