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SP-1、Syndecan-1对早期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

    张晓东
    1294-1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SP-1、Syndecan-1 对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颅脑外伤患者 62 例,收集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按照GCS评分分为轻中型颅脑外伤组和重型颅脑外伤组,按照凝血功能指标分为凝血功能障碍组和无凝血功能障碍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外伤后 6 小时内患者的血管损伤相关指标TSP-1、Syndecan-1 和GFAP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凝血功能障碍组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的基本资料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型颅脑外伤组的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重型颅脑外伤组(P<0.05);凝血功能障碍组的TSP-1、Syndecan-1 均显著高于无凝血功能障碍组(P<0.05),两组GF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1、Syndecan-1 对颅脑外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颅脑外伤凝血功能障碍TSP-1Syndecan-1

    疝环关闭技术在Ⅱ、Ⅲ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手术中的应用

    金莎莎杨颖李国栋
    1297-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疝环关闭技术在Ⅱ、Ⅲ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腹膜前修补术(TAPP)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2021 年2 月至 2023 年 6 月的 66 例腹股沟斜疝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 33 例和对照组 33 例,两组均采用TAPP手术,对照组内环口不关闭,研究组采用疝环关闭技术关闭内环口.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囊处理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 5d腹股沟积液量、住院时间),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β-内咖肽(β-EP)、皮质醇(Cor)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疝囊处理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 5d腹股沟积液量分别为[(45.60±1.80)min、(3.06±1.17)mL、(9.50±2.10)min、(4.12±0.82)h、(5.80±1.09)mL],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的[(57.89±2.76)min、(6.18±1.52)mL、(25.01±3.85)min、(6.07±1.37)h、(13.62±2.70)mL],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TAC水平为(9.87±3.02)U/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2.01)U/mL,研究组的MDA、β-EP、Cor水平分别为[(27.08±5.29)μmol/L、(50.89±6.72)pg/mL、(229.82±15.71)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90±5.79)μmol/L、(57.56±5.90)pg/mL、(229.82±15.7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d、术后 3d,研究组的VAS评分分别为[(3.49±0.08)分、(2.06±0.5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1±0.75)分、(3.18±0.70)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关闭技术在Ⅱ、Ⅲ型腹股沟斜疝腹腔镜TAPP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肿情况及发生率,降低氧化应激反应,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安全有效.

    疝环关闭技术腹股沟斜疝腹腔镜疝修补术氧化应激反应

    不同气腹压下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临床疗效的比较

    章丹华孙寅娜方良
    1300-1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比较不同气腹压对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分析本院在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62 例因为胃穿孔、十二指肠穿孔并接受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肠穿孔修补术术中的气腹压力的不同,将其分为高压力组和低压力组各 31 例,高气压组术中的气腹压力设置为 15 mmHg CO2,而低压力组设置为 10 mmHg CO2.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肠道黏膜的损伤情况、术前和术后的炎症指标的水平以及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气腹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压力组的住院时间显著高于低压力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的患者的黏膜损伤情况显著优于高压力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IL-6 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压力组患者术后的IL-6 和TNF-α显著高于低压力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较低的气腹压进行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能够减少患者的损伤,加速患者的恢复,对胃肠黏膜损伤小,炎症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气腹压力腹腔镜胃肠修补术临床疗效

    HBO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张雅丽阚文武闻雅
    1303-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探讨高压氧疗法(HBO)早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于 2023 年1 月至 2024 年 1 月接收 76 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HBO治疗时间,将患者纳入对照组(n=38,颅脑外伤后≥28 d给予HBO治疗)、研究组(n=38,颅脑外伤后<28 d给予HBO治疗).对比两组改良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分、炎症因子[白介素-8(IL-6)、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功能[CD3+、CD4+、CD8+]、并发症、预后优良率.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CRS-R评分、FIM评分、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CRS-R评分、FIM评分、CD3+、CD4+升高,IL-8、PCT、TNF-α、CD8+降低,并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CRS-R评分、FIM评分、CD3+、CD4+比对照组高,IL-8、PCT、TNF-α、CD8+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脑外伤后综合征、脑积水、脑膜炎、创伤性癫痫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优良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颅脑外伤患者HBO早期综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调节免疫-炎症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预后改善.

