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广东海洋大学

刘楚吾

双月刊

1673-9159

gdouj@vip.163.com

0759-2396013,2396035

524088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海大路1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CHSSCD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以海洋水产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海洋环境调查与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渔船、渔业机械与仪器、海洋工程、水产养殖技术、水产病害防治、水产品加工贮运与综合利用,海洋经济技术与管理,以及海洋水产基础研究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研究简报、综述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杀菌方式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品质的影响

    鲁怡婷谭宏渊黄丽琪于巍...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电子束辐照(6 kGy)和高温杀菌(116℃、15 min)两种方式杀菌对即食调味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方法]通过测定感官评价、pH、色度、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羰基含量、挥发性成分等指标,分析两种杀菌方式对调味虾尾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辐照组虾肉亮度L*值、红度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高温组的挥发性成分气味分布变化较小,至贮藏30d时仍无明显异味。但辐照组在贮藏过程中硫化成分较高,高温组存在黑变现象,总色差值∆E值显著较高高于其两组(P<0。05);辐照组和高温组TVB-N值和羰基含量增长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TBARs值较高,其脂质氧化程度高。[结论]两种杀菌方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克氏原螯虾尾贮藏中的感官劣变,辐照组蛋白质和脂质的氧化程度均显著低于高温组。综合考虑,辐照杀菌处理对即食克氏原螯虾尾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效果较佳。

    即食克氏原螯虾尾品质电子束辐照高温杀菌

    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剥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谌玲薇邱文兴刘煊谭宏渊...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蒸制和煮制两种熟制方式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剥壳效果与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克氏原螯虾进行冷水蒸制和煮制,使其中心温度分别达到60、70、80、90℃,测定其剥壳效果,分析虾壳、肉品质的变化。[结果]煮制与蒸制两种方式在中心温度到达80℃以上时,均对克氏原螯虾有松壳效果。其中,煮制使中心温度达到80℃或90℃时,机械和人工剥壳效果均更好,且对克氏原螯虾的品质保留较好。蒸制中心温度达到90℃的克氏原螯虾品质以及色泽较好,但剥壳效果不及煮制中心温度达到90℃者。中心温度达到60℃时,煮制与蒸制的熟化程度较低,剥壳效果较差,克氏原螯虾的壳肉硬度较大,但肌原纤维蛋白含量较高。[结论]结合剥壳效果与壳、肉品质来看,在克氏原螯虾加工中,选择煮制预处理较好,同时应使中心温度达到80℃以上。

    克氏原螯虾蒸制煮制剥壳品质

    油炸温度和时间对克氏原螯虾虾肉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海蓝赵青李美锦刘文博...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常压油炸工艺对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i)虾肉贮藏期间的理化性质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虾肉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油炸温度(160、170、180、190℃)和油炸时间(30、60、90、120 s)处理,探究4℃贮藏1~7d虾肉菌落总数(TPC)、挥发性盐基氮(TVB-N)、质构特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随着油炸温度升高和油炸时间延长,虾肉TPC和持水力显著降低(P<0。05);硬度、弹性、咀嚼性、TVB-N值等均增加(P<0。05)。其中,贮藏1~7d,油炸组样品TPC对数值最高为4。95,且TVB-N值均低于淡水虾限量值(20。00 mg/100 g)。少于油炸时间90 s(30 s、60 s)和低于油炸温度180℃(160℃、170℃)处理的虾持水力较高,硬度和咀嚼性略低,且贮藏5~7d时,L*值和a*值较低,b*值较高;120 s和190℃处理的虾持水力显著较低,虾肉色度下降,TVB-N和TBA值较高,质构特性值(硬度、弹性、咀嚼性)整体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贮藏期间180℃和90s组虾肉TVB-N和亮度L*值等可以保持在较好范围内,综合各项指标最好。

    克氏原鳌虾常压油炸工艺贮藏品质特性

    鱼类运输应激反应及其对存活率影响研究进展

    张亮子黄泽南尤娟刘茹...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促进活鱼类运输产业中关注的提高存活率问题的解决方案。[方法]在理解鱼类应激生理反应的基础上,对适用于运输中的应激指标进行分类,分析其应用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保活运输过程中的应激源可分为温度、拥挤、溶氧、氨氮、盐离子、振动和噪声等,综述不同应激源对应激指标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在保活运输过程中,应当系统、全面地分析多项应激指标,总结其趋势和相互关联,以正确判定应激反应的强度;同时考虑鱼种、季节、鱼体大小、运输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制定适宜的保活方式,提高鱼的存活率。

