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浙江农林大学

周国模

双月刊

2095-0756

zlxb@zafu.edu.cn

0571-63732749

311300

浙江临安环城北路88号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类和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之一,主要报道林学基础学科、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经济林学、林业工程、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技术、园林学和园艺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问题讨论和研究简报,适当刊登与农林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稿件。是CA,JA,ZR,AGRINDEX,PBA,《CABI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中国农业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农林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科技期刊群” 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文摘期刊和数据库的收录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统计源期刊。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项近20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昆明市游憩性绿地鸟类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兰英高敏袁迪单新钰...
    986-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市不同游憩性绿地鸟类群落组成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城市绿地环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方法]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对昆明市3种游憩性绿地(建城区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和社区绿地)进行鸟类调查,使用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种游憩性绿地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不同居留型鸟类多样性与绿地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①3种游憩性绿地共记录到鸟类176种31 058只,隶属于17目53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②公园绿地鸟类物种丰富度、多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最高,街旁绿地其次,社区绿地最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相反情况。③冗余分析显示:除绿地形状指数外,其他内部环境因子对提高鸟类多样性均具有促进作用。④多元线性回归表明:50和400 m缓冲区内建筑指数与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距市中心距离与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距滇池距离与街旁绿地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距山体距离与街旁绿地鸟类多样性呈正相关,与社区绿地鸟类多样性呈负相关。[结论]未来游憩性绿地建设应减少周边建筑对公园绿地和街旁绿地的影响,增加异质景观生境,重点营造社区绿地内部植被群落丰富度。图3表3参28

    鸟类季节游憩性绿地居留型昆明

    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朱洪盛赵炯昌池金洺王子涵...
    996-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树种和水平阶整地措施对0~180 cm 土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植被恢复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晋西黄土残塬区蔡家川流域典型工程措施水平阶以及主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9月生长季开展土壤水分定位监测,并采用配对试验,对自然坡面刺槐林地与侧柏林地土壤水分进行同步观测,分析不同植被和水平阶整地综合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对降雨事件的响应,评价典型工程措施对不同植被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生长季不同植被类型、水平阶整地前后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降雨量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平阶侧柏林地(18。68%)、自然坡面侧柏林地(16。19%)、水平阶刺槐林地(16。10%)、自然坡面刺槐林地(15。42%)。较之自然坡面,水平阶整地措施能够分别提高侧柏林地和刺槐林地土壤含水量15。38%、4。41%。根据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水平阶整地可以提升土壤水分的活跃层、次活跃层深度:水平阶侧柏林地活跃层、次活跃层深度范围为0~80 cm,相对于自然坡面侧柏林地提升深度33%;水平阶刺槐林地活跃层、次活跃层深度范围为0~140 cm,相对于自然坡面刺槐林地提升深度40%。[结论]土壤含水量的动态变化与降雨量、工程措施、植被作用关系密切,水平阶是开展黄土残塬小流域生态恢复的有效工程措施,且水平阶侧柏林地提升效果要优于水平阶刺槐林地。图3表3参37

    水平阶整地植被类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晋西黄土区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的影响

    邵帅王中乾潘灵强郑云游...
    1005-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调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规律。[方法]以微生物残体标志物——氨基糖为研究对象,探究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林、毛竹-阔叶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的表层土壤(0~10cm)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效应,以及与有机碳的关联特征。[结果]毛竹扩张过程中,土壤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36。76%、35。13%和40。32%,且毛竹扩张过程中凋落物年产量能够通过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真菌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和总微生物生物量,进而分别影响土壤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效应。在毛竹扩张前期(常绿阔叶林到毛竹-阔叶混交林)土壤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占有机碳的比值变化并不显著,但是在毛竹扩张后期(毛竹-阔叶混交林到毛竹纯林),土壤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占有机碳的比值显著提高(P<0。05)。[结论]毛竹向常绿阔叶林扩张过程中微生物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的作用逐渐增加。图4表1参26

    毛竹扩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残体碳氨基糖

    浙江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骆争荣郑伟成唐战胜蔡臣臣...
    1013-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揭示珍稀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信息及其影响因素,为香果树的保护和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 34个香果树群落生境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类,分析海拔、坡向、土壤理化性质和香果树群落特征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a多样性分析表明: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5。87,Simpson指数均值为0。98;土壤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4。88,Simpson指数均值为0。97。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当量(H')随海拔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随土壤pH(4。62~5。83)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土壤细菌Simpson指数当量(D')与土壤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P<0。05)。真菌H'和D'都随着海拔上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随碱解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真菌D'还与样地中心香果树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β多样性分析表明:细菌Sorenson相异性指数均值为0。39,其中物种周转组分贡献为70。2%,真菌Sorenson相异性指数均值为0。72,其中物种周转组分贡献为85。1%;细菌和真菌的Sorenson相异性指数各自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P<0。05),且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树种组成差异显著相关(P<0。05)。偏Mantel检验结果表明:细菌的物种周转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样地树种组成显著相关(P<0。05),而其物种丰富度组分仅与取样年份显著相关(P<0。05);真菌的物种周转组分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且与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相关(P<0。05),而其物种丰富度组分与取样年份、海拔都显著相关(P<0。05)。[结论]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真菌多样性较高,细菌多样性较低;香果树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存在时空异质性,海拔、土壤碱解氮和香果树胸高断面积是土壤微生物a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和样地树种组成是土壤微生物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图4表2参32

