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zhyygrxzz@163.com

010-66939264

100039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全国唯一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专业学术期刊。办刊宗旨在于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灭菌、抗菌药物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在业界公认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高学术水平,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二是普及性,指导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的整体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与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关联

    吕国锋连丽英吕文丽闫敏...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与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2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8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重症组86例、轻症组101例,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20名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NLRP3、接头蛋白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和半胱天冬酶1(caspase-1)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不同病情患儿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Tx)、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分析两类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NLRP3、ASC、caspase-1 mRNA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NL-RP3、ASC和caspase-1 mRNA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重症组CARDSTx、IL-1β、IL-18水平高于轻症组(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两类指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NLRP3、ASC和caspase-1 mRNA联合诊断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07%和82。18%。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NLRP3、ASC、caspase-1 mRNA水平及CARDSTx、IL-1β、IL-18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NLRP3、ASC、caspase-1 mRNA对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价值较高。

    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重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症小体通路诊断价值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IL-6/STAT3通路表达

    雷秀陈珊池莹莹谷芸...
    263-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危险因素及白细胞介素-6(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表达。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3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3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STAT3、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和集体生活是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OR=1。988、2。123,P<0。05);研究组 IL-6、STAT3 mRNA、WBC、CRP、PCT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ROC 曲线结果显示,IL-6、STAT3、WBC、CRP、PCT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0。813、0。852、0。759、0。849和0。953,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6。30%和90。40%。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IL-6/STAT3通路被激活,上调WBC、CRP和PCT表达;IL-6、STAT3、WBC、CRP、PCT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史和集体生活增加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儿童肺炎支原体危险因素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诊断价值

    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张丽亚刘瑜李珑琪王冬娥...
    267-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指导临床诊断、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和提高治愈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3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血培养结果阳性患儿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共251例患儿血培养标本阳性,其中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室、晚发型败血症、男性占比较高;血培养分离出2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16。33%,革兰阳性菌207株占82。47%,真菌3株占1。2%,总检出率前3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74株占29。48%、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占11。16%、沃氏葡萄球菌21株占8。37%;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71。98%,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21。95%,未发现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 医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在不同起病时间、胎龄的分布有差异,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根据耐药情况合理用药。

    新生儿血流感染病原菌耐药性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

    RCA法联合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

    谢素霞姜克文黄欣欣赵姗姗...
    272-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联合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洛阳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21年4-6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2 454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8月1日起采取RCA法联合戴明循环管理模式,2022年4-6月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2 417例作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包括不同级别抗菌药物、不同病原学项目及各类微生物及显微镜检查项目。结果 干预组抗菌药物,限制级抗菌药物,特殊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标本送检率分别为74。39%、74。50%、89。04%均高于对照组(P<0。001);9个临床科室中妇科除外,其余8个科室的住院患者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各类病原学项目送检率及各类微生物培养及显微镜检查项目送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CA法联合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

    病原学送检率根本原因分析法戴明循环管理模式住院抗菌药物

    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在深圳市81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应用

    吴云雁李萍张飞谢思颖...
    277-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2021年10月对81家社康中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梳理需开展的感染防控工作项目台账,制定同质化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制度,制作同质化的操作流程及教学视频,建立医疗保健相关感染质控评分标准,进行同质化的知识及技能培训考核,比较实施1年前后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工作的效果。结果 通过1年的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81家社康中心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合计开展26项,其中19项工作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项医疗保健相关感染质控评分项目,其中组织管理、培训考核、应急演练、手卫生管理、消毒管理、职业暴露处理、医疗废物管理等7个项目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比较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项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知识及技能操作考核方面:洗手操作、消毒液配置、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暴发处理、二级防护用品穿脱、职业暴露处理、医疗废物封扎等6个项目在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实施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依从率从73。38%提升到87。82%(P<0。05);新冠疫情期间未发生工作人员感染。结论 台账联合同质化管理有利于规范社康中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工作,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并将措施落到实处,有利于提高社康中心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质量。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台账同质化管理医疗保健相关感染防控质量

    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预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

    王媛媛李丽解修园陈雁群...
    283-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及自我管理、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一 2022年12月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4例,分别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常规管理和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导管维护依从性、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应激、应对方式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出院时,试验组导管维护总依从率及总满意率分别为95。45%、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77。27%(P<0。05);试验组信息获取、维护依从性管理、运动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日常导管观察、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及面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均优于对照组(P<0。05);管理期间,试验组导管相关性感染总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模式可提高乳腺癌经PICC化疗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心理应激及应对方式,进而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提高安全性。