    高压氧疗法颅脑外伤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并发症预后

    腹腔镜治疗女性腹股沟疝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比较

    胡昊勰朱斌吴其肯
    1306-1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两种修补术对女性腹股沟疝患者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女性腹股沟疝患者 70 例为研究对象,均收自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期间,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TEP组(n=35)和TAPP组(n=35),对比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P组 35 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明显优于TAPP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在两组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TEP组 35 例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TAP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 35 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并发症发生比率为 54.3%(19 例),明显高于TAPP组(P<0.05),其中TEP组 35 例女性腹股沟疝患者皮下气肿发生率明显高于TAPP组,术后血清肿明显低于TAP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P手术用于治疗女性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明确,术后恢复良好,其发生皮下气肿概率显著高于TAPP,但均能自行吸收而不产生严重后果;而发生血清肿概率低于TAPP.

    女性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经跟骨外侧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张淼焦利斌吴恙
    1309-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经跟骨外侧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回顾性搜集本院 2020 年 1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Sanders 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 82 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L形切口并通过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跟骨外侧跗骨窦入路进行骨折复位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足部功能、术前和术后的Bohler 角、Gissane 角、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Maryland 足部评分,发现两组患者的Maryland 足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的Bohler 角及Gissane 角比较均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跟骨外侧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减少患者的损伤,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跟骨骨折跗骨窦距下关节镜临床疗效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陈臣林苏峥嵘戴树龙
    1312-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流质进食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月胃癌患者 94 例为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各 47 例,对照组研究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4d围手术期指标、流质进食时间、氧化应激反应、肿瘤标志物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流质进食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均伴有不同程度氧化应激反应及疼痛,表现为氧化应激与疼痛因子升高,但观察组SOD、PGE2、SP及MDA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观察组CA199、CA125、CEA及CYFRA-21-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效果显著,手术创伤较轻,能缩短流质进食时间,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胃癌创伤并发症

    经跗骨窦入路与伸展侧入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袁静陈智凯孟国兴
    1315-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经跗骨窦入路与伸展侧入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DIACF)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 年 6 月至 2022 年 12月本院收治的DIACF患者 66 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 33 例,采取伸展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 33 例,采取经跗骨窦入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结局、跟骨解剖参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分会(AOFAS)评分(87.18±11.40)分、足部功能指数(FFI)评分(38.18±12.40)分、12 项健康评估简表(SF-12)中生理状态(SF-12/PCS)评分(62.54±6.04)分均高于对照组[(74.38±14.75)分、(22.38±6.75)分、(60.45±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issanne角、跟骨长度、高度和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2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伸展侧向入路,经跗骨窦入路手术治疗可能更有助于DIACF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同时两者可以达到相近的解剖复位效果.

    经跗骨窦入路伸展侧入路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临床效果

    长透析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风险因素分析

    冯雨林徐旭东
    1318-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透析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10 月接收的 130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VF失功分为 23 例AVF失功组与 107 例AVF通畅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将将P<0.05 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VF失功组与AVF通畅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症、饮酒史、体质量指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吻合方式、穿刺方法、透析龄比较无差异(P>0.05);AVF失功组与AVF通畅组年龄、糖尿病、吸烟、血小板计数、钙磷乘积、桡动脉内径、头静脉内径、压迫时间及AVF位置比较有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血小板计数、压迫时间、AVF位置为上臂是AVF失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长透析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AVF的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加强对此类相关因素的干预,有利于AVF失功的防止.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长透析龄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风险因素

    超声引导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复杂性内瘘狭窄的效果

    罗来月柳亿杨克
    1321-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复杂性内瘘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52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诊疗情况,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均 26 例.对照组采用内瘘切除重建术,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PTA治疗.对比两组血管超声参数[内径(D)、横断面积(S)、狭窄部位峰值流速(Vmax)、肱动脉阻力指数(RI)、收缩期最大流速(PSV)、扩张期最大流速(EDV)]、血清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研究组血管超声参数D、S分别为(4.32±0.46)mm、(19.82±2.60)mm,低于对照组(2.50±0.29)mm、(18.39±2.63)mm,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x、RI、PSV及ED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Fib、D-D、IL-6、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PTA能够有效解除血液透析患者复杂性内瘘狭窄,能够满足患者透析所需血流量,保护血管资源,在超声的观察下能够实时了解情况,且能够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安全可靠.

    血液透析超声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复杂性内瘘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