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和掌握 2022 年沈阳市鼠类、蝇类、蜚蠊和蚊类 4 类病媒生物的密度、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蝇类监测采用诱笼法,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采用Excel 2013 和SPSS 2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22 年沈阳市鼠类平均密度为 0.11 只/100 夹,优势种为褐家鼠,占 83.33%,不同生境鼠种构成比差异不显著;蝇类平均密度为 53.35 只/笼,全年蝇密度 8 月达到最高峰,密度为 98.56 只/笼,优势种为丝光绿蝇,占 38.00%,居民区蝇密度最高,不同生境蝇种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08.919,P<0.01);蜚蠊平均密度为 0.14 只/张,侵害率为 6.61%,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蜚蠊密度高峰为 7 月,农贸市场蜚蠊密度最高,为 29 只/张;雌蚊平均密度为 11.85 只/(灯·夜),优势种为淡色库蚊,蚊虫密度高峰期为 8 月,牲畜棚雌蚊密度最高,为 162 只/(灯·夜),不同生境蚊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121,P<0.01).结论 掌握沈阳市主要病媒生物监测数据,结合不同生境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提前开展综合防控,最大地程度上控制虫媒传染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