    运输应激反应存活率鱼类

    低氧胁迫及复氧对香港牡蛎抗氧化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张兴志何苹萍官俊良韦嫔媛...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对低氧的耐受性及复氧后的恢复能力,为香港牡蛎养殖及耐低氧品系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开展溶解氧分别为0。5、1。5、2。5 mg/L低氧胁迫72h及复氧24h的实验,分析其鳃、闭壳肌的抗氧化能力及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低氧胁迫6h时,0。5 mg/L及1。5 mg/L两组香港牡蛎总抗氧化能力(T-AOC)、糖原含量、丙酮酸激酶(PK)活性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显著降低(P<0。05),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低氧胁迫72h时,T-AOC、糖原含量以及能量代谢酶PK、PFK、PEPCK活性显著升高(P<0。05);3)复氧24h后,1。5 mg/L和2。5 mg/L两个低氧组牡蛎的T-AOC,PK酶及PFK酶活性基本恢复至初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0。5 mg/L低氧组牡蛎各项指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低氧组PEPCK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氧显著影响香港牡蛎的抗氧化能力和能量代谢相关的酶活性,72 h内,牡蛎对1。5、2。5 mg/L低氧胁迫补偿适应能力较佳,但对0。5 mg/L极端低氧胁迫的补偿代谢能力较差。

    香港牡蛎低氧胁迫复氧抗氧化能力能量代谢

    琥珀酰化修饰对马氏珠母贝植核免疫的影响

    梁海鹰陈洁张美珍
    39-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蛋白质琥珀酰化修饰在马氏珠母贝(Pinctada fucata martensii)植核后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为阐明珍珠贝植核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马氏珠母贝注射琥珀酸钠模拟提高琥珀酰化修饰水平,检测马氏珠母贝植核后鳃组织总蛋白琥珀酰化程度、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抗氧化相关酶酶活以及珍珠贝的存活率和留核率。[结果与结论]注射琥珀酸钠后,鳃组织琥珀酰化修饰水平在12h和72h显著上升;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胁迫应激相关基因的时序表达,胁迫应激相关因子SOD和Caspase2在6h表达量显著上调,NF-κB和IRAK1在48h表达量显著上调,TRAF3和IκK的表达量在96h显著上调(P<0。05),表明琥珀酰化修饰水平提高后受体贝机体细胞免疫增强;抗氧化相关酶、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活性都在96h出现显著上调(P<0。05),表明受体贝体液免疫增强。与对照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植核]和植核组相比,实验组(琥珀酸钠+植核)中珍珠贝的存活率在7d和45d存在显著差异,在60d留核率显著上升(P<0。05)。结果说明,琥珀酰化修饰参与了马氏珠母贝的植核免疫反应,注射琥珀酸钠可以提高受体贝的免疫活力,并提高其在植核后的存活率和留核率。

    马氏珠母贝植核免疫琥珀酰化修饰琥珀酸钠

    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卵巢Cyp17a1表达水平的影响

    周一帆江政霆李雨焦开智...
    4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DNA甲基化修饰对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卵巢Cyp17a1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卵巢发育成熟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取卵巢发育Ⅲ、Ⅳ期的金钱鱼,以及投喂添加0(对照)、50、100 μg/g雌二醇饲料30d的2龄雌鱼,用MethPrimer软件分析其Cyp17a1基因CpG二核苷酸位点分布特征,并预测CpG岛;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检测不同发育时期卵巢以及投喂雌二醇个体卵巢中的Cyp17a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yp17a1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金钱鱼Cyp17a1翻译起始位点2 000 bp后无CpG岛,取第1外显子含有5个CpG位点(翻译起始位点后106、116、129、148和203 bp处)的区域用于DNA甲基化水平检测。金钱鱼Ⅲ期卵巢Cyp17a1外显子1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显著高于IV期卵巢(P<0。05),与其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116、129和203 bp处DNA甲基化存在发育时期差异,但106和148 bp处差异不显著(P>0。05)。投喂雌二醇后,金钱鱼卵巢Cyp17a1 mRNA表达水平和第1外显子CpG富集区域整体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但雌激素处理雌鱼翻译起始位点后148、203 bp处甲基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金钱鱼卵巢Cyp17a1 第一个外显子CpG富集区的整体甲基化水平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饲料E2可上调Cyp17a1 第一个外显子148、205 bp处甲基化水平,表明甲基化修饰参与金钱鱼Cyp17a1 的表达调控。

