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住宅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住宅科技
住宅科技

蔡鸣墉

月刊

1002-0454

zhuzkj@sina.com

020-64718289

200031

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

住宅科技/Journal Housing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为内容,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宣传国家住宅建设技术政策,报道住宅产业优秀成果,以科技进步推动住宅建设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态遗产视角下的参与式社区营造与韧性治理——以上海新华社区为例

    郑露荞熊子超伍江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态遗产是亚太地区世界遗产的重要特点.以城市遗产社区为代表的活态遗产,其韧性生态的源动力和营造机制尚待探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城市遗产社区的遗产保护和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文章基于活态遗产视角,讨论活态遗产保护与社区营造的关系,并以上海新华社区为例,分析社区营造对遗产保护的作用、遗产社区在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困境及有效的公共行动,揭示遗产社区空间生态的弹性支持、社会生态的能动支持及社会组织的握手机制共同构成的韧性治理系统.案例表明,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发挥活态遗产的韧性治理系统至关重要,应加强保护遗产社区的空间肌理,深入促进社区公众参与、培育公共行动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握手平台作用.

    活态遗产参与式社区营造韧性治理社区行动

    存量发展下城市工业区增绿节地式发展研判——以上海典型产业园区为例

    骆天庆左莹黄胤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存量发展下,为应对工业用地产出绩效和环境品质的双重提升压力,屋顶绿化成为产业园区升级改造中提升环境品质的有效途径.文章构建适宜产业园区应用推广的草坪式屋顶绿化的适建性评价体系,选取上海典型的优化类及转型类产业园区为研究样本,评估样区内屋顶绿化的适建情况;进而将适建屋顶绿化面积折算成可增加的地面绿地率,评估园区环境品质的提升潜力.结果表明,产业园区适于推广建设屋顶绿化,不仅能够提升园区环境品质,而且可适当置换获得用地开发指标增量收益.

    城市更新产业园区屋顶绿化适建性评价环境品质提升

    上海里弄建筑有机更新策略与实践

    刘群星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上海城市发展的新进程中,里弄建筑正面临发展困境,存在居住密度高、使用功能不完善、设施设备老化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当前居住需求;同时,上海里弄建筑的存量正逐渐减少,对其实施保护利用和有机更新刻不容缓.文章通过梳理上海里弄建筑营造演变和发展历程,分析各类里弄建筑营造技术与理念的局限性,探讨里弄建筑的城市定位与价值修复,进而提出"留改拆"背景下里弄建筑的有机更新策略;并以和合坊为例,介绍有机更新策略的工程实践,希望为里弄建筑保留保护和上海文化载体活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里弄建筑城市更新有机更新上海文化

    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更新实践——以成都市为例

    钟凌艳高芙蓉杨志杰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城市中老旧社区数量众多,社区内部社会关系复杂,城市社区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文章从公共领域的研究视角,梳理国内外城市社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以成都中心城区老旧社区更新实践为例,建立社区发展规划和社区发展治理的解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社区公共资源的本底和公共设施的投入,指出公共领域的重建在当前社区更新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最终提出公共空间营造和利益公平分配相结合的城市社区更新路径.

    公共领域社区公共资源社区更新城市更新

    传统聚落与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的共生关系——以迪庆地区傈僳族传统聚落为例

    金楚涵王晨宏王颖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漫长动态过程中,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的营建、民居的建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迪庆地区傈僳族传统聚落的地域环境特征、民族文化特点、聚落空间形态、传统民居建筑等进行田野调查,通过建构"地理—聚落—人文"共生关系谱系的研究框架,分析迪庆地区典型傈僳族传统聚落空间形态要素特征、建构逻辑与营建智慧,总结傈僳族传统聚落形成与发展的特征规律与文化遗产价值,以期对傈僳族传统聚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与指导.

    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传统聚落共生关系营建智慧傈僳族

    场域叙事下红色遗产空间设计探索——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广场空间为例

    徐祥伍廖龙凤欧阳国辉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寻求红色文化遗产文脉传承的空间识别及设计探索,促进红色记忆场域叙事符号语义在空间上的识别转译,从场域空间梳理、叙事框架建构及红色主题引领3个层面,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广场空间设计为例,探索场域叙事、空间隐喻、记忆营造等设计手法对广西红色文化遗产空间的创意设计表达,提出借助"时空、事件、场域、人物、文物"五类要素建构的场域红色叙事框架.研究有助于深度关联红色文化资源的在地性叙事要素,厘清地域性红色空间文化资源的时空关联,整合并构建红色空间场域叙事模型,对未来红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场域叙事红色遗产广场空间空间营造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句法量化探究——以石家庄水峪村为例

    刘润康王士坤徐赫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石家庄市传统村落水峪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采用轴线分析、视域分析方法,选取整合度、选择度、协同度、可理解度等参数变量,对水峪村不同尺度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解析水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及村民活动社会属性与空间形态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其他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乡村振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句法量化优化

    触媒理论引导下文旅兴村路径探索——以麻田镇泽城村为例

    朱文亮廉凤梅段文静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文旅资源的开发催生出新的生产空间,并为乡村振兴开辟新的思路.泽城村的建设规划作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村落风貌保存完整,地域文化特征浓厚,具有开发潜力和更新价值.文章将触媒理论引入泽城村开发与更新中,梳理当地优势资源,尊重地域风貌、文化特色与发展诉求,挖掘并引入适合乡村发展的触媒元素,以实现平衡乡村特色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高质量更新目标,并为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触媒理论文旅兴村乡村振兴更新改造

    既有住宅维修管理探究——以日本公寓维修管理制度为例

    杨霞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聚焦日本公寓维修管理制度,系统阐释日本公寓长期维修计划的特点以及保障措施,重点分析日本公寓屋顶防水、外墙维护、门窗更换等16个标准维修项目的维修周期及其影响因素;其次,着重介绍无障碍、节能、环保、安全防范、便利性方面的升级改造项目,明确列出日本公寓维修准备金的计算与调整方法,以及多种交存方式;最后,归纳总结日本公寓管理计划的审核制度的参与主体和流程.上述日本在公寓维修方面的规定和经验,对完善我国既有住宅的维修管理技术体系和维修资金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既有住宅日本公寓长期维修计划维修周期维修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