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金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金融
浙江金融

月刊

1005-0167

vip1168@sohu.com

0571-87060561

310001

浙江省杭州市延安路149号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浙江金融/Journal Zhejiang Fina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浙江省金融界唯一的全国公开出版发行的金融指导性刊物,是金融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和重要载体,是金融系统高级管理人员的理论研究基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资产抵质押机制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课题组
    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相互转化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核心要义.从生态资源到生态资产,再从生态资产到生态资本,最后以生态资本进一步做优做强生态资源是盘活生态资源、实现生态资源良性循环的重要路径.本文立足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浙江"丽水模式",研究对比国内外对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机制,挖掘丽水市生态资产抵质押机制现有模式的特点与不足,并立足当前生态资产抵质押体制机制建设不健全、生态资产价值评估困难、风险处置难度较大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希望为探索建立更加合理、更具操作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产抵质押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生态资产抵质押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丽水模式

    金融开放的风险效应研究——基于TVP-SV-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房媛媛杨赛
    1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一直坚持自主稳妥有序地扩大金融业开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开放有助于分散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但也使得金融体系与其他经济体联动效应增强.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了一套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并通过TVP-SV-VAR模型对金融开放与风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在2008年达到最低值后,开始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并以外部风险最为突出;金融开放与各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联动效应,并在不同时期呈现显著异质性和时变性:金融开放在不同时期内均会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正向作用,但呈逐步下降趋势,且长期冲击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短期;金融开与对外部风险正相关,但中长期冲击效应已趋近于0;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风险的冲击最大,始终处于1%以上;金融开放与金融系统脆弱性的负相关效应逐渐衰减,并在2018年转为正向冲击.因此,应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开放式金融保护政策,提升涉外金融监管能力.

    金融开放风险效应异质性时变性

    金融资源视角下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熊佳民孙雪芬谢阳宁
    3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地级市层面的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宏观经济数据,分别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和"U"型关系检验,分析金融资源视角下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且该影响是非线性的.机制检验发现,信贷资源和金融人力资本是显著的调节变量,能够解释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的非线性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在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更强,体现了数字金融的普惠性.

    数字金融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机制研究

    绿色金融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静一王梦垚李文涛高望博...
    4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区、市)(不包含西藏)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基尼系数分解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绿色金融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碳排放效率"系统呈现"高耦合度、低协调度、低发展水平"的整体特征;两系统耦合协调度表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及"东高西低"的梯度式空间分布格局,同时伴随着空间集聚现象和区域不平衡性,耦合协调度的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且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政府干预以及金融化程度正向促进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且政府干预在空间上具有正外部性,而产业结构则有显著抑制作用和负外部性,城镇化水平的负外部性特征明显.因此,可以通过政银联动、政企合力和强化区域空间关联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水平,缩小区域间差异.

    绿色金融碳排放效率时空耦合影响因素

    机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反思与重构

    刘佳乔博娟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金融监管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消费者保护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有关机构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我国监管政策和司法解释尚有差异.当前,机构投资者理财纠纷案件存在"同案不同判,同案不同理解"的司法困境,旨在保护个人投资者的适当性规则被扩张适用.结合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念实质和内涵外延进行分析,机构投资者并不等同于金融消费者,机构投资者的适当性规则亦应与个人投资者有所差异.本文认为有必要通过划分类型、均衡举证责任、优化免责清单等方式,建立符合机构投资者特征的适当性规则,以实现金融秩序和金融公平的价值均衡.

    金融消费者机构投资者适当性规则

    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制度建设与经验移植:以台州三家城商行为例

    彭明旭方茁娄依灯刘小铭...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三家城商行作为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进行研究,依据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和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台州市与目标移植区域的制度环境差异,包括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文化与社会因素,探讨这些差异如何影响主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研究发现,台州三家城商行在主发起行及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实践探索,包括管理模式、股权结构与治理、风险管理、人才培养、服务创新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结合台州三家城商行的实践,分析主发起行制度移植的可行性,并从股权结构与治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人才培养与服务创新三个方面,探究台州三家城商行作为主发起行的制度建设和移植方面的经验和启示,并提出了主发起行制度的优化建议.

    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制度建设经验移植台州模式

    新时期基层央行内部审计履职的探索与思考

    杨熳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新阶段,基层央行内部审计面临内审工作理念转变、审计方法手段升级、审计质量管控难度加大等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需要改进履职框架,进一步完善审计目标管理、审计流程管理、审计资源管理和操作环境管理.

    基层央行内审工作履职框架

    《浙江金融》投稿须知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