    金钱鱼Cyp17a1基因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法DNA甲基化

    中华鳖5个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吴聪聪姜群张晓君李伟...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国内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主要养殖群体的肌肉营养品质,为中华鳖品质性状遗传改良及相关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测定东莞、高要、萧山、郓城和余姚5个群体的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各群体之间粗蛋白、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萧山群体的粗蛋白质量分数最高,水分质量分数最低,东莞群体的粗脂肪质量分数最高,粗蛋白质量分数最低,高要群体的粗灰分质量分数最高,粗脂肪质量分数最低,而郓城和余姚群体的常规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相对居中;(2)以鲜质量计,检出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8。65%(东莞)~10。21%(萧山),非必需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8。61%(东莞)~10。73%(萧山)。各群体的氨基酸评分为0。62~1。68,化学评分为0。42~1。29,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7。72~83。98,苯丙氨酸+酪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3)5个群体均检出10种脂肪酸。以鲜质量计,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348。41 mg/100 g(高要)~708。55 mg/100 g(东莞),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133。69 mg/100 g(高要)~212。58 mg/100 g(东莞),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86。02 mg/100 g(高要)~246。25 mg/100 g(东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128。70 mg/100 g(高要)~249。73 mg/100 g(东莞)。[结论]中华鳖肌肉具有高蛋白(19。63%~21。42%)、低脂肪(0。37%~0。95%)的营养特点,可作为优质食物蛋白来源。不同养殖群体中华鳖的肌肉营养组成基本一致,但含量和营养价值存在差异,其中,萧山群体表现出较为突出的高蛋白、低脂肪营养特性,而东莞群体脂肪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较高,可能具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

    中华鳖养殖群体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盐胁迫对白骨壤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梁耐思曾悦李党校黎政杰...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盐浓度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深入研究白骨壤的生态适应机制和有效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白骨壤砂培基质盆栽实验,实验组人工海水盐度设置为5、10、15和20等4个处理组,另以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培养120 d,对白骨壤萌根率、真叶发育时间、叶片数量、株高、基茎直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生物量及抗逆性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白骨壤种子的萌根率,盐度0、5、10处理组分别为(90。3±0。3)%、(94。3±1。2)%和(91。6±1。5)%,显著大于盐度15处理组的(75。3±3。5)%和盐度20处理组的(62。3±2。5)%(P<0。05)。盐度0、5、10处理组之间的真叶发育时间和叶片数增长无显著差异(P>0。05);而盐度15和20处理组,与低盐处理组相比,真叶发育时间明显较晚(P<0。05),叶片数量也呈下降趋势。盐度0、5、10处理组的株高显著高于盐度15和20处理组,盐度5处理组的基茎显著粗于盐度20处理组(P<0。05)。其中,盐度5处理组的幼苗株高最高(33。7±0。8)cm。盐度5处理组的叶绿素总量显著大于10、15和20处理组,而盐度0和10处理组则显著大于15和20处理组(P<0。05),盐度5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盐度0和10处理组则显著高于15和20处理组(P<0。05)。其中,盐度5处理组的叶绿素总量和净光合速率均最大,分别为(2。67±0。10)mg/g、(10。32±0。20)μmol·m2·s-1。盐度5、10处理组的叶片干质量、茎干质量、根干质量及生物总量明显高于盐度0和15、20处理组(P<0。05),其中在盐度5处理条件下,白骨壤幼苗各器官干质量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白骨壤幼苗叶片内的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在盐度15和20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盐度5处理组的这4项抗逆性生理指标值最小,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处理组(P<0。05)。[结论]白骨壤种子在低盐度(0~10)条件下表现出较高的萌根率和良好的幼苗生长状况,其中盐度5时最适宜白骨壤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而盐度15和20时,其萌发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盐胁迫白骨壤红树植物生长指标生理指标

    防城港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庞国涛杨源祯罗钧升曲正顺...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防城港红树林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评估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并对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为红树林湿地保护和预防污染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测定研究区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析重金属含量水平。运用地累计指数法、污染负荷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评价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并应用PCA-MLR模型对重金属进行定量溯源。[结果与结论]研究区红树林沉积物中Cu、Pb、Zn、Cd、As和Hg的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20。40、18。50、52。20、0。09、11。95和0。036 μg·g-1,与国内其他典型红树林分布区对比,研究区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含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污染评价表明大部分站位均存在轻微及以上程度的污染,且污染站位多分布在人类活动相对密集的区域;引起潜在生态危害的元素主要为Cd和Hg;Zn、Cd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农业源的污水排放,As和Hg主要来源于海水养殖业,Cu主要来源于船舶运输业,3种来源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6。25%、27。09%和26。66%。

    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