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普惠金融会提高城市的创新水平吗?——来自我国269个城市的空间计量证据

    陈晓华潘梦琴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1-2016年我国269个城市统计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从多维度剖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城市创新水平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效应,我国城市创新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和"低-低"特征,东部城市的创新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大城市的创新水平高于中小城市;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市自身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效应不仅在OLS、SDM和空间联立方程模型中稳健成立,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异质性金融发展水平层面也稳健成立,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城市创新水平的边际促进作用大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三是本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抑制非本地区的创新水平提升,从而产生虹吸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金融欠发达地区创新水平的边际促进作用大于金融发达区域,然而普惠效应与虹吸效应并存现象使得金融欠发达地区在"消除贫困"层面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数字普惠金融城市创新水平空间计量空间联立方程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与推广模式——基于fsQCA的省际比较分析

    张正荣肖文丽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讨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与推广模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的方法,通过构建多重理论的分析框架,对31个省级区域进行定性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模式不依赖单个条件,而是由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劳动力要素等多个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二,设立模式主要分为开放产业引致和要素集聚推动两类.开放产业引致类的核心条件是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并受市场规模、交通条件等的影响;要素集聚推动类的核心条件是劳动力要素、区域中心度等要素组合,并受市场规模、对外开放环境等的影响.第三,从推广模式看,自贸区的推广过程适用于自贸区设立存在的开放产业引致类和要素集聚推动类两种模式,并且新疆、内蒙古可能下一批设立自贸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模式推广路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母亲自雇对子代认知能力获得的影响

    陈杭肖黄胜蓝杨奇明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CFPS)数据,实证分析了母亲自雇对子代认知能力获得的影响.结果 表明:母亲自雇对子代数列测试方面的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记忆方面的认知能力影响更多源于遗传因素;母亲选择自雇对城市和农村子代认知能力的获得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子代数列和记忆测试两方面认知能力的影响也不同.由此得出如下政策启示:为打破母亲家庭和工作二选一的困境,使母亲更灵活地协调时间,政府应保障女性特别是母亲自雇后的相关合法权益,通过税收或社会保障等政策鼓励女性从事自雇活动;进一步均等化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强对子代早期非义务教育阶段(即幼儿园阶段)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促进幼儿能够获得公平机会提升认知能力;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

    母亲自雇子代认知能力城乡二元结构家庭背景

    新媒体环境下商业软文广告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与顺应

    黄菁菁李明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商业软文广告的发布者通过话语建构动态的语用身份,以达成理想的营销效果.以微信公众号上分别针对男性和女性受众的一种同类品牌商品的八篇软文广告为语料,根据称呼语、话语内容和特征以及言语行为三种话语策略,从语用身份的视角比较分析广告发布者针对不同性别受众建构的相同默认身份和不同策略身份.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论,研究指出软文广告发布者语用身份的动态选择和话语建构反映了其对交际语境中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交互顺应,显示了不同性别的语用差异.

    商业软文广告语用身份话语建构性别差异语境顺应

    去仪式化与再仪式化:春晚节日文化传播研究

    杨作贤巴丹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春晚是文化传播中节日仪式的媒介再生产物,也是传统民俗、媒介技术、国家意志、商业资本和受众需求等多重话语集中呈现的重要载体.任何一方力量的崛起或衰退都会打破春晚话语体系的平衡,引发媒介仪式表现上的失衡,使之表现出仪式时空无序、仪式内容失焦和仪式意义混乱等一系列"去仪式化"的生产倾向,逐渐背离春晚文化传播的媒介功能和价值取向.因此,在新媒介赋权的背景下,春晚试图通过对社会个体的"重聚"、媒介空间的"再造"和媒介符号的"再编码",重构节日文化仪式的媒介生产体系.以新媒介连接传统与现代,焕新艺术表现的形式;以新技术构筑仪式场景,突破时空阈限;以多元理念编码文化符号,丰富节日仪式内涵.而这一系列在新媒介生产体系中的探索,都是试图运用"再仪式化"的方式,将民族想象落到实处,为"想象共同体"的打造提供一种可能.

    春晚文化传播媒介仪式去仪式化再仪式化

    空间媒介观下的时尚景观与城市形象建构——以杭州"天目里"城市综合体为例

    刘曦张鹤馨李珍铭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尚景观是人们认识城市的体验性空间和视觉性空间,是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的空间性媒介.如何将时尚景观和城市精神进行有意义的符号关联,从而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是时尚之都建设的必然要义.文章从人与城市的关系视角出发,在传播学"空间媒介"的研究范式下,将杭州时尚地标"天目里"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通过抓取"点评"数据并对其分析发现:"天目里"作为时尚景观参与了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空间景观在符号化的传播过程中被附加了城市性格和城市精神;数字景观与实体景观彼此融通互构了信息化的城市时尚景观,共同发挥着建构和传播城市形象、凝聚和整合社会认同的作用.

    空间媒介时尚景观城市形象社会化媒体"天目里"生活方式

    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的语境、困境与路径

    王琴吴凯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仍具有深刻的育人价值.新时代对弘扬革命文化提供了新的语境,要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多维分析,系统研究革命文化的精神作用.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在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革命文化认知基础不稳、革命文化情感化育不深、革命文化意志支撑不强、革命文化时代践行不充分,制约了现实个人的政治实践,削弱了革命文化的育人效果.新时代弘扬革命文化需要从构建革命文化理论体系、革命文化情感机制、革命意志培塑机制、革命文化融通机制开展,在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做到融会贯通.

    革命文化革命精神语境困境路径

    红岩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维逻辑向度

    李玲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国统区、部分沦陷区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实践产物,其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既具备革命精神一般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有其育人价值独特优势,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精神源泉.从历史、理论、实践、时代等四个逻辑维度切入,以"精准全面""科学完整""真理价值""传承创新"为把握要点,能够发挥红岩精神在新时代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重要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开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重视红岩精神的育人价值,将红岩精神全方位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红岩精神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向度

    劳动解放与共同富裕——一个分配正义的视角

    向汉庆唐斌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最鲜明的特征是"共同",既主张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正义,又强调生产过程中全体人民的共同劳动和共同责任;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的劳动都实现解放.在中国公有制经济体系中,劳动已经实现解放,但是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尚未实现充分自由,亟待劳动解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解放以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分配正义为其价值引领,否则缺失分配正义所带来的劳动不充分自由将阻碍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为此,需要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切实保护劳动者权益,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积极功能,从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个环节彰显正义,进而在劳动解放和共同富裕的互动中发挥二者的合力,推动它们从理想变为现实.

    劳动解放共同富裕分配正义非公有制经济

    锻炼游戏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汪颖王彤
    73-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了解锻炼游戏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运用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09-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收录的锻炼游戏领域的811篇文献从国家、研究机构、高产作者、高频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等方面进行分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研究发现: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技术的突破,锻炼游戏研究在2009-2020年稳步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探究锻炼游戏的意义和影响,第二阶段注重技术融合、游戏设计和用户体验,第三阶段聚焦用户差异研究,完善锻炼游戏体系;研究热点主题包括与运动干预、康复治疗相关的研究,与用户动机相关的研究,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中心的研究和以老年人为中心的研究;健康老化、沉浸式体验、社会福利、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研究方向是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锻炼游戏研究热点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科学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