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编辑

罗长坤

双月刊

1006-1924

kgzz@bjmu.edu.cn

010-82802217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北京大学医学部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CSTPCD
查看更多>>1988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专门报道医学科研管理学的学术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反映我国医学科研管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及进展为主要目的;以全国卫生行政、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卫生防疫机构和科研机构的领导、科研管理干部及参与医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其他科学专家、学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设有理论研讨、方法研讨、科研课题与项目、科技成果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管理,临床与预防医学科研管理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依托科技创新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问题与举措

    田君沈娟樊建军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研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举措和问题,以期为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国6所综合性大学的部分医药领域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基地、基地管理部门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的举措和经验.结果 以基地为依托开展有组织科研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基地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有组织科研意识,加强学科交叉,促进成果转化.依托单位应在经费、空间、人才引进、研究生名额、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协同支持.结论 基地和依托单位需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支持体系,支撑基地开展有组织科研,助力医药领域的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基地有组织科研

    有组织科研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李建平
    85页

    医学科研失信行为特征及处理对策研究——基于国家三部委通报的672起医学科研失信行为案件分析

    宋新涛马瑾卢耀勤刘琦...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国家科技部等三部委公布的医学科研失信行为案件开展整体和个案研究,总结案件所涉及科研失信行为及处理措施的特征,并提出相应处理对策,为科研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处理各类科研失信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委公开通报的672起医学科研失信行为案件处理决定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案件的地区、单位类型、所涉及的科研失信行为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类统计;选取A医院进行个案研究,分析该院科研失信人员所涉及科研失信行为与处罚年限间的规律与联系.结果 672起案件中,单位类型多集中在医院(536起);山东省通报的科研失信行为案件数量最多(48.96%).科研失信行为中,365起(54.32%)案件存在伪造、篡改研究数据,324起(48.21%)案件存在买卖、代写论文,232起(34.52%)案件存在不当署名、擅自将他人列为论文作者,其他失信行为出现频次较少.处理措施中,7类科研失信行为所对应频次第一位的处理措施均为一定期限直至永久取消申报项目等资格.通过个案研究发现,A医院失信人员处罚年限与合并论文数量基本呈正相关.结论 医学类科研失信行为仍较为严峻,为进一步优化科研失信行为处理流程,未来科研产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论文审核与监督体系,公开对科研失信行为的处理,对科研失信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视情节轻重采取宽严相济的处理策略,并重视科研诚信教育引导;医学期刊应加强对科研失信行为的监督与惩戒力度.

    科研失信个案研究处理对策

    广东省医学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调研及策略分析

    王标辉方兰香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很多科研行为处于灰色地带,既非完全符合科研诚信标准,也未达到明显的违规程度.这些行为对构建健康的科研学风和作风有着潜在的巨大危害.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广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的认知情况,提出注重建立和完善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道德价值体系,进一步规范我国科研的作风和学风.方法 随机选取广东省30家高水平医院,借助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选取12个自变量对涉及医学科研不端的"灰色地带"的行为进行分析,包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和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广东医务人员对不合适的数据操作或表述、自我剽窃的行为等5个变量了解较为熟悉,对不符合自己假说的数据的处理、与自己结论有冲突的结果的处理等7个变量了解相对不足.12个自变量均与科研"灰色地带"的认知情况在P<0.01的水平上有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正相关.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学历、职称对医学科研"灰色地带"行为有显著影响,不合适的数据操作或表述、对不符合自己假说的数据的处理、对与自己结论有冲突的结果的处理、自我剽窃的行为、论文参与者的贡献的量化、评审信息泄露这6个变量对医学科研"灰色地带"行为有显著影响,且呈正相关.结论 广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的认知较为乐观,希望可以继续深入践行良好作风学风、加强其科研诚信建设,同时也呼吁医学科技工作者要严格遵照诚信要求,秉着科学、规范、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医学科研活动,坚决不行走在科研不端行为的"灰色地带".

    医学科研不端灰色地带

    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布局和发展过程中的体会

    沈琳
    97页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政策解读与新时期的管理策略分析

    魏锣沛宋润泽程周楠孔双蕾...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解读《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为"《细则》"),为各机构在新时期开展人类遗传资源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建议.方法 梳理《细则》实施对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带来的挑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讨论新时期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策略.结果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在生物样本安全、数据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项目过程管理等方面仍面临重大挑战.结论 新时期各机构应加速生物样本平台和科研数据平台的建设,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优化项目过程管理,做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

    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生物样本平台人类遗传资源数据知识产权过程管理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编委名单

    102页

    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李媛梁公文胡凡磊申占龙...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建立适用于三级甲等医疗机构科技人才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方法 运用文献调研,结合医疗机构科技评价指标与实践,构建医疗机构个人科技量值评价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筛选指标,采用专家赋值法确定指标系数.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结果 构建由科研产出、学术影响、科研条件和学术诚信4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个人科技量值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的值为0.83至1,指标总体内容效度指数S-CVI=0.96.应用于医疗机构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审和人才项目的遴选及跟踪评价.结论 个人科技量值评价体系导向高质量科技创新和人才的能力与贡献,为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提供评价工具.

    医疗机构科技人才评价科技量值德尔菲法专家赋值法

    基于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培训的分析与总结

    陈正举王睿智杨宗泽倪靖尧...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国内外临床研究伦理培训的方法与经验,分析目前伦理培训面临的机遇和问题,探索适合我国从事临床研究相关人员的伦理培训方法.方法 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以医学伦理、培训、方法、教学、临床和教育为关键词在PubMed、EMbase、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检索从2015年1月至2023年7月的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通过对国内外培训对象、内容、方法、周期、阶段、考核、宣传和结果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经过筛选,共纳入59篇文献,包括英文29篇和中文30篇,涉及55家机构.国内外培训在培训对象、内容、方法、周期、阶段、考核及结果方面都有所差异;国内外机构人员经过培训后,在伦理审查、伦理意识、伦理认知和技术操作等方面均有所提升.结论 国内各单位需要改进伦理培训方法,更加系统、科学地提高参与各阶段临床研究的试验人员的意识与认知,并加强伦理审查,保障受试者的权益.

    临床研究伦理培训培训方法

    某三甲综合医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创新管理实践探索——基于2014-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分析

    邵晶晶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近10年(2014-2023年)申请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医院通过实施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一系列创新管理实践,在基金申请与资助方面的变化及发挥的作用.方法 将近10年医院申请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项目按照年度、项目类别和人员等进行分类统计,重点分析医院国自然面上与青年基金申请与立项情况、项目负责人特征、学科领域分布变化等.结果 基金申请项目数呈现出明显增长趋势,其中青年科学基金增长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面上项目出现一定波动后保持稳步增长趋势.青年基金的最佳获批时间在35岁前,入职5年内特别是3年内为获资助青年基金最佳时间段,学科覆盖面逐步增大.结论 医院通过实施学科与人才发展战略,加强学科布局,开展人员精准分析与定向精细化管理,推动研究所PI制改革探索等举措,共同促进了国自然基金申报质量提升.

    基金项目人才学科发展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