    珍稀植物香果树土壤细菌真菌海拔

    锰改性生物质炭对砷铅在大蒜中积累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瑞萍杨兴高玉蓉陆扣萍...
    1024-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同步钝化土壤中的砷和铅已成为研究热点。[方法]以稻壳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并通过高锰酸钾改性制得锰改性生物质炭。使用大蒜Allium sativum为指示植物,进行盆栽试验,以评估不同施用量(10和30 g·kg-1)下原始生物质炭和锰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中砷和铅生物有效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施用各比例和种类的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和pH(P<0。05),同时降低了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锰改性生物质炭相比原始生物质炭的效果更为显著。施用10g·kg-1锰改性生物质炭使土壤中有效态砷质量分数显著降低了 11。5%,而30g·kg-1锰改性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 土壤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可提取态的铅质量分数,降低了 28。3%(P<0。05)。相比对照,施用10g·kg-1锰改性生物质炭使土壤中β-N-乙酰氨基葡萄糖甘酶活性显著提高了 11。6%,30g·kg-1锰改性生物质炭使土壤酸性磷酸酶和β-葡萄糖甘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 9。8%和37。7%(P<0。05)。同时,锰改性生物质炭处理的大蒜植株中氮、磷、钾质量分数显著提高(P<0。05),砷、铅质量分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锰改性生物质炭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修复砷铅复合污染土壤表现出较大的潜力。图8表1参52

    重金属生物质炭土壤修复生物有效性酶活性

    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及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刘萱邹龙海周明兵
    1037-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黄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f。luteosulcata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和分析,并与其他毛竹Ph。edulis种下分类群比较叶绿体遗传信息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数据组装了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基因结构注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其组成、密码子偏好性、重复序列等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不同毛竹种下分类群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基因组序列差异。[结果]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是长度为139 678 bp,包含132个基因的双环DNA;包含蛋白质编码基因85个、核糖体RNA(rRNA)8个和转运RNA(tRNA)39个。该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偏好使用以A/U碱基结尾,包含49个重复序列、55个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其中简单重复序列最多的类型为A/T。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黄槽毛竹与其他毛竹种下分类群共同组成单系分支,且与毛竹原变种Ph。edulis var。pubescens亲缘关系最近。基于7个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编码基因特征分析显示:毛竹种下分类群之间存在着编码基因数量和结构差异,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存在较低程度序列变异。[结论]首次对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了这些种下分类群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序列差异。这些变异资料可以用于毛竹种下分类群的鉴定比较。图5表2参27

    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序列变异

    香榧种实生长早期枝叶和种实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及积累量动态分析

    叶淑媛曾燕如曹永庆田苏奎...
    1047-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种实早期生长阶段枝叶与种实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积累量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升香榧种仁品质及产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2+17)a香榧试验林(砧木为2年生,嫁接后生长了 17a),采集3月上旬至7月上旬当年生侧枝(含叶片)及2代种实,对枝叶、种实中氮、磷、钾、钙、镁、锌、锰、铜质量分数及积累量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香榧种实早期生长阶段,种实横纵径、单果干鲜质量及含水率在4月上旬前无明显变化,4月中旬至6月中旬均增长迅速,之后趋于平稳。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枝叶中氮、磷、钾的积累量下降,而种实中氮、磷积累量及钾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表明枝叶中的氮、磷、钾优先供应种实的生长,缓生期与花芽分化期种实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小,速生期种实对氮、磷、钾需求增加,该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增强;在时间尺度上,钙在枝叶中逐渐吸收、积累,种实中钙质量分数及积累量则呈显著、极显著降低;速生期后,种实中的镁积累量增高,枝叶中镁积累量及质量分数均随着种实的膨大而下降;香榧种实早期生长阶段枝叶中锌、铜积累量呈下降趋势,种实对锌、铜、锰需求量较小。[结论]①速生期香榧种实的体积和含水率快速增加,进入充实期后趋于稳定。②元素质量分数、积累量与香榧种实生长期密切相关。为提高香榧种实品质,应在种实缓生期末期和速生期开始时施加氮、磷、钾肥,并配合施用适量锌、铜等微量元素肥料,在种实采收后施用镁肥。图5参27