    乳腺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导管相关性感染医护一体化风险管理自我管理心理应激

    品管圈活动缩短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的应用效果

    李玲玲彭飞顾春怡任雪宁...
    28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缩短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中的作用,评价降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行腹部手术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2月10日-2020年12月30日收治的59例为实施QCC活动前,2021年5月13日-2021年6月2日收治的61例为实施QCC活动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发生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腹部手术患者尿管留置时间由(34。84±8。74)h缩短至(21。54±4。9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CC活动前,3例患者发生CAUTI,QCC活动后未发生CAUTI;与QCC活动前比较,患者首次下床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CC活动后,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和谐度均呈正向提升。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了腹部手术患者的尿管留置时间,缩短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整个活动过程增强了医护团队凝聚力,规范了 CAUTI医院感染防控流程。

    品管圈腹部手术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ICU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头发定植状况及其去定植方法

    李丽娜李春燕蔡小双刘运喜...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耐碳青霉烯鲍氏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患者头发定植情况,探讨不同洗发方式去定植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3月一 2023年3月北京某三甲教学综合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CRAB、CRKP感染患者,洗发方式分别采用常规洗发水(对照组)、2%氯己定溶液(干预1组)和2%氯己定洗发帽(干预2组)去定植,比较3种洗发方式的洗发时间及洗发后不同时间头发CRAB、CRKP的检出率及平均菌落计数。结果 共105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洗发后不同时间共采集头发进行细菌培养345例次,对照组中CRAB、CRKP总检出率为42。86%(36/84)高于干预1组22。40%(28/125)和干预2组12。50%(17/136)(P<0。05),但两个干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三组患者头发总菌量和革兰阴性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发CRAB的检出率(45。31%)约为CRKP(11。47%)的4倍(c2=15。828,P<0。001);两个干预组洗发后1 d和3 d均可以有效去定植(P<0。05),但干预2组洗发后1 d去定植效果优于洗发后3 d(P<0。05);3种洗发方式洗发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洗发时间最短的是干预2组。结论 CRAB、CRKP感染患者头发检出阳性率较高,且CRAB的检出率高于CRKP,采用2%醋酸氯己定溶液和2%葡萄糖氯己定洗发帽均可有效降低头发CRAB和CRKP检出率,洗发帽可以节约护理人力,节省操作时间,护理满意度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重症监护室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感染头发定植去定植2%氯己定溶液效果评价

    无针输液接头表面多药耐药菌的生存期及其消毒效果

    刘亭婷张佳彬万玉英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无针输液接头表面附着的多药耐药菌(MDRO)的生存周期及不同消毒剂对其消毒的效果。方法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将4种MDRO分别均匀涂抹于临床上常用的五款无针输液接头表面(A、B、C、D、E款),于附着后24 h、48 h、72 h、1周、2周、3周、4周采样做活菌计数培养,监测MDRO在接头表面的存活情况;评价75%酒精、0。5%碘伏、2%洗必泰醇3种消毒剂对不同无针输液接头表面附着的MDRO的消毒效果。结果 实验发现35 ℃下A、B、C、D四款无针输液接头表面附着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落生长较多且存活时间均超过4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A款无针输液接头表面存活时间最长且超过4周,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CRAB)在C款无针输液接头表面存活时间最长且超过4周,E款无针输液接头表面附着的MDRO在4周时均无存活;3种消毒剂分别作用不同的无针输液接头5 min、10 min,对4种MDRO均有杀灭效果,但作用时间10 min效果更好,且E款无针输液接头的MDRO杀灭效果优于其他四款。结论 合理的接头设计有利于减少MDRO的定植和残留,提高消毒效果,选择表面平整光滑、密闭性好、透视性高、材质不利于病原菌生长的输液接头,并严格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有效消毒,可减少医院因输液接头引发的MDRO感染。

    无针输液接头多药耐药菌消毒剂生存期消毒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XBB变异株研究进展

    马思旻赖晓全谭昆
    304-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断进化和变异,相继出现多种变异株。XBB变异株于2022年8月13日首次在印度发现,具有传播快、适应性强、免疫逃避等特点,逐渐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本文就XBB变异株的致病性、流行特征、免疫逃逸特性和现今疫苗效果等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应对XBB的防控方式提出建议。

    XBB致病性流行特征免疫逃逸疫苗效果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