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盐浓度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白骨壤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白骨壤砂培基质盆栽实验,实验组人工海水盐度设置为5、10、15和20等4个处理组,另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培养120 d,对白骨壤萌根率、真叶发育时间、叶片数量、株高、基茎直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及抗逆性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白骨壤种子的萌根率,盐度0、5、10处理组分别为(90.3±0.3)%、(94.3±1.2)%和(91.6±1.5)%,显著大于盐度15处理组的(75.3±3.5)%和盐度20处理组的(62.3±2.5)%(P<0.05).盐度0、5、10处理组之间的真叶发育时间和叶片数增长无显著差异(P>0.05);而盐度15和20处理组,与低盐处理组相比,真叶发育时间明显较晚(P<0.05),叶片数量也呈下降趋势.盐度0、5、10处理组的株高显著高于盐度15和20处理组,盐度5处理组的基茎显著粗于盐度20处理组(P<0.05).其中,盐度5处理组的幼苗株高最高(33.7±0.8)cm.盐度5处理组的叶绿素总量显著大于10、15和20处理组,而盐度0和10处理组则显著大于15和20处理组(P<0.05),盐度5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盐度0和10处理组则显著高于15和20处理组(P<0.05).其中,盐度5处理组的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最大,分别为(2.67±0.10)mg/g、(10.32±0.20)μmol·m2·s-1.盐度5、10处理组的叶片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及生物总量明显高于盐度0和15、20处理组(P<0.05),其中在盐度5处理条件下,白骨壤幼苗各器官干质量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白骨壤幼苗叶片内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盐度15和20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盐度5处理组的这4项抗逆性生理指标值最小,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处理组(P<0.05).[结论]白骨壤种子在低盐度(0~10)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萌根率和良好的幼苗生长状况,其中盐度5时最适宜白骨壤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而盐度15和20时,其萌发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