    香榧枝叶及种实矿质元素积累量动态变化

    彩叶桂叶色变化及生理特征分析

    金笑雨王艺光赵宏波董彬...
    1056-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叶桂Osmanthus fragrans Colour Group在生长过程中叶色变化及相关生理特征,为彩叶桂的品种分类、筛选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9份彩叶桂种质材料,运用量化标准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同时,从中选择2个代表性品系('罗彩3号''Luocai3'和'罗彩28号''Luocai28')进行色素分布观察、组分定性、质量分数测定以及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基于叶片变色30%的叶色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彩叶桂品系分为两大类共3个色系,即红棕色系(第Ⅰ类第1亚类)、橙棕色系(第Ⅰ类第2亚类)和紫粉色系(第Ⅱ类)。解剖结构显示:花青素主要分布在幼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中,并随着叶片生长逐渐减退。同时,花青素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虽逐渐上升但变化不显著。在叶片生长过程中,2个品系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在叶片变色为0时相对较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增加,但'罗彩3号'在每个时期均高于'罗彩28号';叶片pH无显著变化且始终处于酸性范围。[结论]基于叶片变色30%的叶色参数可对彩叶桂进行色系划分。彩叶桂叶色变化主要受花青素质量分数减少和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的影响,而POD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棕色系和橙棕色系之间的区别在于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量分数及其比值。图7表1参29

    彩叶桂聚类分析色素花青素生理特征

    元宝枫幼苗生长对不同生物质炭基质的响应

    陈梦婕李小英苏小娟王毅雯...
    1066-1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基质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生长与幼苗养分的影响,筛选较优生物质炭及施炭量,以期为元宝枫育苗基质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元宝枫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1)为常规轻基质不加生物质炭。选取橡胶木炭、稻壳炭和竹炭3种生物质炭,分别设置30。0、50。0、70。0g·kg-1的添加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光合指标、根系形态、养分等指标,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元宝枫幼苗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探讨最佳生物质炭及添加量。[结果]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光合指标、养分质量分数均有一定促进作用,施用稻壳炭对幼苗株高、茎粗、光合指标、根系形态提升效果优于竹炭和橡胶木炭。50。0 g·kg-1稻壳炭对幼苗根系生长最佳,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较ck1分别提高了 98。79%、110。22%、175。00%和37。50%;70。0 g·kg-1稻壳炭对叶绿素、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产生显著影响(P<0。05),较ck1分别提高了 50。00%、221。76%、200。00%和146。91%。添加50。0 g·kg-1稻壳炭的苗木评价指数最大(0。665),为最佳施炭量。[结论]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质炭对元宝枫幼苗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利用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建议在育苗时优先选择添加50。0g·kg-1的稻壳炭基质。图3表4参31

    生物质炭元宝枫幼苗生长幼苗养分育苗

    底泥基质对匍匐剪股颖'本特A-4'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夏宏蕾王蕾方朝储王敏艳...
    1075-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河湖库塘清淤底泥用于草皮等高经济价值园林绿化植物生产,既能有效解决挤占耕地与破坏耕层问题,又能协同解决底泥等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难题。[方法]通过混料设计,按照底泥最大消耗原则,设置底泥、沼渣、生物质炭3种原料用量比例(体积比)分别为50%≤底泥≤100%、0≤沼渣≤50%、0≤生物质炭≤10%,共13个处理,同时设置耕作土为对照组,测定匍匐剪股颖'本特A-4'Agrostis stolonifera'PENNA-4'生长指标(生物量干质量、叶绿素、根系活力)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丙二醛、抗氧化保护酶),明确河道底泥为主料的基质代替传统耕作土种植匍匐剪股颖'本特A-4'的可行性和适宜性。[结果]与耕作土(对照)相比,混料基质中3种原料比例(体积比)底泥为75。00%、沼渣为20。00%、生物质炭为5。00%时,匍匐剪股颖'本特A-4'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质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8。53%和17。19%(P<0。05),根系活力极显著提高了近1倍(P<0。01),但匍匐剪股颖'本特A-4'叶绿素a、b质量分数分别均极显著降低了约20。00%(P<0。01)。另外,混料基质使匍匐剪股颖'本特A-4'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升高28。66%(P<0。01),对植株体内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结论]以底泥为主料,掺混适当比例的生物质炭、沼渣的基质代替耕作土种植匍匐剪股颖'本特A-4'是可行的,掺混的沼渣能够有效提高匍匐剪股颖'本特A-4'地上部分生物量和根系活力,生物质炭可有效提高匍匐剪股颖'本特A-4'地下部分生物量。图5表4参25

    河道底泥匍匐剪股颖'本特A-4'基质生理指标生物量